白頭隼帶著朝廷的決定,封顧道為吳王,節(jié)制江南全部兵馬,平定南越。
至于其他要求,平定之后,朝廷論功行賞。
圣旨隨后送到。
歐陽亮收到傳書,先告訴了溫爾雅三人。
三個人終于松了口氣,雖然不知顧道條件,但是朝廷愿意拿出王位,這就夠了。
不是說這個條件,顧道一定滿意,而是朝廷擺出態(tài)度,愿意滿足顧道。
這就是好的開端。
傳信已經(jīng)遞進了皇宮,五個人在外面等著,都想要知道顧道權(quán)衡之后的決定。
大焱的皇宮內(nèi)。
跟外面的人想的不一樣,顧道看了一眼紙條,就放在旁邊,根本沒權(quán)衡。
因為他留的作業(yè),引發(fā)了手下將領(lǐng)的爭論。
翻山軍接下來到底去哪?
有的認(rèn)為那也去不了,肯定是固守紹康。
也有的人認(rèn)為,依舊是繼續(xù)跑,調(diào)動大乾軍隊,找到機會就吃掉。
還有人認(rèn)為,可能趁著遼東艦隊不在,乘船出海,逃亡海外。
石中玉卻提出一個匪夷所思的想法。
“渡江,去大乾!”
“此時大乾重兵在江南,內(nèi)部空虛,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戰(zhàn)火燃到大乾本土。”
“如果我們追,可南越還不能放棄,兵力必然一分為二,很有可能被翻山軍趁機咬一口。”
石中玉說道。
“這不可能!”
郭墩極度反對。
“翻山軍能吃掉江陰軍,靠的是本土作戰(zhàn),熟悉地形,一旦進入大乾就會喪失這個優(yōu)勢?!?/p>
“完全是自投羅網(wǎng),自尋死路?!?/p>
對于郭墩的反對,顧道可以給出解釋。
“不!”
“江南書坊的探子,常年刺探大乾,大乾的地圖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p>
“何況,前些年南越鹽商可以自由進入大乾,他們更加熟知大乾情況?!?/p>
郭墩無言以對,只能把目光看向其他人,卻發(fā)現(xiàn)一個個的都是臉色憂慮。
這個方法天馬行空,完全是以命傷敵。
任何一個正常的將領(lǐng),絕不會選擇這種打法,但是現(xiàn)在翻山軍如同輸?shù)粢磺械馁€徒。
出除了一條爛命,什么都沒了。
是在原地等死,還是壓上所有,沖進仇家的家里?
所有目光都看向顧道。
“公爺,你覺得他們會這么干么?”
郭墩問道。
“如果找不到不這么干的理由,答案再扯淡,也可能是真的?!?/p>
顧道認(rèn)真的說道,緊接著公布了消息。
“朝廷已經(jīng)封我為吳王,節(jié)制江南兵馬,盡快平定南越?!?/p>
話音一落,這些將領(lǐng)。迫不及待發(fā)出一陣歡呼。
“好……”
“太好了……”
“公爺早就該封王了,都是朝廷那些奸臣阻擋,如今他們總算清醒了?!?/p>
李川大聲的說道。
這也是遼東軍將領(lǐng)的共同想法,他們對朝廷早就不滿意了。
他們歡呼,不只是顧道封王了,而是朝廷對遼東軍妥協(xié)了,以后就好辦了。
顧道伸手壓了壓,讓眾人停止歡呼。
“這個決定我是不滿意的,我給你們要的封賞,朝廷說要戰(zhàn)后在論?!?/p>
“我本打算跟朝廷再糾纏一下,不過現(xiàn)在情況有變,咱們先平了江南再說?!?/p>
“料想,朝廷敢不敢誑我們?!?/p>
顧道說完,眾人全都笑了,臉上帶著。
遼東軍強絕天下,這一次朝廷已經(jīng)知道厲害,不信他們還敢壓遼東軍之功。
接下來顧道做出安排。
“郭墩,你準(zhǔn)備一下,輕甲騎兵也給你指揮,讓李渠立即安排穿,送你們過江。”
顧道說道。
“什么,公爺你是當(dāng)真的?”
郭墩有些發(fā)蒙。
其他將領(lǐng)也不敢相信,這個沙盤推演,公爺竟然當(dāng)真了,還調(diào)動騎兵回國?
“以防萬一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江南地形,適合騎兵的戰(zhàn)場本就少,現(xiàn)在也用不上了,你們先回去。”
顧道說道。
郭墩只能領(lǐng)了命令。
“其他人回去收拾,我們明日出兵紹康城。”
諸將領(lǐng)命,遼東軍動了起來。
顧道也見了溫爾雅等五個人。
“顧公傷愈出兵,定然橫掃江南,大乾一統(tǒng)天下指日可待,老夫預(yù)祝顧公武運昌隆?!?/p>
溫爾雅客客氣氣的說道。
一句話,把顧道賭氣躲在姑蘇,說成了養(yǎng)傷,把文過飾非運用得爐火純青。
至于說朝廷的安排,他一字沒提,只要顧道愿意動起來就行。
“讓諸位大人擔(dān)心了,我這就要帶兵去進攻紹康,江南的民政和吏治,就依靠諸位了。”
顧道說道。
溫爾雅和顧云璋二人,是帶著接收大焱的目的來的,人員都準(zhǔn)備好了。
可是到了,趕上顧道和太后對峙。
他們就沒敢動,生怕因此刺激顧道,以為朝廷是用這種方式逼他離開江南。
那就導(dǎo)致顧道跟朝廷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此時顧道開口,讓他們開始接手大焱,這也是給朝廷的一個善意回應(yīng)。
但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對了!”
顧道緊接著說道,“麻煩李鎮(zhèn)撫,立即安排船只,送騎兵返回江北?!?/p>
幾個人心里同時咯噔一下。
騎兵回江北,干什么?
“顧公,這江南尚未平定,為何調(diào)兵去江北?”
李渠試探著問道。
顧道沒有隱瞞他的猜想。
“我懷疑魏無極沒死,此時正在指揮翻山軍,而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處可去?!?/p>
“我怕他輸光了賭命,萬一率軍渡江進入大乾,那就麻煩了。讓騎兵北上,也是以防萬一。”
魏無極沒死?
還可能渡江北上?
這話聽著怎么跟做夢一樣,李渠跟溫爾雅對視一眼,這借口可信么?
魏無極還活著,或許可信。
但是帶兵進攻大乾,這有點匪夷所思。
顧道沒跟幾個人過多的解釋,大軍要開拔,太多事情等著他處理。
竇鼉跟著顧道離開,歐陽亮趕緊去給京城傳遞消息,就剩下三個人。
“溫大人,你覺得這話是真是假?”
李渠皺眉問道。
顧道突然調(diào)兵回大乾,還是在這個時候,他心中多少有點踟躕。
“這借口不怎么高明,我看先不要安排。”在顧道面前一言不發(fā)的顧云璋說道。
“不安排?”
李渠心說,事情沒到你頭上,你說得容易。
“顧公調(diào)兵,我不安排船只,這事兒說不過去,很容易激怒他?!?/p>
李渠無奈的說道。
“顧公要求的事情,當(dāng)然要首先安排!”
溫爾雅嚴(yán)肅的說道。
“但是這船要給征伐百越的艦隊送給養(yǎng),還要把大焱的東西運到江北,暫時沒回來也正常?!?/p>
“你盡量去掉就是?!?/p>
李渠心說,不愧是老狐貍,三兩句話就把難題給拆解了。
雖然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他也只能這么辦。盡量拖延顧道的騎兵北上時間。
“拖延這件事,我可以安排,不過最后還是要送,朝廷那邊要說清楚?!?/p>
“至于怎么說才能不讓朝廷誤會,那就麻煩兩位想想辦法了?!?/p>
李渠說完走了。
我不好過,你們兩個也別過了。
告訴朝廷容易,但是怎么能讓朝廷,對顧道現(xiàn)在調(diào)兵北上不起疑心,太難了。
因為他們?nèi)齻€自己,都有點疑心。
顧道忙著出兵,根本不知道,自己以防萬一的一個安排,引發(fā)了他們這么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