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爺,那縣令也該死,為什么放過他?不如也讓他畏罪自殺得了。”
回到驛館之后。
顧道花費好一番力氣,才把杏兒哄好,讓她跟著丫鬟去洗澡換衣服。
石中玉跟過來,直接問出心中的疑問。
他不明白公爺為什么放過縣令。
對于手下有疑問,顧道一向是很高興的,因為這是他們在思考。
有思考就會有進步。
顧道希望子的手下這些少年,一個個都要盡快成長,都能獨當一面。
這種少年越多,他辦事就越輕松,伸出去的觸手就越遠。
“當年五個知府我都敢弄死,現(xiàn)在弄死一個縣令,我自然也扛得住。”
“可是做事的目的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你覺得處理這里的事情,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顧道給了一定的啟發(fā),讓石中玉自己去想。
石中玉也知道,這是公爺在培養(yǎng)自己,在考驗自己的能力。
他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
“殺了郭家父子,拯救了杏兒,但是放過了縣令,那最重要的目顯然不止是懲奸除惡?!?/p>
“公爺一舉一動備受關(guān)注,如果您一到這里,縣令就畏罪自殺。那必然引發(fā)大臣猜測?!?/p>
“出于好奇心,他們必定會深挖這里的事情,到時候就會牽扯到了袁公身上?!?/p>
“所以縣令不能死,讓他去低調(diào)處理這件事,有事他扛著,一個縣令做事不會引發(fā)朝廷關(guān)注?!?/p>
石中玉越分析越深入。
“所以,公爺為了保護袁公,事情要低調(diào),縣令暫時不能死。”
顧道聽他的分析,高興地點了點頭。
“很好,就是這個道理,我總覺得郭家來這里打食兒,背后恐怕有推手?!?/p>
“所以郭家必須是假的,把縣令留下來,是為了以防萬一,背鍋之用?!?/p>
石中玉松了口氣,接著說道:
“公爺英明,等風聲過了,再把他弄死,到時候就人不知鬼不覺了。”
顧道卻搖了搖頭。
“做事情,要做一步,想一步,再計劃一步,這縣令既然決定不殺,就要想著用。”
???
石中玉沒想到,后面還有這些事情。
“用,他明明就是個道德敗壞,為虎作倀的狗官,這種官怎么用?”
石中玉疑惑道。
“你說的都對,但是想沒想過為什么?”
顧道繼續(xù)追問道。
石中玉想了想這個縣令的行為。
“他為了升官吧,想在朝中找個靠山,就被郭家給拿捏了,一步步的才這樣的?!?/p>
聽著石中玉的結(jié)論,顧道點頭,繼續(xù)問:
“當官的想要給自己找個靠山,想要升官,這都是沒有錯的?!?/p>
“他的錯就是找錯了人,選錯了方法。”
這一點石中玉認同,誰不想上進?
自己不也想要升官么,所以縣令的想法是對的,只是所遇非人。
“如果把縣令干掉了,你覺得下一任一定會比他好么?會不會為了巴結(jié)權(quán)貴,干出更過分的事?”
顧道追問道。
“這個誰能保證,朝廷那么多官員,派過來的人什么樣子無法預(yù)測?!?/p>
石中玉回答道。
“所以那……”顧道反問。
所以?
石中玉想了一下反應(yīng)過來。
“朝廷來的人我們不知道什么樣,但是這個縣令我們知道什么樣,而且我們有他的把柄?!?/p>
“所以只要我們控制住他,就能讓他做個好官,反而對青松山有利。”
“公爺我懂了,我真的懂了?!?/p>
石中玉越說越興奮,差點高聲大叫,他又懂了一種用人之道。
“你懂個屁?!?/p>
顧道給他潑了一瓢涼水。
“懂了個半吊子,就以為自己明白了?用人光有把柄不行,淪為下稱。”
“還要讓他看到希望,讓人跟著你干,能看到晉升的希望?!?/p>
“如此他才會心甘情愿,不會輕易背叛。”
石中玉心悅誠服。
“公爺高明,屬下受教了。我們不但要有他把柄,還要給他當靠山?!?/p>
“如此他就能死心塌地,為我所用?!?/p>
說完之后,試探著問顧道。
“公爺,這是做一步,看一步,還少了計劃一步,是不是還有后續(xù)?”
這小子學乖了。
顧道點了點頭,朝著遠方指了指。
那里是通衢關(guān)。
通往關(guān)中的最后一道鎖鑰雄關(guān),最后一道壁壘。
“青松山,直臨通衢關(guān),是通往關(guān)中的最后一棧,如果我們掌握這里,就……”
想到這里,石中玉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顧公竟然想得如此深遠。
過了一天的時間。
杏兒的養(yǎng)父母,就被從礦山里面接回來,一家三這才團聚了。
只不過杏兒的養(yǎng)父,一條腿斷了沒得到及時的治療,留下了永久的殘疾。
縣令的故事也編好了。
在這個故事里面,香云派過來的管事嬤嬤,變成了一個騙子。
她聯(lián)合郭家冒充權(quán)貴,收買了縣衙的李捕頭,上下其手。
在青松山縣做了這些事情。
后來因為萬家生佛廟的事情,發(fā)生了內(nèi)訌,李捕頭聯(lián)合老婆子,剁了肥婆的雙手。
后來又在廟里,管事婆子和李捕頭,被郭家父子帶人殺死。
而縣令發(fā)現(xiàn)他們的陰謀,及時趕到,郭家父子畏罪自殺。
最后縣令判決,把公田收回,侵占的土地和鋪子全都還了回去。
抄沒郭家的家產(chǎn),賠償了受損失的人,尤其是把郭家大宅賠給了杏兒的養(yǎng)父母。
這故事編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但是送到刑部之后,一定會歸檔壓下來。
至于縣令,在吏部記個過,三五年不得晉升,會留在青松山繼續(xù)當縣令。
沒有什么意外,這些輕松的就能安排好。
杏兒這次又受到驚嚇,本來藏食物的習慣已經(jīng)好了,現(xiàn)在又復(fù)發(fā)了。
這兩天顧道沒走,杏兒就暫時在驛館里面,正好李纖云一家沒走。
駱勇就成了杏兒的小尾巴。
“姐姐,你為什么要藏吃的?”
杏兒正在藏糕點,駱勇蹲在身后問道。
“噓,不要告訴別人,等沒吃的了,這些東西可以救命?!?/p>
杏兒左右看看沒人,才說道。
“怎么會沒吃的?姐姐家要是沒有,可以去我家拿,我家有好多。”
駱勇蹲在地上,雙手托腮說道。
“不夠,根本不夠吃,要藏起來不能被別人發(fā)現(xiàn),不要告訴別人!”
杏兒低聲說道。
兩個小孩子,蹲在墻角認真的蛐蛐,早就被大人看在眼里。
“可憐的小丫頭,跟我家勇兒有緣,不如讓她跟我去公主府吧?!?/p>
駱馳跟顧道說道。
“你們一家子是非在身,她去你家未必是好事?!鳖櫟罁u頭說道。
“我身上的是非還有你多么?跟你沾邊才倒霉,我回去京城不折騰了,誰還跟我找是非?”
駱馳說道。
父母已經(jīng)走了,他只要沒有任何想法,安心度日,就沒有是非了。
“公爺,有客來訪?!?/p>
顧道還沒說話,石中玉匆匆跑來說道,眼神之中藏著古怪。
慎王終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