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行里撿漏,講不得什么感情,不能說因為你人好,我就給你透底,那樣的話,到死也撿不到漏。
羅旭能看這大爺實誠的份上,決定有漏不還價,便已經(jīng)是做到極限了。
這茬兒要是換了王承鏞,羅旭都想不到他能給出什么孫子價來。
現(xiàn)在心里有了底,羅旭便直接走了過去。
而徐文斌幾人也是朝著那幅畫看了過去。
“大旭,這字兒……不怎么樣啊,好像亂七八糟的!”
徐文斌指著書法上一些怪異形狀的字體,說道。
羅旭笑了笑,這還真不怪斌子,畢竟能看懂這幅書法,可得有些功底。
畢竟確定書法、畫卷最主要的因素,便是落款和印章。
而這幅書法一沒落款,二沒標(biāo)志性印章,只是在左下角有一方閑章,還是非常難辨認(rèn)的。
所以羅旭估摸著,至少是非常欣賞作者,并且臨摹過的人,才能自信地一眼確定吧。
“字體看著是有些怪,不過這倒是有了某種意境感,反正我倒是覺得挺好,畢竟是老的!”
羅旭背著手笑道。
“對,包老,這畫雖然不是什么古代名家,但我老頭子不騙人,這紙張能看到清!”大爺點點頭,一臉認(rèn)真地說道。
羅旭聞言單眉一挑,看出紙張年份,算是內(nèi)行了,這紙張光而不滑、凈白吸墨且不染,的確符合清代宣紙?zhí)攸c,而且應(yīng)該能到清中期。
不過畢竟一百多年了,若不是因為粘在畫軸上,就這么露在外面氧化著,估計已經(jīng)脆成紙屑了。
“老的就好,大爺,這幅畫您要多少錢?”羅旭選擇了一個稚嫩的問法。
大爺想了想:“小伙子,這畫年份夠老,能存下來都不易,我開個公道價……五千!”
聽到這價格,羅旭倒是并未露出意外神色。
原因很簡單,價格的確公道!
畢竟大爺并不知這字畫作者是誰,而且這書法在一般人看來,也的確顯得有些凌亂,比不得那些楷書、行書大家的書法看起來那么漂亮、工整。
清朝非名家作品在市面上的價格差別極大,低的一文不值,高的甚至可以到幾十萬。
當(dāng)然,能到幾十萬的基本都是畫,很少有非名人的書法、字帖。
這書法雖說不可能一文不值,但也比不得畫卷精美,五千塊……合理!
想到這,羅旭點了點頭:“可能是眼緣吧,大爺,咱成交!”
“痛快!”
大爺一笑,連忙將卷軸給卷了起來。
“羅旭,這就要了?”
見羅旭這就成交了,蘇檬立刻問道。
這家伙到底有沒有在撿漏?怎么完全看不出來啊……
羅旭一笑:“說了是眼緣啊,有些時候買東西,喜歡就買,省得走了后悔,這就是緣分!”
大爺聞言笑道:“的確,的確啊,小伙子,你活得通透!”
羅旭接過畫軸,便交給了徐文斌,同時給大爺結(jié)了賬。
不過他并沒有馬上離開,或許是因為大爺出價比較公道,便讓大爺又拿了幾幅卷缸里的字畫看一看。
畢竟這畫收得撿了大漏,他也想再關(guān)照一下人家生意。
大爺聞言自然高興,馬上又拿出了幾幅老畫。
不過雖然是老的,還真沒什么名人的,所以價格都不高。
幾千塊到萬元,憑畫工和題材要價,合理!
羅旭索性便直接都收了,一共五幅畫,其中兩幅是成套的二十四孝圖,雖不是名家,但紙質(zhì)和畫工都能看到清,收來放在榮樓掛起來,哪怕出不去,也是清雅。
結(jié)過賬,羅旭將幾幅圖卷起收好,便在大爺連連道謝中離開。
隨后他也沒有再逛,便吩咐于雷去開車。
“大旭,不轉(zhuǎn)了?直接回去睡了?”徐文斌抱著幾個畫軸說道。
羅旭一笑:“去俗人居!”
今兒本想把那塊玉石賣了換點錢,誰曾想還有這么個意外之喜,羅旭還不得趕緊回俗人居,先把那幅字裱起來?
隨后,于雷便開車直接去了云洲古玩城。
雖然這會兒古玩城已經(jīng)關(guān)門了,不過保安知道羅旭是新店主,便還是為他們開了門。
進了俗人居,羅旭便立刻從店里裝裱好的字畫中,找了一幅不怎么值錢的當(dāng)代作品,打開裱框,把作品拿了出來,隨后又將剛買的字畫沿著宣紙尺寸裁下來,裝進了裱框之中。
看著裱好的書法作品,羅旭滿臉的笑容。
“大旭,只裱這一幅?我倒是覺得,那幾幅畫比這個值錢吧?”徐文斌問道。
羅旭笑了笑:“斌子,今兒又能給你上一課了!”
“???”
徐文斌愣了一下,顯然明白了羅旭的意思,立刻露出驚喜的笑容。
“臥槽,你不是又撿到漏了吧?”
羅旭點頭而笑,看了看蘇檬:“看出來沒?”
蘇檬盯著那幅書法看了看:“這字……簡練圓潤,錯位留白,極顯張力,雖是篆體,但卻有著行草的筆鋒,頗有些朱耷風(fēng)格啊,難道是晚清、民國的臨摹品?”
聽到這話,羅旭豎起拇指:“怪不得能代表玉竹林斗寶,有眼力!”
“去你的,拿我開玩笑!快告訴我答案??!”蘇檬迫不及待地問道。
羅旭搖頭笑了笑:“眼力不錯,不過膽子小了點,這書法,就是八大山人真跡!”
聽到這話,徐文斌和于雷都是伸長了脖子,滿臉好奇地看向羅旭。
不過蘇檬可是驚到了!
八大山人是號,原名朱耷,生于明朝末年,他的書畫水平、醫(yī)術(shù)造詣,絕對稱得上是宗師級別的,因為明朝滅亡后他選擇出家,所以也被稱為“初清四僧”之一!
羅旭竟然說這作品八大山人真跡?
要知道,在當(dāng)今稍顯沉寂的字畫市場,八大山人的作品卻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熱度。
不僅因為其特別的書法體、作畫風(fēng)格,更是因為這些風(fēng)格有著非常龐大的追隨群體。
書畫人士的追捧,加上民間愛好者的認(rèn)可,再加上一次次拍賣會上的屢創(chuàng)新高,無不讓其作品熱度不斷提高。
“羅旭,你確定?”
蘇檬睜大眼睛看向羅旭,目光之中除了震驚,也夾雜著一些懷疑。
上次在私拍會,蘇檬的確見識了羅旭的眼力和推理能力,但羅旭撿漏……這可是她頭一次見。
她本以羅旭只是隨便買幾幅畫掛起來,至于這幅書法,也是覺得臨摹得很好,收藏著玩。
畢竟蘇檬看來,撿漏或許是一個令人激動振奮的過程,卻不曾想……這么輕描淡寫的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