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白玉京”計劃全面重啟,開始第二階段,是影響各個方面的,許多事情不是依次開始,而是同時進(jìn)行。
就在齊大真人終于通過海眼確定了坐標(biāo)時,北落師門也沒有閑著。
陰月亮中,北落師門走出了蟾宮。
小北落師門很狗腿地跟在旁邊,就像一只飛來飛去的蝴蝶。
如果仔細(xì)看,就會發(fā)現(xiàn)小北落師門并非亂飛,而是高舉雙手,在半空中又蹦又跳,甚至熱淚盈眶。
大北落師門的恩情還不完,大北落師門的恩情利滾利。
在這方面,道門是先例的。
道士們并不清高。
當(dāng)年齊大掌教還沒升座大掌教,出任西域道府的掌府真人。
西域道府的治所位于大雪山行宮,上一任掌府真人喜歡在午后一邊散步一邊思考事情,于是道府方面花了大力氣在萬丈雪山之上生生造出一塊草地,綠樹如茵。
當(dāng)齊大掌教出任掌府真人之后,不到半個月,這塊綠地就成了靶場,只因為齊大掌教喜歡擺弄火器。
有些事情不必上頭開口,早就有人想在了前頭。真人們昨天晚上做了個夢,第二天就能夢境照進(jìn)現(xiàn)實(shí)。
靶場落成之后,道府上下興起了打靶風(fēng)潮。好些個高品道士多少年沒碰火銃了,又重新?lián)炱饋恚_始練習(xí)打靶。美其名曰:一手握緊筆桿子,一手握緊銃桿子,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西域道府第一屆打靶大賽就此拉開帷幕,各路道士靈官紛紛一展身手,最終齊大掌教不出意外且不負(fù)眾望摘得桂冠。
道府上下輸?shù)眯姆诜凑聘嫒粟A比賽,比自己贏比賽還要高興,把手拍得通紅。原本鼓掌的時候,雙手在胸腹之間的位置,后來有人主動舉到了胸口位置,其他人又要攀比,舉到了眼前的位置,最后干脆都高舉過頭頂。
這一刻,小北落師門的耳畔隱約響起了從遼東更北方而來的聲音,要去吃嶺南菜。
如今的道門只有一個太陽,那就是齊大真人。
北落師門雖然不是太陽,但她是月亮,日月并列。
齊大真人永遠(yuǎn)健康,北落師門比較健康。
北落師門一揮手:“好了。”
小北落師門立馬停下動作,立正的同時,還敬了個禮。
北落師門道:“就你一個在這里跳有什么意思,這種得多一點(diǎn)才好玩?!?/p>
小北落師門眼珠子一轉(zhuǎn):“我把李青霄也喊過來?!?/p>
“那也不行,還得整齊劃一,你們倆是一個畫風(fēng)嗎?”北落師門只覺得這家伙朽木不可雕,“李青霄辦事,我還是放心的。你辦事,我就鬧心?!?/p>
小北落師門點(diǎn)頭哈腰,不僅不敢反駁,反而不知從哪里拿出個小本本,準(zhǔn)備記錄大北落師門的最高指示。
其實(shí)齊大真人當(dāng)年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干過這事,齊大掌教講話的時候,她就拿個小本子記,齊大掌教在上面講一句,她在下面往小本子上畫個烏龜,齊大掌教再講一句,她再畫個王八。指示精神有沒有領(lǐng)會吃透不好說,反正王八畫得越來越好了。
所以齊大真人又有一個惡習(xí),她曾有一根大毛筆,跟人斗法贏了之后,就往人家臉上畫王八,反正傷害性不強(qiáng),侮辱性極大,一旦輸給齊大真人,多半沒有性命之憂,卻要做好沒臉見人的準(zhǔn)備。
北落師門沒有什么指示,只是一揮手,示意小北落師門退后。
然后北落師門開始變大,從正常人大小變?yōu)橐粋€巨人,正是李青霄經(jīng)常見到的樣子,以月亮為秋千,以蟾宮為臥榻。
不過到了這一步,北落師門仍舊沒有停下的意思,還在繼續(xù)變大。
整個陰月亮都在微微震動,霧氣翻滾,月華搖晃,北落師門的法天象地甚至超出了陰月亮的范疇,繼續(xù)延伸,頂天立地。
陰月亮便如一顆珠子,緩緩落在北落師門的掌心之中。
這才是讓無數(shù)白玉京成員畏懼無比的上仙北落師門,一念起,便抹殺無數(shù)。
北落師門掌托仿佛珠子的陰月亮,腦后蕩漾出一圈背光,化作一輪遮天的青色明月。
在這輪明月中演化出各種景象,光怪陸離,從昆侖玉虛峰玉京到云錦山天師府,從步入崩毀的靈山洞天到地肺山萬壽重陽宮,從白雪皚皚的北高勝洲到綠意盎然的閻浮提洲,從歸墟深處到海眼下方,從老龍頭到仙人渡,變化不停。
陰月亮普照三千世界。
在道門體系之中,金丹大道便是成仙之始,是為第十境。
世人常說“得道之人”,得的什么道?便是金丹大道。
這不是蟲人的金丹境界可以比的。
金丹并非實(shí)指某種物事,而是一種形容之辭,形容此中境界之玄妙。不過證得金丹大道后,渡過第一次天劫之前,還有一重關(guān)卡,便是顯化金丹,化作嬰兒。
道門素有“赤子”之說,即返璞歸真,通過修煉達(dá)到清凈無為之境猶如嬰兒。
“金丹”本是無形無質(zhì)的修飾之詞,可偏要顯化出有形之物,兩者自然矛盾。
不過歷代道門高人從妖類修煉內(nèi)丹中悟出法門,將一身修為主動顯化,化作一顆瑩瑩靈丹,上沖中宮位置,尋本性而煉化神魂,謂之“明心”。神魂煉化純圓,飛騰而上于腦中,謂之“見性”。
兩者聚結(jié)合體在上丹田紫府之內(nèi),霞光滿室,遍體生白。繼而又回歸于腹內(nèi)氣海處,合化為命胎。疊起蓮臺,虛養(yǎng)命胎,進(jìn)而胎化神魂,默默溫養(yǎng),直待紫氣虛來時節(jié),嬰兒養(yǎng)育健全,冉冉而出天門,旋而又回,介于有形和無形之間,此謂之“元嬰”。
凝聚元嬰之后,未必要元嬰出竅,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神通。更多是表明自身修為到了一種嶄新的境界,內(nèi)功圓滿,外功有缺。待到渡過一重天劫,成就金剛不壞之身,便是內(nèi)外圓滿。
此等元嬰妙境被稱之為準(zhǔn)一劫仙人,是為第十一境。
以北落師門此時展現(xiàn)出的境界來看,遠(yuǎn)遠(yuǎn)不止十境,就是十一境也多有不如,極有可能是第十二境,甚至是傳說中的第十三境。
也難怪尋常的人間碎片無法承載北落師門的降臨。
那么百余年前還是個孩子時就已經(jīng)有九境修為的齊大真人又該是何等境界?
道門果真只剩下兩位仙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