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門有句俗語:紫微堂找你談話,是關(guān)心你。北辰堂找你談話,是幫助你。
大家都只想被關(guān)心,不想被幫助。
在上三堂中,就數(shù)北辰堂最招人怕,也最招人恨。
不僅道門的敵人怕,道門的道士們也怕。
從北辰堂出來的人,肯定算不得良善之輩。
鐵離被拿住,大都督府的人投鼠忌器,終于讓三清宗的道士緩了口氣,接引李青霄和蕭惜月退入大陣之中。
李青霄從地上提起被俘的鐵離,手中“恨晚”仍舊橫在鐵離的脖子上,徐徐后退,蕭惜月跟在李青霄的身旁,持劍警戒。大都督府的甲士雖然以弩箭指著兩人,但投鼠忌器,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天松道長正是主持大陣之人,并不認得李青霄,卻認得蕭惜月,不由問道:“這位是?”
“這位是李青霄李道長。當日在葬神峰上就是李道長擊殺了大都督府的鐵宣?!笔捪г纶s忙介紹道。
天松道長頓時肅然起敬:“原來是李道友,久仰久仰?!?/p>
李青霄只是略微客套幾句,問道:“不知天虛道長如今在何處?”
天松道長道:“師兄正與大都督鐵無敵交手?!?/p>
六大派聯(lián)合起來當然要強出大都督府許多,但是六大派并非鐵板一塊,反而各自之間矛盾重重,就算名義上結(jié)盟,也不過是十八路諸侯的局面。大都督府在葬神峰謀劃失敗之后,便打算趁著六大派還未真正聯(lián)合,合縱連橫,逐個擊破。
所以大都督府這次玩了一出中心開花,大都督鐵無敵自恃修為,只身潛入三清宗,對上三清宗的掌門天虛道長,同時鐵離率領(lǐng)大都督府甲士兵圍三清山,若是鐵無敵擊敗天虛道長,三清宗弟子被內(nèi)外夾擊,那么三清宗自然守不住。
可若是玩不好,中心開花就成了甕中捉鱉。
隨著李青霄悍然入場,大都督府逐漸有了玩砸的趨勢。
李青霄將手中的鐵離交給天松道長:“我去相助天虛道長。”
若是旁人來說這話,不免有自不量力之嫌,可李青霄不一樣,他先是擊殺鐵宣,又生擒鐵離,別管是不是依仗了外物,反正戰(zhàn)績可查。
天松道長沒有拒絕:“那就有勞李道友了。”
蕭惜月欲言又止。
李青霄吩咐道:“蕭姑娘,你留在這里協(xié)助天松道長?!?/p>
蕭惜月知道以自己的功力跟過去也是累贅,便不再強求,點頭道:“李道兄小心。”
李青霄問清天虛道長所在方向之后,疾馳而去。
兩人交手的地點就在三清宗的主殿三清殿,從山門沿著大路直行就能看到,并不難找。
當李青霄趕到的時候,就見劍光耀眼,七個道士正把身披寶甲的鐵無敵圍在當中。
李青霄只一眼就瞧出這是北斗七星陣型,是道門的經(jīng)典基礎陣法之一。
其中四人組成斗魁,三人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權(quán)星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沖要,因此由修為最高之人承當,一名須發(fā)皆白的老道士正在此位,想來就是天虛道長了。斗柄中以玉衡為主,由一名黑發(fā)黑須的道士承當。
李青霄沒有貿(mào)然出手,而是凝神細觀。
鐵無敵的自負并非沒有依仗,同為六境,若論實際戰(zhàn)力,六大派的掌門都不是他的對手,六位五境高手圍攻他都不能將他置于死地,就可見一斑,其他人萬萬沒有這等實力。
換成是李青霄,單打獨斗,他能拿下一個五境之人,若是遇到兩個五境之人聯(lián)手,那就只能避其鋒芒,若是遇到六個五境之人圍攻,萬無幸理,只有身死道消的結(jié)局。
由此可見鐵無敵的強橫,他的這個“無敵”可比李青霄自封的“神拳無敵”更加實至名歸。
天虛道長同樣明白這一點,自己單打獨斗,不是鐵無敵的對手,所以集合一眾師弟、徒弟結(jié)成了“北斗七星陣”,方才能與鐵無敵一爭短長。
李青霄的理論知識雄厚,不過于陣法一途并未有過實踐,此時見同為道門一脈的三清宗弟子擺下陣法,過去所學的許多知識在心中流過,就算原本不知其意,這時看了七名道士布陣之法,也不喻自明地豁然而悟。
不過片刻,李青霄已經(jīng)對“北斗七星陣”的要旨大致明白。倒不是李青霄天縱奇才,而是李青霄早有基礎,不要忘了,李家的絕學就叫“北斗三十六劍訣”,從入門功夫“萬華神劍掌”開始,就離不開“北斗”二字,而且道門早已公開了各種功法,想要知曉口訣并不算難事。
那日在八景別府,李青嵐誤以為李青霄學了“六滅一念劍”,也是說李青霄不可能對照著秘籍自悟出來。反過來說,李青嵐認為所謂的秘籍在道門基本是想看就看,沒什么稀奇,只是除非天縱奇才,否則想要真正學會還是要靠師父講解。
李青霄的確看過“北斗三十六劍訣”,不過也真讓李青嵐說對了,只看秘籍,根本學不會,如果看書就能學會,那么還要各級道宮授課做什么。
此時看三清宗道士布下北斗陣,每一招每一式使將出來,都等如是在教導他“北斗三十六劍訣”的入門篇訣竅。
那“北斗三十六劍訣”乃是由玄圣和東皇之父李祖整理開創(chuàng),將前人劍訣去蕪存菁,整合一處,位列道門四大劍訣之一,僅僅是入門篇也玄奧無比。
然道門功法同出一源,根本要旨原無差異,是以陣中的生克變化卻也脫不了“北斗三十六劍訣”的包羅。李青霄能在道門大考中取得第十二名的好成績,本就說明他資質(zhì)不錯,此時見三清宗七人行功布陣,以道門武功印證道門劍訣,處處若合符節(jié),這便是真正的一大進益。
再看鐵無敵,雖然一身鐵甲,但絲毫不顯笨拙,在陣中如狂風亂轉(zhuǎn),身形靈動,拳影翻飛,不住與七把長劍碰撞,金石之聲不絕于耳。
不過李青霄也看出了三清宗七人的問題所在,那就是各人修為參差不齊,若都是五境高手,再加上天虛道長這位六境宗師,只怕鐵無敵就要死在此地,可三清宗哪來那么多五境高手?僅次于天虛道長的天松道長還要在外面主持大陣。
所以除了天虛道長,其余六人都不過四境修為,這陣法便不那么完美如意,多有破綻,若非天虛道長牽扯了鐵無敵的大部分注意力,只怕這陣法早就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