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府。
南宮熊率領的大軍,已經(jīng)和李三桂所率領的大軍交戰(zhàn)十幾天了。
李三桂寡不敵眾,一直在節(jié)節(jié)敗退,丟了不少的城池。
眼看馬上就要打去寧陽府城之時。
意外卻給了楚正雄當頭一棒。
那就是西邊的匈奴和北邊的韃子,同時出動二十萬大軍,對大楚國邊關地帶發(fā)起進攻了。
得知這一消息后。
楚正雄勃然大怒,連忙把一眾將軍們?nèi)季奂谝黄鹱h事。
“陛下,臣認為當務之急,咱們應該一鼓作氣滅了李三桂!”
“是啊陛下,臣附議大元帥的觀點?!?/p>
“陛下,北邊有晉王殿下守著,韃子那邊倒是不足為懼!
可西邊呢?
臣可是聽說,那西關的主將,兵部侍郎李文軍,這段時間舊病復發(fā),已經(jīng)下不了床了!
只有相國大人的兒子凌霄山,在那里處理軍務!
他一個年輕小將,能抵擋得住匈奴的二十萬大軍嗎?請陛下三思??!”
底下眾將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楚正雄聽得也是十分頭疼和火大。
他有一種預感。
那就是西邊的匈奴,和北邊的韃子能夠同時進攻大楚,肯定是出自奸相凌衛(wèi)國之手。
給自己使絆子呢。
但他不派兵回去還真不行。
宰相凌衛(wèi)國怎么回事,別人或許不知道,但他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萬一那人狗急跳墻,把西關獻給匈奴怎么辦?
一旦西關門戶大開,讓匈奴人進來。
那事情可就大發(fā)了。
“踏馬的!”
楚正雄越想越氣,直接罵出聲。
見他生氣,底下眾將瞬間閉嘴。
楚正雄深吸一口氣,寫了一份圣旨,扔給了底下其中一個將軍:
“王麻子,朕現(xiàn)在任命你為征西大將軍!”
“你立刻帶著王xx、劉xx、李xx三部人手,全部回防西關,快馬加鞭,不得有誤!”
“臣遵命!”
那將軍得了命令,不敢怠慢,匆忙帶人告退。
見此一幕。
南宮熊急了:“陛下,這回防西關用得了那么多人嗎?”
二十萬大軍,一下沒了一半。
這讓他感覺懵逼得很。
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楚正雄會下達這種命令。
但楚正雄怎么會告訴他其中原委,擺了擺手,不耐煩道:
“朕意已決,休要再議,其余人散了吧?!?/p>
…………
就這樣。
因為臨時抽調(diào)走大部分軍隊的原因。
討伐李三桂的進展?jié)u漸慢了下來。
這天。
李三桂收到了凌衛(wèi)國的傳信。
知曉了匈奴人和韃子,已經(jīng)開始大規(guī)模進攻大楚國的消息。
“狗東西,辦個事這么費勁!”
李三桂一邊罵著凌衛(wèi)國,一邊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軍師快步走了進來,一臉喜色道:“王爺,南蠻王已經(jīng)被咱控制住了!”
“哈哈哈!”
李三桂聞言大笑:“南蠻人果然頭腦簡單,本王只是略施小計,就這么輕易上鉤了!”
“你現(xiàn)在立馬以南蠻王的名義,調(diào)所有的南蠻軍隊過來防守楚軍!”
“所有南蠻軍?”
軍師一愣,連忙問道:“王爺,湖州府那邊不守了嗎?”
李三桂微微一笑:“湖州府那邊沒多少楚軍,派咱們的兩萬人過去便可,至于這邊,有四萬南蠻人,足以抵擋楚軍了!!”
軍師明白了他的意思,拱手奉承道:“王爺英明!”
…………
湖州邊界。
兩軍交戰(zhàn)緩沖區(qū)。
雖說這邊目前戰(zhàn)事未起,但雙方的氣勢擺得十足。
大楚國這邊。
綿延數(shù)十公里的高大戰(zhàn)船,和水上軍賬一字排開。
南蠻國那邊則寒酸得很。
南蠻人雖說沒有大楚國這么先進的裝備。
但他們整天劃著小船在擊鼓叫戰(zhàn)。
時不時地就會靠過來射幾箭。
或者是晚上的時候,突然制造出一些進攻動靜。
每當讓大楚國軍隊派人去追的時候。
他們總會掉頭就跑。
這也搞得大楚軍隊不勝其煩。
此時此刻。
戰(zhàn)船上。
知府李剛在和張小凡等人,炫耀著自己擺出的軍陣。
“侯爺,此軍陣為一字長蛇陣,一旦發(fā)生戰(zhàn)事,可首尾呼應,前后夾擊,防守起來更是固若金湯.......”
聽著李剛不停地吹噓。
一旁的南離青嬋,很是不滿地嘟囔了一句:
“土雞瓦犬罷了!一把火過來全給你燒了!”
李剛聽后一愣,轉(zhuǎn)頭看向她,笑了笑,解釋道:
“這位姑娘所言非虛,但你想的這種情況,本官早有預料!”
“我們的戰(zhàn)船,全都是用耐火性極好的海松樹制造而成的!”
“這木頭散熱能力極強,木質(zhì)相當堅硬!”
“取下一根木柴扔火坑里,一個時辰都燒不完!更不用說本官如此龐大的戰(zhàn)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