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塞雖未完全竣工,居住區(qū)卻已頗具規(guī)模。
據(jù)管事登記的名冊,在此定居的百姓已逾三千戶,人口約一萬兩千余人,遠(yuǎn)超林川的預(yù)期。
這些百姓多是熟稔農(nóng)事的農(nóng)戶,白日里在城北開荒新田,閑暇時參與要塞修繕,既能賺些貼補家用的工錢,也能在戰(zhàn)時充當(dāng)民壯,協(xié)助守軍搬運物資、加固城防。
此時的西塞外圍,一派忙碌景象。
數(shù)千名勞工正推著板車、趕著馬車,往來于交嶺方向與要塞倉庫之間,將西梁軍丟棄的輜重糧草源源不斷地往里搬運。勞工們雖汗流浹背,臉上卻透著藏不住的興奮,畢竟青州衛(wèi)的林大人發(fā)話了,所有參與搬運物資的百姓,都有工錢。
李默站在堡樓的瞭望臺上,望著下方穿梭的車流人流,忍不住問道:“林將軍,這么多板車、馬車,少說也有上千輛了,都是從哪調(diào)來的?竟能如此及時派上用場。”
“是從青州城提前征用的?!?/p>
“青州?”李默愣了愣,“莫非林大人早已預(yù)見此戰(zhàn)大勝,提前備好了車馬?這可真是未雨綢繆啊。”
“李參軍說笑了。”林川笑起來,擺了擺手,“林某只是個尋常將領(lǐng),哪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征用這些車馬,本是為了運輸修筑要塞所需的條石、木料,沒成想剛好遇上西梁軍潰敗,倒歪打正著派上了用場?!?/p>
“原來如此,竟是這般巧合?!?/p>
李默恍然大悟,也跟著笑起來,暗自思忖:“此事看似巧合,實則全憑林川辦事沉穩(wěn),提前備下后手。這般心性與能耐,若能引薦給二爺,讓他歸入麾下,將來必是能獨當(dāng)一面的臂膀,二爺?shù)拇髽I(yè)也能如虎添翼?!?/p>
想到這里,便笑道:“林將軍這般年輕,便立下如此大功,麾下青州衛(wèi)更是驍勇,放眼整個鎮(zhèn)北軍,也是少有的俊杰。不知將軍將來有何長遠(yuǎn)打算?總不能一直困在青州這地界吧?”
林川一愣,搖頭道:“李參軍過譽了。林某不過是個粗鄙武夫,自小在軍營長大,只知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的道理。眼下能守好青州,護著這方百姓,再為鎮(zhèn)北軍多打幾場勝仗,便已是心滿意足,哪敢想什么長遠(yuǎn)前程?”
“誒,林將軍切莫妄自菲薄?!?/p>
李默笑道,“須知’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青州雖好,終究只是一隅之地,將軍的能耐,可不止守這一方水土。不瞞將軍說,二爺向來最是愛才,麾下雖有不少將領(lǐng),卻多是些循規(guī)蹈矩之輩,像將軍這般有勇有謀、行事沉穩(wěn)的,實在少見?!?/p>
“二爺?”林川感嘆一聲,“林某也久聞二爺大名,只是這么長時間,一直無緣拜見……”
見他這般反應(yīng),李默心中暗喜,笑道:“二爺如今在潞州坐鎮(zhèn),林將軍攻孝州解潞州之困的計策若能順利實施,何嘗不是一件送給二爺?shù)囊娒娑Y?”
“真的?”林川臉上一喜,隨即皺眉道,“可林某出身低微,不過是個小小指揮使,怕是入不了二公子的眼?!?/p>
“將軍說笑了,別說您是堂堂指揮使,便是個百戶總旗,只要有能耐,二爺都會高看一眼?!?/p>
李默笑道,“二爺愛才,向來不問出身,當(dāng)年跟著二爺打草原的張副將,也是從大頭兵一步步上來的。將軍如今有這般戰(zhàn)功,又有這般心智,只要肯投到二爺麾下,將來必定能青云直上,比在青州守著一畝三分地可要強上百倍?!?/p>
林川聞言,重重嘆了口氣:“若真能得二公子提攜,那是林某的福氣!李參軍,若有機會,還請您在二爺面前多多美言,林某日后定當(dāng)感念您的引薦之恩!”
李默心中徹底放下心來,笑道:“將軍客氣了!為二爺舉薦賢才,本就是在下的本分。等潞州戰(zhàn)事稍緩,在下便陪將軍去見二爺一面……”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敲定日后拜見二爺?shù)氖虑椤?/p>
眼見林川還要盯著輜重清點與要塞修繕的瑣事,李默知趣地不多叨擾,找了個理由告辭離開。
李默走后,林川的笑意便緩緩斂去。
他的目光掃過忙碌的勞工與遠(yuǎn)處連綿的曠野,思緒悠然飄遠(yuǎn)。
西線三衛(wèi)出兵搶奪西梁軍輜重,本就是他布下的第一步棋。
上千民夫推著板車在交嶺大道上往來,車上糧草甲胄堆得如小山般,這般招搖,便是故意遞到三衛(wèi)眼前的誘餌。
上萬西梁軍潰敗,沿途丟盔卸甲無數(shù),這么大的軍功,沒人會視而不見。
尤其是鎮(zhèn)北軍各衛(wèi),更需要軍功來撈取政績。
若三衛(wèi)在收到急報時肯出兵合圍,林川倒也不會拒絕分潤功勞。
畢竟合兵作戰(zhàn)、論功行賞是慣例。
可他們偏要作壁上觀,既不參戰(zhàn)也不支援,待戰(zhàn)事結(jié)束卻想跑來摘桃子,坐享其成。
那便休怪他不留情面。
帶李默親赴交嶺,是第二步暗棋。
李默是二爺趙景嵐的心腹,立場本就與三衛(wèi)涇渭分明。
這西線三衛(wèi),林川并不確定他們是否是世子或三爺?shù)膭萘?,只能確定他們并非二爺?shù)障怠?/p>
所以,讓李默親眼見到三衛(wèi)恃強凌弱、強搶功勞的嘴臉,親眼目睹林川與三衛(wèi)的沖突,他才會生出“拉攏林川以制衡三衛(wèi)”的念頭。
畢竟,一個有戰(zhàn)功、有手段且與對手交惡的將領(lǐng),正是二爺亟需的助力。
而提議“攻孝州解潞州之困”,則是林川布下的最關(guān)鍵一步。
若不是蒼狼部將大營落在七里灣,犯了兵家大忌,林川也不會有后面一系列的布局念頭。
打著蒼狼部的旗號拿下西梁城,必然會給西梁王、鎮(zhèn)北王帶來極大的震動。
青州作為北疆的橋頭堡,在鎮(zhèn)北王心中的地位將更加重要,青州衛(wèi)或許可以借此機擴軍。
而西梁王也必然會將一部分重兵放在北線,以阻擋鎮(zhèn)北軍南下的步伐。
如此一來,孝州、介休、霍州三座相連的重鎮(zhèn),將成為雙方必爭之地。
拿下孝州,就是林川下一步的目標(biāo)。
孝州,扼守西梁軍北上的咽喉。
若能占據(jù)此地,進一步壓制介休、霍州,才能徹底斷絕西梁軍進入青州的可能。
而強兵在側(cè),青州衛(wèi)也有理由大張旗鼓地擴軍。
只是青州衛(wèi)終究只是府軍,若無正當(dāng)由頭,貿(mào)然興兵攻打孝州,難免會招來非議。
這個由頭,必須借李默之手來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