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沈鏡被帶離朝堂,今日的朝會總算是回歸正軌。
如何快速平叛?
面對周帝的詢問,眾人頓時沉默。
如何快速破敵?
渡河,渡不了,搭建浮橋也好,調(diào)集船只也罷,都需要時間。
進(jìn)攻玉屏關(guān),又沒有足夠的大型攻城器械,就地打造攻城器械,也需要時間!
而且,這個時候亂提意見,萬一前線吃了敗仗,怪到他們頭上怎么辦?
眾人各懷心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裴棘這個兵部尚書身上。
沒辦法,誰叫他是兵部尚書呢!
裴棘無奈,只能硬著頭皮說:“臣倒是有一計!然此計恐有傷天和,還會給瞿州帶來巨大的損失,臣不敢擅用。”
“哦?”
周帝頓時來了興趣,“何計?”
裴棘稍稍猶豫,沉聲道:“截斷邑水……”
“不可!”
裴棘的話還沒說完,右相呂眭就激烈反對:“待截斷邑水,必然已經(jīng)入冬!”
“一旦采用此策,邑水上游的低洼地區(qū)都會淪為一片澤國!”
“屆時就算平息了紀(jì)王之亂,也會有無數(shù)百姓流離失所,活活凍死,朝廷必然花費(fèi)大量的錢糧去賑災(zāi)……”
采用裴棘之計,紀(jì)王之亂倒是平息了,可百姓呢?
邑水上游的百姓什么事都沒干,卻要遭受無妄之災(zāi)?
裴棘之策,確實是殺招。
但,傷敵也傷己!
“老夫當(dāng)然明白!”
裴棘哼哧道:“所以,老夫早就想到此策,卻不敢用!”
周帝猶豫片刻,輕輕搖頭:“此計莫要再提!”
雖然他想快速平叛,但也不能無所不用其極。
朝廷和自己的名聲是一方面,賑災(zāi)的錢糧又是另一方面。
真拿那么多錢糧去賑災(zāi),還不如拿去送給雍國!
姚儉沉默片刻,獻(xiàn)策道:“能否提高賞賜,爭取招降玉屏關(guān)……”
“這個就別想了!”
裴棘搖頭道:“玉屏關(guān)是紀(jì)王親自坐鎮(zhèn)……”
姚儉想了想,又說:“那就昭告叛軍,凡有開關(guān)獻(xiàn)降或者獻(xiàn)上紀(jì)王首級者,朝廷便給予重賞,甚至直接封侯!如此,就算不能破關(guān),也能在叛軍內(nèi)部制造信任危機(jī),給前線大軍爭取到攻破玉屏關(guān)的機(jī)會!”
“對!”
右相呂眭表示贊同,又補(bǔ)充道:“圣上可密令雍國使團(tuán)所過之地的官員想辦法多拖幾天,讓雍國使團(tuán)晚點到達(dá)京都,盡量為前線多爭取點時間?!?/p>
隨著他們開口,群臣也紛紛開始發(fā)表自己的建議。
周帝也不由得低眉思索起來。
他現(xiàn)在倒是不慌,但心中卻隱隱有些擔(dān)憂。
倘若自己安排在紀(jì)王身邊的那些人派不上用場,又該怎么辦?
總不能真拖個三個月吧?
姚儉和呂眭的建議,倒是不錯。
但也不能全指望這點計策。
他現(xiàn)在是需要確切的方案,萬一自己安排在紀(jì)王身邊的那些人指望不上,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平息紀(jì)王之亂。
……
沈鏡雖然沒有徹底擺脫周帝的糾纏,但能離開朝堂這個破地方,他還是舒坦了不少。
不用聽朝堂上那幫人嗶嗶,沈鏡也有時間靜下來思考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周帝應(yīng)該確實早知道紀(jì)王有謀反之心,而且朝中的幾個重臣都知道。
當(dāng)然,也有可能是周帝事先跟他們通過氣。
但這對沈鏡來說,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的。
現(xiàn)在是要弄清,這狗皇帝到底是想干什么。
真就只是為了自己手中那制白糖的法子嗎?
然而,沉思良久,沈鏡也想不出其他的東西來,只能感慨一聲:帝心似海!
這狗皇帝的心思要是那么容易被自己猜到,他就不是皇帝了!
想通這一點,沈鏡也不再進(jìn)行精神內(nèi)耗,就靠在御花園亭子的柱子上打盹。
不知不覺間,沈鏡就睡了過去。
直到守在身邊的太監(jiān)輕輕踢了他一下,他才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
見周帝帶著虞讓走過來,沈鏡打個呵欠站起行禮。
“行了!這不是在朝堂上,不必多禮!”
周帝自顧自的坐下,又示意沈鏡坐下,轉(zhuǎn)而笑呵呵的問:“朕是應(yīng)該叫你沈鏡,還是叫你周希白?”
沈鏡故作惶恐,再次站起來,“小子昨日有眼無珠,不識得圣上,言語間多有冒犯,還請圣上恕罪?!?/p>
“坐下!”
周帝微微抬手,又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你是不識得朕,還是假裝不識得朕?”
他昨天跟葉漓聊了之后就懷疑沈鏡識破了自己的身份。
今天看了沈鏡在朝堂上的表現(xiàn),更是懷疑。
“小子是真不識得圣上!”
沈鏡不好意思的笑笑,“是小子跟有容說了跟圣上的談話,有容讓小子把圣上的樣貌畫出來以后,小子才知道是圣上?!?/p>
打死都不能承認(rèn)!
再說了,他此前也確實沒懷疑那老頭是皇帝。
“哦……”
周帝半信半疑,“朕差點忘了,你可是極擅作畫的!你給清河畫的畫像,朕也看過,比宮中的畫師還畫得好?!?/p>
“圣上謬贊了?!?/p>
沈鏡謙虛一笑,岔開話題道:“圣上跟諸位大臣商量出快速平叛的策略了么?”
周帝搖頭嘆息:“商議出一些有用之策,但目前沒有一個策略可以確保一定能在一月之內(nèi)平叛……”
現(xiàn)在,他最大的指望是他安插在紀(jì)王身邊的那些人。
如果那些人能夠跟朝廷大軍里應(yīng)外合,或者直接擒住紀(jì)王,叛亂就能快速平息。
“圣上也不用操之過急,戰(zhàn)場上的情況,誰都說不準(zhǔn),搞不好過幾天紀(jì)王就主動投降了?!?/p>
沈鏡象征性的寬慰周帝一句,心中卻暗暗誹謗。
他們明知道紀(jì)王有謀反之心,竟然把事情弄成這樣,還好意思怪自己捅婁子?
“不用你寬慰朕,朕心中明白?!?/p>
周帝瞥沈鏡一眼,又問:“你知道朕昨日為何要隱瞞身份跟你聊么?”
嗯,主題來了!
沈鏡搖頭:“小子愚鈍,實在不知?!?/p>
“兩個原因!”
周帝也不在瞞著他了,“第一,朕聽清河說了一些你的事,再加上虞讓從洛川府帶了一些東西回來,朕對你有些興趣,想見見你,跟你聊聊。”
“虞公公帶回的東西?”
沈鏡微微詫異。
虞讓帶了什么給周帝?
“就是沈公子悟出那些治世之道!”
虞讓接過話茬,笑呵呵的說。
“……”
沈鏡哭笑不得。
虞讓竟然把道德經(jīng)的部分內(nèi)容帶給周帝了?
靠啊!
看來,虞讓這老小子到洛川府傳旨的時候,沒少在背地里干事?。?/p>
驚訝之余,沈鏡又連忙謙虛的說:“小子所悟不過是一些皮毛的東西,稱不得治世之道。”
“你不用藏拙,是不是治世之道,朕心中明白!”
周帝擺擺手,又接著說:“第二,朕想賣官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