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火爆成功引起了劉備對戲曲的興趣,他現(xiàn)在迫切的想知道戲曲是怎么回事。
關興搖頭道:“他們排練的不算戲曲,只能算戲曲的早期版本或者說雛形,有點類似于西方大秦那邊的話劇或者舞臺劇?!?/p>
“至于戲曲,這個涵蓋范圍就太廣了,有京劇豫劇,有越劇有秦腔,甚至還有儺戲,這些戲曲都是按照地域分配的,比如秦腔就是關中的,豫劇流行于洛陽周邊的中原地帶,京劇則是涿郡,也就是陛下您老家那塊的,還有江淮地區(qū)的黃梅戲,總之太多了?!?/p>
劉備愕然道:“京劇顧名思義就是京城附近的戲,京城不是在洛陽或長安嗎,怎么跑涿郡去了?”
關興答道:“元朝開始京城就定到薊城了,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離草原比較近,而且元朝沒有科舉,那些讀書人閑的沒事有力無處使,就只能寫戲曲排練劇本,讓戲曲得到了充裕的發(fā)展,唐詩宋詞元曲,元朝的戲曲跟唐詩宋詞齊名,可見有多牛掰?!?/p>
“元朝之后,明清戲曲在元曲的基礎上再次發(fā)展直達巔峰,又因明清選擇了跟元朝一樣的都城,所以你們那塊的戲曲才叫京劇。”
劉備聽的頭皮發(fā)麻,最后煩躁的說道:“我對戲曲發(fā)展史沒興趣,你就說戲怎么唱吧,唱兩句我聽聽。”
這可難住關興了,思忖片刻說道:“我就會吼兩句秦腔,詞也沒記全,怕唱的不好啊?!?/p>
劉備說道:“沒事,唱幾句我聽聽?!?/p>
關興絞盡腦汁想了許久才說道:“那我就唱幾句《祭燈》吧,講的是諸葛丞相臨終前回顧平生的片段。”
諸葛亮:“……”
我活的好好的呢,你就不能唱個別的嗎,聽了多膈應吶。
見沒人反對,關興學著戲曲演員的步態(tài)走了幾步放聲開唱。
“后帳里傳來了諸葛孔明,有山人在茅庵苦苦修煉,修就了臥龍崗一洞神仙,恨師兄報君恩曾把亮薦……”
“為江山我也曾南征北戰(zhàn),為江山我也曾六出祁山,為江山我也曾西城弄險,為江山把亮的心血勞干……”
秦腔唱的是家國情懷山河悲壯,唱法突出一個吼字,通過嘶吼抒發(fā)心中的悲憤情緒,非常容易將人的情緒點燃。
因此當聽到“為江山把亮的心血勞干”時,諸葛亮握扇的手猛的僵住,劉備鼻孔泛酸,淚水情不自禁的涌出眼眶,關羽張飛搭在扶手上的手更是同時用力,恨不得將扶手掰斷。
雖然已從關興口中知道了歷史結局,但他們依然無法想象晚年的諸葛亮有多難。
“土臺圍我得下失血染患,大料想亮的命難以保全……前帳里我擺下命燈七盞,諸孔明跪寶帳奏告蒼天……”
關興唱完又等許久,四人才從低沉的情緒中回過神,劉備抹著眼角淚水說道:“這種唱法太讓人沉浸其中感同身受了,唱的人想哭,而且唱的是當朝之事,更適合咱們眼下的宣傳,但有沒有你穿越之前的?”
你可以胡編,但不能拿自已胡編,把尚未發(fā)生的事唱進去,這太假了。
關興說道:“有啊,關于陛下您的秦腔有《龍鳳呈祥》《大報仇》《劉備祭靈》《伐東吳》,可惜這些我都不會?!?/p>
四人聽的齊翻白眼,張飛更是沒好氣的罵道:“不會你說個毛,唱個會的?!?/p>
關興順勢吼道:“蒼天爺~不滅我弟兄仨,在徐州一陣曾失散,將二弟圍困在土山……”
張飛興奮道:“這個好,講的是我們在徐州遭到曹操圍困失散的故事,繼續(xù)啊?!?/p>
關興尷尬說道:“忘詞了,后面的不會了?!?/p>
張飛:“……”
我想給你上套大記憶恢復術你要不要試試?
劉備卻說道:“行了三弟別呲牙了,戲曲不是安國一個人能搞定的,他能起個頭指個方向就不錯了,剩下的還要咱們來干,回頭從涼州找些人過來試試,戲曲既是以地域區(qū)分的,那找當?shù)厝藨摃樌??!?/p>
“但是安國,寫劇本的事還得你來,你平時多寫寫,寫著寫著說不定就想起來了,別老沒事窩在后宅里酒池肉林,看你脖子上那胭脂印,大白天的你就不知道收斂點嗎?”
關興本能的看向脖子并說道:“我出來時洗了啊,沒洗干凈嗎?”
劉備起身說道:“行了我們先回去了,宣傳上的事就交給你了,盡快編幾首好聽的戲曲讓我看到成果,最好是打擊曹家父子的?!?/p>
關興將四人送出門,對著四人的背影喊道:“陛下,父親,三叔,丞相,慢走啊,有空常來啊?!?/p>
送走幾位長輩,關興回到后宅繼續(xù)跟眾位小妾沒羞沒臊的載歌載舞,為大漢人口快速恢復添磚加瓦。
關興是領導,領導做完規(guī)劃部署,分配完任務就沒事了,但底下人可就慘了,繁忙的工作正式開始了。
蔡嘉領導的大漢網(wǎng)文平臺加班加點的寫作,各種作品不斷問世,完結校對核準印刷之后立刻送往商業(yè)街書店銷售。
這次可不是一文錢免費送,而是連紙的成本都加進去了,價格貴的離譜。
盡管如此前來購買小說的人依舊趨之若鶩,買不起的還可以租,連租都租不起的就直接在書店看,生意太過火爆,逼的關興不得不又租了兩間門面擴大規(guī)模。
與此同時,戲班排練的戲曲《白蛇傳》也順利上映,在城內(nèi)校場搭臺當眾表演,演出當天校場人山人海人滿為患,逼的劉備不得不派兵維持秩序。
演出結束之后,大漢的文化事業(yè)迎來了井噴式的發(fā)展,首先因為演出的成功,商業(yè)街區(qū)長余陽親自出面,將戲曲引入青樓,青樓生意因此更加火爆。
其次寫小說是個慢活,一部小說看完只需一天,寫完卻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大半年,所以蔡嘉率領的創(chuàng)作團隊看似人數(shù)眾多但根本滿足不了讀者需求,有些無書可看的讀者把心一橫,索性提筆自已寫,寫完再賣給蔡嘉,既能滿足創(chuàng)作興趣還能小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還有那些嫌寫小說麻煩,又閑的沒事干的士族公子竟將目光投向了戲曲,自已招人排練,遇到不懂的還會去向戲班請教。
大漢戲曲界的情況跟蒙元類似,都有許多閑的蛋疼又不愿種地的讀書人,都沒開設科舉,導致這群讀書人的精力無處釋放,閑的沒事的讀書人便將精力放在了戲曲上,一時之間各種戲曲輪番上演,精華與糟粕都有,那叫一個泥沙俱下。
不過新的問題又來了,文藝工作光在大漢地界上進行不行啊,你得傳到曹魏地界上去啊,怎么才能將這些東西傳到曹魏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