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四人組在門口站了整整一晚上,期間沒吃飯沒喝水,到了天亮腿都軟了。
早晨劉備醒來朝四人呵斥道:“可以滾了,下次再敢去那種地方打斷你們的狗腿,滾蛋?!?/p>
四人如蒙大赦火速逃離,劉備則進入殿內(nèi)批改奏折開始一天的工作,沒忙多久徐庶受召趕到,被陳到請了進去。
見他進來劉備立刻起身,將其拉到沙發(fā)上坐下寒暄,片刻之后臉色一變斟酌問道:“元直,說說曹丕派你過來的目的吧,你這次是因何而來?”
提到正事徐庶臉上露出些許復雜,掙扎片刻決定實話實說道:“這次我名義上是魏帝派來的,實際上卻是受中原士族所托,想跟陛下聊些事情?!?/p>
說完將中原士族的三個條件和盤托出,然后看向劉備靜等答復。
劉備端起茶杯,借著喝水快速沉思,放下茶杯之后冷哼道:“剛剛推舉曹丕為帝就想用曹丕當籌碼跟朕談條件,也就是說只要利益到位他們就可以出賣自已的君主是嗎,這群中原士族眼里還有忠義嗎?”
嘴上說著忠君愛國,實際卻想著賣掉自已擁立的君王,今天能賣掉君王,明天是不是就能賣掉國家?
想到關(guān)興講述的那些后世歷史中,北宋將士在前線死戰(zhàn),士大夫卻將兵力部署送給金軍,以及明末武將死戰(zhàn),文官拆臺的場景,劉備眼中露出一抹殺機。
這群將自身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的短視之徒全都該殺。
徐庶臉上露出些許尷尬,這事確實挺難為情的,但又不得不問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劉備冷哼道:“這三個條件朕一個都不會答應(yīng),朕可以寬恕他們,可以不將他們遷往皇陵,也可以給他們留部分土地允許他們自力更生,但這些必須出自朕的意愿而非他們的威脅,朕既已登基就是大漢皇帝,皇帝不能向任何人妥協(xié)。”
換句話說就是自已可以給,但他們不能伸手要。
但現(xiàn)在的中原士族在干什么,在用強硬的態(tài)度通知他劉備,要么答應(yīng)我們的條件,要么我們就擁護曹丕廢了你,這不是威脅是什么?
徐庶雖然知道劉備會拒絕,卻沒想到劉備會拒絕的如此果決,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不由蹙眉道:“陛下,其實此事還可以談的,只要陛下愿意完全可以通過談判瓦解中原士族的聯(lián)盟,從而減小北伐的阻力,反之若真讓中原士族擰成一股繩,陛下北伐的阻力肯定會增加數(shù)倍不止。”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生意有商有量才好成交啊,哪有一聽報價就拒絕的道理?
談生意談生意,你多少談?wù)劙?,好歹還個價嘛。
劉備卻態(tài)度堅決的搖頭道:“這事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全國一盤棋,朕已經(jīng)在江南實行變法了,若跟中原士族談判的話江南士族會怎么看,他們還不得立馬造反啊?”
“你這次來江陵會讓朕面臨兩個難題,若真抵御不住誘惑跟中原士族談判就會惹得江南士族不滿,讓剛剛穩(wěn)定的江南再次出現(xiàn)動蕩,從而拖慢北伐的腳步。”
“若抵御住誘惑嚴詞拒絕則會讓中原士族團結(jié)起來全力對抗我,此事不管哪種結(jié)果,對曹丕和中原士族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想出此計的人還真是老謀深算吶?!?/p>
此事還真是如此,劉備若是答應(yīng),哪怕只是動心也會惹得江南士族不滿,讓江南再次動蕩起來,若是斷然拒絕則會讓中原士族團結(jié)起來,好像怎么做都是錯。
陽謀啊。
劉備繼續(xù)說道:“元直,咱們都是從黃巾過來的,都清楚黃巾暴亂對朝廷的破壞有多大,更清楚黃巾暴亂因何爆發(fā),所以有些病得從根子上治,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衣腳,就跟蓋房子一樣,推倒重建比修修補補簡單的多也穩(wěn)固得多,朝廷積弊必須得徹底改變了,所以在北伐成功之前朕不會答應(yīng)中原士族任何條件,他們想對付朕就讓他們放馬過來吧,明槍暗箭朕都接了?!?/p>
劉備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徐庶自然也就沒啥再說的了,起身拜道:“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回去就轉(zhuǎn)告中原士族,讓他們熄了威脅陛下的心思?!?/p>
劉備起身抓住他的手說道:“曹丕和中原士族什么想法朕不在乎,朕主要想知道你,元直,你還愿意留下來助朕完成大業(yè)嗎?”
說完死死盯著徐庶,眼中滿是期待。
徐庶目光躲閃不敢與他對視,掙扎許久之后才說道:“臣自然愿意追隨陛下建不世功業(yè),但臣的兒女都在中原,臣若不回恐怕他們……”
”陛下放心,臣依舊記得昔日諾言,絕不向魏帝獻一計一策,臣回到洛陽就申請調(diào)去邊境,絕不給陛下北伐制造障礙。”
徐庶是重情義之人,當年因母親辭別劉備,如今母親雖已離世卻有了兒女羈絆更深,他若不回去,曹丕和中原士族不會放過他的家人的。
劉備聞言一陣遺憾,轉(zhuǎn)念一想這也是好事,索性大笑道:“好,那元直就先回去等朕北伐勝利的消息,但有一點,你絕不許死在朕的前頭,朕還想著跟你一起征伐草原,建立衛(wèi)霍功業(yè)呢?!?/p>
正事談完兩人又開始聊江南的風土人情,聊艦隊在海外的所見所聞,聊了半個時辰徐庶才告辭離去。
剛送走徐庶,劉備便迫不及待的將諸葛亮召進宮來通報情況,商議決定將徐庶出使江陵的目的以及劉備果斷拒絕的態(tài)度全部公布出去,讓江南士族知道朝廷北伐的決心,從而讓他們熄了別的心思安心準備北伐。
徐庶出使對漢魏雙方來說都是一次思想統(tǒng)一,劉備通過拒絕表達態(tài)度,讓治下臣民拋除雜念安心為北伐做準備,曹魏則通過劉備的拒絕讓中原士族放棄和談的幻想積極對抗劉備。
從這方面來說,雙方都達到了目的。
果不其然,消息傳出,江陵官員全都被劉備的決心所震驚,劉備竟然拒絕向中原士族妥協(xié),從而快速一統(tǒng)天下的誘惑,這定力也太強了。
不過如此一來中原士族便算走到劉備的對立面徹底將劉備給得罪死了,也就是說將來劉備若真北伐成功,分給中原士族的利益會少之又少,那這份多出的利益空白誰來填補,不正是他們江南士族嗎?
想到中原的花花世界,江南士族全都擼起袖子開始摩拳擦掌了。
在這樣的情緒之下,徐庶拜別劉備,返回洛陽向曹丕復命。
離開這天劉備親自出城相送,一直站在路邊等徐庶的背影消失才返回。
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與曹魏的爭端絲毫影響不了他對徐庶的情誼,只是徐庶此次回去之后曹魏肯定會做出反應(yīng),曹丕會如何出招,他又該如何應(yīng)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