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鐘繇的無名火蹭蹭蹭的往上冒,有那么一瞬間很想跟曹丕一樣擺爛,直接投降劉備算了。
但這個想法剛一冒出就被他壓制下去了,換作以往他真有可能投降劉備,但劉備土改之后這種想法便徹底被他扼殺,現(xiàn)在的他,確切的說現(xiàn)在的中原士族跟劉備只能是死敵,斷無和解的可能。
原因很簡單,該死的大耳賊已經(jīng)不滿足于做光武帝了,他想做漢武帝。
士族最怕遇到的就是漢武帝這種殘暴帝王,那哪是皇帝,分明是土匪啊,將你家族數(shù)代積累的財富洗劫一空不說還可能要你的命,這誰扛得?。?/p>
所以必須跟劉備斗爭到底,不為別的只為家族存續(xù)。
鐘繇閉著眼睛連續(xù)做了好幾個深呼吸,這才平復情緒繼續(xù)說道:“陛下,此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只要設法打消中原士族投降劉備的念頭,中原士族自會團結(jié)一心,助陛下對抗劉備的?!?/p>
“哦?”曹丕來了興趣卻裝作不在意的問道:“說來聽聽?!?/p>
老狐貍終于忍不住要談實際的了,原來你也有忍不住的時候。
鐘繇說道:“讓中原士族聯(lián)合選出一位代表,以我大魏使者的身份前往偽漢跟劉備談判,劉備若同意士族的條件那陛下你繼續(xù)縱情聲色享受余生,劉備若不同意不用陛下耳提面命,士族自會主動匯聚到陛下身邊助陛下對抗偽漢。”
“簡單來說就是讓士族死了投降劉備的心,人都是不撞南墻不回頭,撞了南墻才知道疼的賤骨頭,只有讓他們對劉備徹底死心,他們才會放棄對劉備的幻想全力支持陛下?!?/p>
說白了就是劉備不要你們,你們才會反過來投靠朕,劉備若是接納你們,你們立馬將朕綁到大耳賊面前換前程唄,什么玩意?
曹丕聽的一陣膩歪,卻沒反駁而是問道:“跟朕說說,士族都向大耳賊提了什么條件呢?”
鐘繇答道:“就三條,首先絕不允許重啟陵邑制度?!?/p>
所謂的陵邑制度就是遷豪令,將全國各地資產(chǎn)達到一定規(guī)模的富豪全部遷到皇陵附近居住,這招可比土改狠多了。
試想一下,你是某地豪強,家族經(jīng)過數(shù)代經(jīng)營在當?shù)刭徶昧舜笃继?,修建了無數(shù)莊園,搭建了堪比蛛網(wǎng)般錯綜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終于變成當?shù)赝粱实劭梢韵硎苋松?,皇帝卻一旨詔書將你全家遷到皇陵了你做何感想?
遷到皇陵之后金銀珠寶你可以帶去皇陵繼續(xù)消費,但莊園良田礦產(chǎn)等不動產(chǎn)和辛苦建立的關(guān)系網(wǎng)卻無法帶走只能清零,到了皇陵從頭開始,這誰承受的???
當年秦始皇滅六國之后將六國貴族全部遷到皇陵居住,起初只是為了監(jiān)視,誰料這招被劉邦那個流氓學了過來,建立大漢之后連年遷豪,而且老劉家的皇帝太過強悍,就算劉邦死了也以鐵腕手段將這個政策延續(xù)了下去,一直延續(xù)到漢宣帝時代,直到漢元帝上位才被廢除。
站在朝廷的角度來說,遷豪令是讓朝廷持續(xù)強大的神策,因為此舉可以定期收割上流社會,讓底層百姓有機會填補豪強被遷走留下的財富與權(quán)力的空白,從而達到打通上升通道,縮小社會貧富差距的目的。
但對豪強來說可就屬于滅頂之災了,數(shù)代人的努力瞬間清零,那我還努力個什么勁?
所以毫不夸張的說,對于陵邑制度,中原士族是從骨子里透著恐懼的,這簡直是針對他們士族的絕戶計啊,也不知道當初是哪個孫子提出來的。
而且按照劉備的尿性,若是北伐成功大概率會定都長安,長安經(jīng)過董卓和李傕郭汜接連禍禍,人口已經(jīng)不足鼎盛時期的三成了,將中原士族全部遷過去長安也容納得下,所以士族絕不允許劉備重啟陵邑制度,劉備若不同意就讓劉備去死。
曹丕自已都想啟動陵邑制度,自然知道陵邑制度是怎么回事,聞言問道:“另外兩個條件是什么?”
鐘繇繼續(xù)道:“其次放棄土改,絕不能以任何形式收走士族的土地,這是士族的命脈,不能交到劉備手里?!?/p>
農(nóng)耕時代,土地才是最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誰掌控了土地誰就掌控了權(quán)力。”
見曹丕點頭,鐘繇繼續(xù)說道:“最后讓劉備廢除所謂的科舉制,恢復九品中正制?!?/p>
近期劉備進行三省六部改革的同時還接受丞相諸葛亮的建議將大漢原有的察舉制做了改革,簡單點就是入仕依舊需要舉孝廉,但被舉為孝廉的官員還要再進行一場考試,考試通過才能為官,通不過的繼續(xù)考,連續(xù)三次考不過直接廢除孝廉資格,等于是被剝奪了入仕的可能。
這對那些不學無術(shù),仗著家族勢力做官的紈绔子弟來說可就要老命了,真按這套制度來的話,估計仲氏王朝皇帝袁術(shù)那樣的紈绔永遠出不了頭。
更重要的是這么整會將士族的內(nèi)部秩序搞崩的,要知道士族講究長幼有序,嫡庶有別,士族之中的血脈遠比能力重要,家族資源向來都是堆在嫡長子身上的。
但嫡長子若是塊扶不上墻的爛泥,庶子卻是能力出眾的天才,最后嫡長子科舉落榜而庶子上榜的話會怎么樣?
庶子通過科舉入仕,隨著時間推移官越做越大,地位越來越高,回到家族還會受嫡長子的制約嗎?
庶子若是不甘受嫡子驅(qū)使向嫡子發(fā)起挑戰(zhàn)的話,家族不就亂套了嗎?
該死的大耳賊,頒布的新政策招招都在挖士族的墻角,太特么可恨了。
曹丕默默將士族的條件記在心里,同時暗下決心定要時刻關(guān)注劉備的政策,若有朝一日真的僥幸打敗大耳賊,這些招數(shù)他也得用。
思忖片刻曹丕問道:“還有嗎?”
鐘繇搖頭道:“就這三條,劉備若是答應,中原士族或許會真的投靠他,但若不答應,中原士族就會團結(jié)起來跟他斗到底,但老臣猜測大耳賊絕不可能答應,所以請陛下派人出使偽漢,讓中原士族盡快死心,然后齊心協(xié)力對抗劉備,而且要快,劉備每天都在壯大,晚了就真的來不及了?!?/p>
現(xiàn)在準備還有可能打敗大耳賊,等三五年后劉備真打過來再開始準備的話黃花菜都涼了。
曹丕知道這三個條件是中原士族共同商議的結(jié)果,也知道鐘繇是被士族共同推舉出來跟自已談判的代表,也就是說中原士族已經(jīng)商量好了,只要跟劉備談崩就會全力輔佐自已,所以直奔主題道:“出使偽漢的使者有合適的人選嗎?”
鐘繇點頭道:“徐庶徐元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