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戶部侍郎回答得如此響亮,看來是很清楚其中的前因后果。那不妨說出來聽聽。”
皇帝的一句話讓戶部侍郎的冷汗直流。
他悄悄抬起眼睛的余光,看到陛下正在注視著他。
該死!
饒州那邊到底怎么回事?
華成峰出手被擒,臨時放火燒毀糧倉,算是毀尸滅跡。
怎么現(xiàn)在搞得如此被動。
皇帝:“說話呀,怎么不說話了?”
楊閣老知道今日必須要給陛下一個交代。
戶部的口袋已經(jīng)被劃開了一個口子,若不及時堵住陛下的口,只怕后面還會鬧出更大的事情。
楊閣老:“啟稟陛下,臣以為當(dāng)務(wù)之急是該商議如何彌補,西北軍出發(fā)在即,一百萬石的軍糧不是個小數(shù)目。
饒州乃是江省最大的糧食產(chǎn)地之一,這一場大火讓朝廷損失慘重,更甚者或許會讓當(dāng)?shù)氐募Z價起波瀾?!?/p>
皇帝:“那按照你的意思,該怎么辦?”
楊閣老:“請陛下聯(lián)系饒州的那位軍需官,盡快去往江省的其他州府,再替朝廷征集一批糧食。”
皇帝眼中寒芒盡現(xiàn),“再征一批糧食,說得簡單!
戶部批銀錢下來了嗎?
國庫中還有多少銀兩,戶部尚書最為清楚。
饒州失火,附近的洪州、江州糧價只會跟著上漲。
一百萬石的軍糧的費用,朕去哪里弄?
戶部尚書出列!”
戶部侍郎還在前面跪著呢,戶部尚書被點了名,站出來和對方站在一列。
皇帝:“戶部看管國庫的銀兩,戶部尚書你來說說,朕國庫里的錢,還能被這樣糟蹋幾次?”
皇帝此刻只想把那個華成峰千刀萬剮!
根據(jù)徐靖遞來的密報,燒毀的糧食只有三十萬石左右。
可那也是整整三十萬石的糧食!
足夠西北軍兩個月的供給!
若能順利運到西北,至少在入秋之前都不用替軍糧的事情發(fā)愁。
待秋收的糧食下來,全國的稅賦征繳完畢,又會有新的軍糧運到前線。
可以說三十萬這個數(shù)字至關(guān)重要。
徐靖給他的密報中,還寫明了這批糧食的來龍去脈。
這是饒州的百姓自愿捐贈的一批糧食。
甚至當(dāng)?shù)氐泥l(xiāng)紳還自發(fā)地組織做了一把萬民傘。
當(dāng)初朝中上下聽說他要開鑿運河,御史臺的那些老家伙天天上奏控訴他勞民傷財。
如今遠在千里之外的饒州,有無數(shù)百姓渴望著運河通到他們的家鄉(xiāng)。
這把萬民傘是對運河的肯定,更是對他這個皇帝前半生功績的褒獎。
現(xiàn)在倒好,被這個華成峰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楊閣老說得容易,讓軍需官再去籌集糧食。
秋收的糧食就長的莊稼地里,可經(jīng)此一役民心壞了。
其他州的鄉(xiāng)紳見到饒州的情景,哪個還敢出頭?
皇帝的腦海中忍不住在想,若是寧明歌的計劃一切順利,軍糧、萬民傘、民心三者一樣不缺。
該是多么的大快人心!
皇帝:“你們戶部的人都啞巴了嗎?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無話可說是吧?
吏部尚書出列!”
吏部尚書臉色鐵青,他沒想到戶部失火,殃及到他這吏部來了。
皇帝:“華成峰這樣心思歹毒的人是如何成為戶部主事的,他把這些年的考評都整理出來,替他舉薦評優(yōu)的上官,一律革職。
朕懶得追究了。
華成峰一家全部處死。
戶部——”
皇帝看了楊閣老一眼,最終定奪到:“華成峰死了,戶部主事的位置空了出來,朕不需要一個啞巴的戶部尚書,給他一個啞巴坐主事的位置,都已經(jīng)是浪費了。
至于戶部尚書的位置,暫時空置出來。
至于去江省再籌集一批軍糧的事情,交給錦衣衛(wèi)總指揮使魏長風(fēng)。
你多帶點人手,江省看來是個吃人的地方,若你這把刀都拿不下,朕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皇帝說這話的時候,眼神掃視過下面的群臣,似乎在威脅他們。
楊閣老頂著皇帝的怒火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楊閣老:“華成峰萬死難辭其咎,但是督辦軍需才是戶部如今最重要的事宜。
若陛下執(zhí)意要降罪,也應(yīng)該給戶部尚書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p>
君臣兩相對望,陛下和楊閣老都十分清楚對方的意圖。
陛下想要拿戶部開刀已經(jīng)很久了,饒州大火不過是一個突破口,今日若是保不住戶部尚書的位置,那明日整個戶部都將被清洗。
隨著楊閣老的一番話,戶部的官員們已經(jīng)盡數(shù)跪下,吏部、禮部、工部等也有人出言附和。
言官們已經(jīng)開始了自己慷慨激昂的陳詞,大有陛下不收回旨意,就跪死在這大殿之中的意思。
朝堂之上一片嘈雜。
皇帝的臉色難看,他沒想到自己丟失了整整三十萬石的軍需,都換不了戶部尚書一人。
當(dāng)初他提拔此人的時候,怎么就沒發(fā)現(xiàn)他能值這么多錢?
皇帝身為這天下的主宰,有的時候也很懷疑自己。
這天下到底是屬于他這個天子,還是屬于下面的這些臣子。
他察覺到戶部貪腐的問題已久,卻遲遲找不到突破口。
戶部就像一個扎嘴的刺猬、難啃的骨頭,讓人頭疼。
饒州這次好不容易抓住一個華成峰,若還被戶部糊弄過去,他這個天子索性換人來當(dāng)吧!
皇帝也不準(zhǔn)備再用懷柔的手段。
御史臺這幫言官說要死諫很久了,卻遲遲不見他們血濺五步,今日不妨就讓這大殿見見血!
皇帝:“夠了!朕不想聽你們狡辯。
戶部尚書疏于職守,養(yǎng)出華成峰這樣的手下,還敢跟朕提將功補過?”
楊閣老:“戶部的過失若不及時彌補,影響的是西北的局勢,更會引起民生動蕩,還請陛下三思?!?/p>
群臣:“還請陛下三思!”
大殿下面眾人齊齊跪下,請求陛下三思的話更是浩浩蕩蕩!
他們竟這么沆瀣一氣!
皇帝胸中的怒火幾乎就要控制不住,馮保帶著一個小太監(jiān)出現(xiàn)在大殿之上。
馮公公:“啟稟陛下,大喜事!您派去饒州的李祥回來了,帶著二十萬石軍糧回來了?!?/p>
什么!
不是說軍糧都被燒毀了嗎?
李祥帶來的軍糧又是從哪里來的?
李祥笑容燦爛:“啟稟陛下,臣不負(fù)所托,從饒州帶回一百二十萬石糧食,臣先行一步帶著二十萬石糧食回程。十日之內(nèi),百萬石軍需即可運回順天?!?/p>
皇帝看著楊閣老,冷笑一聲,“不錯。你一路辛苦了,只是你的消息落后了一些,還不知道在你走后,饒州那一百萬石的糧食,已經(jīng)被人燒了個一干二凈!”
大火燒起來那日,李祥還親自上去救火來著。
他自然比在場的任何一人都知道其中的細節(jié)。
他可是帶著任務(wù)回來的,于是裝出一副駭然的樣子,癱軟在地。
李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