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看,這些,都是爹留存下來的寶貝?!?/p>
普通人看著再普通不過的一些小物件,被博物館專業(yè)人員處理后就變成了一件件有著深刻影響力的展品。
杜紅英看著這些展品相當?shù)臐M意。
老杜同志走了這么多年了,但他依然活在大家的心中。
他用另一種方式陪伴在了大家的左右。
“哎呀,就是一些煙殼紙而已?!?/p>
陳冬梅嘴上說說
“這不僅僅是煙殼紙,這是香煙的發(fā)展史;這是民間木匠師傅的發(fā)展史……”
解說員站在五顏六色的煙殼紙前一講解,陳冬梅都覺得確實是上檔次。
“還是你們年輕人有文化好啊,在我們看來擦勾子都嫌棄的煙殼紙,轉(zhuǎn)眼之前就被你們收拾得這么好放在玻璃柜子里變成了歷史?!?/p>
杜紅英……我娘說話有點幽默風趣,話粗理卻不糙。
這玩意兒就得有文化的人來整。
這些煙殼紙?zhí)幚淼闷狡秸挠昧穗p面玻璃柜里展示,解說員賦予了鮮活的生命。
“看這些東西啊,還得找解說員幫忙?!鼻癍傁刃Φ溃骸斑@要是我們這些沒文化的老婆子來看,就只看到它們是煙殼紙,看不出其他的名堂?!?/p>
“可不,我也只認得這是木匠的東西?!标惔夯ㄐΦ溃骸笆车?,泥瓦匠的……”
“當真,大姐,小靜說要寫書,我說以前有九佬十八匠,她問是哪九佬,哪十八匠,我還數(shù)不出來了?!标惗废肫饋砹诉B忙問:“大姐記得不?”
“咋不記得呢?”說起這事兒陳春花就掰著手指數(shù)了起來:““九佬”指的是鬮豬、殺豬、騸牛、打墻、打榨、剃頭、補鍋、修腳、吹鼓手這九個行當。”
“那十八匠呢?”
陳冬梅都很佩服自家大姐的記性,經(jīng)她這么一數(shù),自己也想起來了,不過十八匠她記不得太多了。
眼睜睜的看著大姐,兒媳婦可是要寫書的,用得上的知識,她得問了記下來。
“十八匠包括:金匠、銀匠、銅匠、鐵匠、錫匠、木匠、雕匠,畫匠,彈匠、篾匠、瓦匠、壘匠,鼓匠、椅匠、傘匠、漆匠,皮匠?!?/p>
“好像少了一個?”
“不少,另外還有織布匠、絨匠、染布匠、彈花匠、鑄造匠、磨剪鏟刀匠、窯匠……”
“那又多了啊?!?/p>
“你還真當是十八匠?。俊标惔夯ǖ溃骸耙郧暗驼f過,十八匠只是一個稱呼,是對手藝人的概括,九佬十八匠”都是憑手藝在外謀生,所以有“無陂不成鎮(zhèn)”的說法?!?/p>
“原來是這樣啊?!标惗忿D(zhuǎn)頭問杜紅英:“你記下來沒有,小靜寫書要用?!?/p>
杜紅英……我娘當我是神童?。?/p>
又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咋可能記得那么多。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記不住就給小靜寫下來,回頭拿給她?!?/p>
杜紅英……看來,在為爹寫書這件事兒上,冬梅娘比自己還積極。
“不用,明天就是星期天了,小靜說要到山莊來,到時候再來請教您們,多找些寫作素材?!?/p>
“沒問題,我知道的多著呢,讓小靜來,說個三天三夜都不停歇?!标惔夯ㄟB忙道:“小靜還要寫什么?寫不寫鐵匠,我們老陳家祖?zhèn)鞯蔫F匠,打鐵的手藝好得很。”
“我記事起就知道你曾外公是鐵匠;你外公是鐵匠,你兩個舅舅也是鐵匠?!闭f起這事兒,陳春花又是一聲嘆息:“可惜啊,到陳飛他們這一代,一個都不愿意去學,全都去學做生意去了?!?/p>
“呵呵,是被我?guī)牧??!?/p>
杜紅英笑著承認是自己帶壞了他們,是自己的責任。
“不怪你,你沒讓他們做生意之前,他們就不愿意去學鐵匠,說現(xiàn)在沒人打鐵了,還學這門手藝得餓死?!标惔夯〒u了搖頭:“有一門手藝哪能餓死啊,只有手藝不精才會挨餓的。他們是怕苦怕累?!?/p>
打鐵那可不是一門輕松的技術(shù)活。
那得有一身的力氣,還得耐得住高溫,特別是夏天在火爐邊燒鐵,那家伙,人都能融化了。
“陳飛他們不愿意學,你舅舅他們也就不勉強?!标惔夯ê苁沁z憾:“真的是一輩不如一輩呢,冬梅,你可能都不知道,我們老陳家祖上還為皇宮里的貴人表演過打鐵花呢。”
“我不知道,沒聽說過?!?/p>
“你還小,爺爺走的那年你也才四歲,自然是記不得。”陳春花道:“爺爺說是他爺爺那一代人表演的,說他們有兄弟八人,個個人高馬大的,祖?zhèn)鞯拇蜩F手藝,也會打鐵花,每年過年的時候就表演這個節(jié)目,然后被縣太爺看中了就推薦給宮里,第二年就被縣太爺送他們八兄弟去京城為皇帝表演了,還得了賞賜?!?/p>
“冬梅,你不知道祖上曾爺爺那棺墳以前還有帽冠,是因為去表演了皇上賞了一個什么官,死后立了碑才有帽冠……”
杜紅英聽了都覺得了不起,往祖上挖呀挖,還能挖出這么精彩的故事。
只是那個帽冠是怎么回事兒。
經(jīng)博物館的專業(yè)老師解釋,杜紅英才知道大姨口中的那個帽冠就是碑上的官帽。
這種官帽也是一種裝飾,有平頂帽和斗篷帽之分,都是其后人根據(jù)自己家庭財力和喜愛做的墓碑的裝飾而已,用以彰顯墓主的社會地位和身份。
老陳家估計在那個朝代確實發(fā)達了,然后才有了余錢搞這些,后代子孫一代代的就以引為榮了。
杜紅英也沒有去給大姨解釋,讓她繼續(xù)驕傲吧,畢竟這么聽來老陳家的祖上確實比老杜家的強很多。
因為冬梅娘給她說過,老杜家可憐得很,祖上一直都是佃農(nóng)。
湖廣填四川那會兒,杜家老祖用籮筐挑了一雙兒子一路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走了幾個月的路才在這兒落腳的。
原本是兩個兒子的,結(jié)果有一個還沒養(yǎng)大就沒了。
老杜家就這么一根獨苗苗傳到了杜天全這一代。
“那會兒,生了你你奶奶也沒嫌棄,只說先開花后結(jié)果,讓我能生就多生幾個?!?/p>
“第二個生下來是個沒氣了,你奶奶偷偷抹了好久的眼淚,直到看我又懷上了才開心起來?!标惗穼Χ偶t英道:“你奶奶那個人啊,心慈得很。后來生了紅兵,她歡喜得不得了?!?/p>
“生紅衛(wèi)時你奶奶都重病了,知道又添了一個小孫子,自己吃的那一口都不吃,非說吃不下,非要留給我吃,說她吃了是浪費,我吃了還能給孩子喂奶。”
“那個年代窮得很,大家都餓著肚子呢?!?/p>
說起以前,幾個老人又是一個長長的回憶篇。
杜紅英覺得田老師寫書的素材用不完,根本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