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在郭副部長一番連珠炮似的話語下,李為民臉色變了幾變,最終緩緩點了點頭。
他不再糾纏于“規(guī)范”和“流程”,轉而開始詢問一些技術細節(jié),語氣也平和了許多。
在場的人精們都看得出來,李司長心里憋著一股氣。
他原本是來“糾偏”的,怎么事到臨頭,突然殺出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郭副部長?
而且三機部作為研究航空科技的重要部委,地位特殊,還真就擁有“特事特辦”的權限和傳統(tǒng)……
可是,他們的研究項目怎么變成給三機部生產產品的?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
他確實不知道,因為是郭副部長剛才決定的!
——
送走了兩位領導,車間里頓時爆發(fā)出壓抑已久的歡呼聲。
王新軍抹了一把額頭的汗,重重一拳捶在趙振國肩膀上,臉上又是興奮又是后怕:
“好家伙!振國!你可真行!什么時候不聲不響把郭副部長這尊大佛給搬來了?差點把我心臟病嚇出來!你小子,有這后手也不提前通個氣,讓我白擔驚受怕這么久!”
趙振國被捶得齜牙咧嘴,卻也是一臉茫然和驚喜交織,他連忙擺手:
“新軍哥,天地良心!郭副部長今天來,我是真的一點都不知道!”
“你真不知道?不是你說有救兵的?”王新軍看趙振國表情不似作偽,也愣住了,感情振國之前說有救兵,只是為了安他的心?
“那郭副部長怎么說他老師告訴他的?還點名是咱們廠搞出了好東西?”
兩人面面相覷,都在努力回想這“天降神兵”究竟是從何而來。
趙振國腦中靈光一閃,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哎呀!我知道了!肯定是吳老教授!是吳老教授幫的忙!”
“吳老教授?”王新軍也想起來了。
“對!”趙振國越想越清晰,語氣激動起來,“應教授不是帶了他一位姓吳的老朋友來幫忙做樣機的應力分析和驗算嗎?
那位吳老教授,我印象很深,對咱們這個‘土辦法’改造的機器特別感興趣,連著來了好幾天,問得特別仔細,還直夸咱們思路巧!
肯定是吳老教授!他看到了咱們的難處,也看到了咱們搞出來的成果,回去后,跟自己的學生閑聊時說起過這件事,而吳老教授的得意門生,就是郭副部長?。 ?/p>
這么一捋,線索就完全對上了。
“原來是這么回事!”王新軍恍然大悟,感慨地搖搖頭,“真是……真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p>
——
事情塵埃落定,材料在郭副部長的親自過問下以驚人的速度調撥到位,新生產線的建設終于步入正軌。
趙振國一直惦記著那份雪中送炭的恩情,特意托人弄來兩罐上好的龍井茶,又讓嬸子精心準備了一些綠豆糕、芝麻卷糕,拎了兩瓶酒,選了個周末的下午,登門拜訪吳老教授。
吳老教授家里陳設簡單,最多的就是滿架滿桌的書籍和圖紙。
老人精神矍鑠,看到趙振國來了,很是高興,但看到他手里提的東西,立刻板起臉:
“小趙,你這是干什么?來就來了,帶這些東西,像什么話!”
趙振國連忙解釋:“吳老,您千萬別誤會!不是什么貴重東西,就是點茶葉和自家做的吃食,是我們全家,還有我們項目組全體同志的一點心意!要不是您關鍵時刻幫了我們一把,我們那個項目真就懸了!”
吳老教授這才臉色稍霽,示意趙振國坐下,給他倒了杯水。
老人呵呵笑了起來,眼神里帶著幾分回憶和調侃:
“小趙啊,你真要謝,可不能光謝我。你得去謝謝老應,那個應老頭兒!”
他指了指窗外,仿佛能看到老友的身影:
“你是不知道,當初要不是他,堵在我家門口,在我耳朵邊上念叨,說有個叫趙振國的年輕人,多么肯鉆研,多么有股子闖勁,說你們那個項目思路多么巧妙,對國家多么有意義……把我這耳朵都快磨出繭子嘍!我要是不答應去看看,他那個老不羞,怕是要在我家打地鋪了!”
趙振國這才知道背后還有這么一段故事。
吳老教授呷了口茶,繼續(xù)笑道:“而且啊,這個老應頭,在鄉(xiāng)下呆了幾年,回來之后,那心眼子變得跟蜂窩煤似的,全是眼兒!
他讓我給小郭打電話通風報信,還特意囑咐我,不能明說,就裝作無意間提起,說發(fā)現(xiàn)了個有意思的東西,夸你們幾句,吊吊那小子的胃口。
他說小郭那個人,越是這么‘無意’中透露點好東西,勾起他的好奇心來,他反而來得快,勁頭也足!哈哈,果然被他算準了!”
老人說得繪聲繪色,趙振國聽得又是感動又是好笑。
他能想象出應教授為了幫他,是如何“算計”自己的老朋友,這其中蘊含的,是長輩對晚輩的愛護,更是老一輩知識分子對技術進步的殷切期盼。
“吳老,應教授的恩情,我銘記在心。但您要是不去廠里幫我們驗算,不給我們吃定心丸,不打那個電話,我們再好的東西,也可能被埋沒了。所以,您這份情,我們無論如何都得謝!”趙振國再次鄭重地說。
吳老教授收斂了笑容,神情變得嚴肅而真誠,“小趙,真的不用這樣。我們這些老家伙,幫這點忙,不算什么。說到底,還是你們自己爭氣!”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趙振國:“你們在那種條件下,沒有等靠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用智慧和雙手去解決問題,并且真的做出了成績,拿出了實實在在的東西!這才是最難得的!我們幫你們,不是因為私交,而是因為你們做的事,值得幫!”
老人頓了頓,語重心長地說:“記住,小趙,打鐵還需自身硬。以后的路還長,還會遇到各種困難,但只要保持這股勁兒,做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就不怕沒人認可!”
從吳老教授家出來,趙振國找了個僻靜的拐角,確認四周無人,從空間里取出了兩瓶酒,腳步輕快地朝著應教授家所在的另一片家屬區(qū)走去。
可離應教授家還有一段距離,他就察覺到了不對勁,隱隱傳來喧嘩聲,遠遠就能看到門口影影綽綽圍了一群人,氣氛顯得亂糟糟的。
趙振國加快腳步,幾乎是小跑著靠近。
只見單元門口圍著十幾號人,有男有女,一個個情緒激動,七嘴八舌地吵嚷著。
而被他們圍在中間,面色蒼白卻竭力保持著鎮(zhèn)靜的,正是應教授夫妻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