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定重新戴上老花鏡,沒有說話,只是用眼神示意他們坐下,自己則翻開了計劃書的封面。
書房里頓時安靜下來,只剩下老人翻閱紙張的沙沙聲,以及窗外愈發(fā)聒噪的蟬鳴。
趙振國和王新軍坐在對面的硬木沙發(fā)上,腰桿挺得筆直,手心微微沁出汗,目光緊隨著老爺子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
他們看到老爺子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略微舒展,手指偶爾在某一頁上停留、輕輕敲擊,看到他在看到那份由坦克模型“啟發(fā)”繪制的激光測距儀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構想示意圖時,目光明顯停留了更長時間,眼神銳利。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份沉默的審閱比任何疾風驟雨般的質問都更讓人感到壓力。
終于,王老爺子翻過了最后一頁,他緩緩合上計劃書,摘下了老花鏡,身體向后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用手指輕輕揉捏著鼻梁。
趙振國和王新軍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連呼吸都放輕了。
幾秒鐘后,王老爺子睜開眼,目光先落在王新軍身上,語氣平穩(wěn)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思路是清晰的,方向是對的。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道理我們比誰都懂。光是敢想還不夠,關鍵要能干成?!?/p>
然后,他轉向趙振國,眼神中多了幾分探究和審視:
“振國,報告里關于借鑒外部技術可能性的那部分,寫得比較含蓄。你給我交個底,通過你提到的那位‘愛國人士’的渠道,接觸到核心技術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們需要評估風險和回報。”
“而且振國,你這個想法,聽起來有一定道理。但是,你怎么能確定,這些常年在海外、習慣在商言商的所謂‘愛國商人’,就一定會冒著眼皮子底下的風險,真心實意地幫我們這個忙?要知道,他們面對的,可能是來自西方政府和‘巴統(tǒng)’組織的巨大壓力。僅僅靠‘愛國’這兩個字,夠嗎?”
面對王老爺子直指核心的提問,趙振國并沒有慌張,他早已思考過這個問題。
“王老,我認為,僅僅靠愛國情懷,可能不夠持久,也不夠穩(wěn)固。要讓他們真正愿意并且持續(xù)地幫忙,關鍵還在于‘利益’二字?!?/p>
“哦?利益?”王老爺子身體微微前傾,眼中閃過一絲真正感興趣的光芒,這與他平時聽到的空泛口號截然不同,“那你仔細說說,這個‘利益’,怎么講?”
“是!”趙振國組織了一下語言,清晰地說道:
“王老,我認為這個‘利益’,是雙向的,是符合國家開放搞活大方向的,并非簡單的金錢交易?!?/p>
“其一,是市場準入和長期合作的利益。”
趙振國伸出第一根手指,“我們現在重點是解決國防急需,但國家建設百業(yè)待興,未來在民用領域,比如重型機械、精密儀器、汽車制造甚至未來的能源開發(fā),對高性能特種鋼材、先進加工設備的需求將是海量的。這是一個西方企業(yè)都垂涎欲滴的、潛在的巨大市場?!?/p>
他頓了頓,繼續(xù)解釋:“我們可以通過周爵士,向那些有技術、有遠見的海外華商乃至與他們有聯系的外國公司,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誰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以某種‘合規(guī)’的方式(比如技術咨詢、設備升級、人才培養(yǎng)),給予了我們力所能及的、真誠的幫助,誰就將在國家未來的經濟建設和市場開放中,占據有利的合作位置,獲得優(yōu)先的考量。
“這不是承諾,而是一種基于互信和長遠眼光的戰(zhàn)略預期。對于商人而言,尤其是精明的華商,他們看得懂這背后的巨大商業(yè)潛力。這比一次性付給他們一筆高昂的、風險極大的‘信息費’,要有吸引力得多,也更可持續(xù)。”
“其二,是技術轉化和共同發(fā)展的利益?!?/p>
趙振國伸出第二根手指,“我們并非一味索取。在某些我們自身有積累的領域,或者在未來,我們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之后,也可能產生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技術。屆時,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商業(yè)途徑,與這些早期的‘合作伙伴’共享發(fā)展成果。這是一種著眼于未來的、互利共贏的模式。”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是‘名’與‘實’結合的利益。”
趙振國的語氣帶著一種深切的認同感,“對于周爵士這樣的老一輩愛國華僑,‘愛國’本身就是他們最高的精神利益和人生價值所在。他們渴望看到祖國強大。如果我們能讓他們清晰地看到,他們的幫助,如何具體地轉化為國家實力的提升(比如我們坦克炮管的進步),并且國家以適當的方式(不一定是公開的)銘記和認可他們的貢獻,那么,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感和榮譽感,對他們而言,是無價的。這‘名’與商業(yè)上的‘實’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最牢固的合作紐帶。”
趙振國最后總結道:“所以,王老,我認為,我們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對方的無償奉獻上,而是要設計一種符合經濟規(guī)律、兼顧雙方長遠利益、并能將其愛國情懷具象化和升華的合作模式。這樣,他們幫忙,才幫得安心,幫得持久,我們也才能更有效地借助這股力量。”
王老爺子聽完趙振國這番條分縷析、既務實又充滿戰(zhàn)略眼光的闡述,久久沒有說話。
他重新戴上老花鏡,目光再次掃過計劃書上那些關于“外部借鑒”的謹慎措辭,仿佛要透過文字,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年輕人。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種復雜的感慨和一絲贊許:
“看來,讓你去小本、去港島,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去得非常值,你學會了從更宏觀、更實際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妗阏f得對,有時候,坦蕩地談利益,比空喊口號,更能成事,也更可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