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獨自離開老街,雖說沒有去過福祿街,但還是沒有走錯路,畢竟這條街可是小鎮(zhèn)里修繕的最好的一條了。
兩側皆是高大院墻,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擺放著兩尊石獅子,朱紅色的大門上,張貼有彩繪門神,一文一武。
這是小鎮(zhèn)的習俗,非??粗?,哪怕泥瓶巷那邊的窮苦人家,大門上都有文武門神。
事實上,驪珠洞天所屬大酈王朝,哪怕與外界隔絕,在風俗人情上面都差不太多。
這兩尊門神,就是大酈如今兩個上柱國姓氏的祖先,左邊那位,叫曹沆,右手這尊,名袁瀣。
寧遠很快來到一座高大府邸前,除了石獅子之外,還有一架登聞鼓。
不用說,這里就是那座督造署了。
小鎮(zhèn)上自古就沒有衙門一說,大酈派來的官員,主要職責是監(jiān)造獻陵祭器,其他小鎮(zhèn)事務,是順帶的。
督造署門口有兩名衙役當值,在見到寧遠的時候,兩人都不動聲色的緊了緊腰間的長刀。
青衫背劍,指不定是來作妖的,小鎮(zhèn)這一個多月來發(fā)生的大事,可不算少。
寧遠看了幾眼,沒有選擇進去找那劉灞橋,如今的他,做這些事已經沒了意義。
不過很快里頭就有十幾人依次走出,行色匆匆的去往老街方向,其中不見劉灞橋,卻有那位崔明皇。
在見到青衫劍修的時候,這位觀湖書院的君子皺了皺眉,但馬上又恢復神色,與寧遠抱了抱拳,算是打了招呼。
寧遠只是微微點頭,兩人沒有過多交集,擦肩而過。
他正要繼續(xù)行走,身后傳來撲通一聲。
寧遠還沒轉過頭,一根槐枝就滾到了他的腳下。
槐枝有大腿粗細,等人高,不偏不倚躺在他的腳下,寧遠視線上移,就見一個小女孩剛從地上爬起,捂著鼻子疼的只哈氣。
小女孩穿著大紅棉襖,估計摔得不輕,除了鼻子之外,右邊小臉蛋上還擦破了皮,只是即使如此,她也不曾哭出來。
寧遠看向她,輕聲問道:“疼不疼?”
小女孩這才發(fā)現有個大哥哥看著她,她瞥了一眼寧遠后,趕忙胡亂抹了把臉。
她沒有說自已疼不疼,小女孩小心翼翼的走到寧遠身前,盯著自已那根槐枝。
她脆生生道:“這根木頭,是我的?!?/p>
剛剛雖然摔倒了,可自已明明摟的很緊,怎么跑到別人腳下去了?
隨后在小姑娘眼里,那人一只手掌從衣袖中探出,也不見有多余動作,腳下槐枝就到了他手里。
小姑娘那一雙秋水眼眸眨了眨,“你是神仙嗎?”
“我只是半個神仙?!睂庍h笑了笑,又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雖然他已經知道眼前的小女孩是誰,但還是問了出來。
紅棉襖小姑娘摸了摸腦袋,思考了好一會兒,方才怯生生介紹自已。
“我……我叫李寶瓶?!?/p>
果然,寧遠嘆息一聲,然后走到她面前,將手上槐枝遞給她,“扛著這么大一根木頭,就不要跑那么快了,回去后先讓家里人給你擦點傷藥,好的更快?!?/p>
小姑娘一把抱住,笑的合不攏嘴,就像是失而復得一般,她將槐枝重新扛在肩上,這才抬起頭,看向寧遠。
她正要開口,又抽了抽鼻子,好像想到了什么,連忙又把槐枝往地上一放。
小姑娘正兒八經的朝寧遠作揖行禮。
先生教過她禮數,她也都記在心上。
寧遠趕忙回了一禮,一大一小,互相作揖。
“疼不疼?”寧遠又問了一句。
這回小姑娘沒有猶豫,使勁點頭道:“疼死了,但不是摔的,早知道我就挑一根小點兒的了,我現在肩膀上,火辣辣的?!?/p>
“老槐樹那邊好多人都在搶,去晚了就沒有了,我不知道我去第二趟還有沒有,所以就挑了一根大的?!?/p>
小姑娘說這話的時候,萬分懊惱,寧遠看的一陣好笑,鬼使神差的,少年伸手按在了她的腦袋上。
也不知道,老龍城那個丫頭,有沒有認真讀書。
走的時候,那丫頭與自已說過,等她認得字兒多了,就給老爺寫信。
李寶瓶仰起紅撲撲的小臉,心想這人好生奇怪。
寧遠笑問道:“想不想多跑幾趟,多扛幾根槐枝回去?”
“我是神仙的身份,既然被你發(fā)現了,說明就是一樁善緣,我可以幫你這個忙?!?/p>
小姑娘眼珠子轉了轉,默默權衡利弊,在此期間她一直觀察著寧遠,雖然看不出什么,但還是想多抱幾根槐枝回家,于是點了點頭。
“書上說,無功不受祿,你是不是要我做什么?”
寧遠按在她腦袋上的手改為并攏雙指,貼著她的肩頭輕輕一劃,“我不用你為我做什么,真要我說一個的話……”
“明天你去學塾的時候,就仔細聽齊先生念書,可以的話,下了課與自已先生多說幾句話?!?/p>
小姑娘眨了眨眼,“你是齊先生的朋友?”
寧遠啞然失笑,“算是吧,只是我認識齊先生的時候,已經過了讀書的年紀?!?/p>
李寶瓶搖頭似撥浪鼓,老神在在的說道:“但是先生說,任何時候念書,都不晚?!?/p>
寧遠沒有再說什么,手掌離開她的肩頭,轉身走了。
很快李寶瓶就再次扛起槐枝,這粗大的枝干怎么看,都與小小的她過于違和。
她突然發(fā)現槐枝輕了許多,就像自已那只讀書的書袋子一樣,而且原本肩頭上的火辣痛感也消失了。
原來那人沒有騙人,他真的是神仙。
紅棉襖小姑娘撒丫子狂奔,很快越過那個年輕神仙,照這個速度,在天黑之前估計都能多跑三四趟。
寧遠很快又再次見到李寶瓶,小姑娘從李家大宅火急火燎的跑了出來。
見到這個年輕神仙的時候,李寶瓶奔跑途中猛然打住,規(guī)規(guī)矩矩行禮,然后一句話沒說,又飛奔離去。
李家大門旁生長有一棵槐樹,枝繁葉茂,據說與老街那棵是一脈相承,被稱作子孫槐。
只是如今老槐已死,這棵子孫槐依舊生機勃勃,老干虬枝。
一襲青衫背劍男子,站在李家大門前。
有門神顯化真身,一文一武,阻攔道路。
“放肆!”
“哪里來的野修,速速離去!”
兩尊門神好似怒目金剛,聲音威嚴渾厚,如天雷在耳畔炸響。
青衫劍修不為所動,身后長劍一聲嘹亮劍鳴后,自主出鞘又歸鞘。
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
可一個眨眼間,兩尊幻化的門神一分為二。
連帶著李家大門上的門神彩繪,也變?yōu)楹诎字?,再無一絲光彩。
到底是彩繪門神,比不得真正的大酈上柱國兩位祖先,道行低的可憐。
有一聲嘆息傳來,寧遠抬眼望去,李家大門處,正站著一位年輕書生。
豐神俊朗,白衣束簪,一身的書卷氣。
當真是恍若神人。
書生輕聲問道:“兄臺為何出劍?”
寧遠卻沒有回他這個問題,反問道:“若是沒有外人干預,就你我二人的情況下,我如今的實力,能否殺你?”
書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能?!?/p>
寧遠再問,“你愿赴死?”
年輕人搖搖頭,“要做之事還有很多,自然不愿赴死?!?/p>
寧遠哈哈笑道:“也對,算是我說了一句廢話。”
“你要是愿意赴死,就不會讓李寶瓶的那根槐枝滾到我腳邊了?!?/p>
說完,寧遠大踏步離去。
很快少年又轉過身,看向那個目送他離去的書生。
青衫劍修摘下帶鞘長劍,一指按住劍柄。
學塾道場,道士陸沉眼皮子狂跳,一步之間跨入大天地,站在李希圣身旁。
寧遠看向這個突然出現的道士,笑的肆意張狂,“陸沉,原來你也會急啊?!?/p>
年輕道士難得露出一張難看的臉,少年笑的眼淚都要出來了。
繼陸沉之后,又有一人現身此地。
齊先生手掌按在寧遠肩頭,嗓音溫和道:“來了。”
陸沉登時正襟危坐,如臨大敵!
先生話音剛落,青衫劍客握住劍柄,猛然拔劍寸余。
下一刻,劍光一閃,子孫槐攔腰而斷。
一劍過后,寧遠便不再出劍,朝著陸沉微笑道:“來而不往非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