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yuǎn)再回到屋子時,小妹就坐在桌前的長椅上。
桌面擱放著寧遠(yuǎn)的劍匣,寧姚手肘抵在上面,單手托腮。
“哥,事情辦完了?”
少女剛說完,又立馬回過神,起身之后三步并作兩步湊到兄長面前,目不轉(zhuǎn)睛。
寧姚一臉驚喜,“哥,你的白發(fā)?!”
寧遠(yuǎn)點點頭,“那位齊先生的手筆?!?/p>
看著眼前的小妹,寧遠(yuǎn)神色恍惚,隨后不等寧姚說話,他就一把拉住她,一同坐在長椅上。
他將手掌貼住小妹的額頭,一番心神感應(yīng)后,方才問道:“小姚,暫時壓制住它了?”
寧遠(yuǎn)說這話的時候,心口些許疼痛。
做哥哥的,遇到了事,居然要妹妹幫忙。
太不應(yīng)該了。
也就是小姚的劍心足夠純粹,不然借劍遠(yuǎn)赴倒懸山的那天,估計就會被天真劍靈攻占神魂,成為仙劍劍侍。
哪怕哥哥臉上平靜,但寧姚還是第一時間察覺到了那一絲愧疚,她仰起臉,竭力擺出一副開心的神色。
“哥,我沒事的?!?/p>
“我可是寧姚啊!劍氣長城最厲害的年輕劍修!”
說完,她又雙臂環(huán)胸,笑道:“哪怕是老哥,也在我之下!”
貼住額頭的手掌轉(zhuǎn)而向上,寧遠(yuǎn)搭在小妹腦袋上揉了揉。
他忽然嚴(yán)肅開口,“心神放松,將心相天地完全打開,此事不能再拖了?!?/p>
寧姚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乖乖照做。
因為眼前之人,是天底下最能讓她信任之人。
眼見小妹閉目,寧遠(yuǎn)當(dāng)即神念一動,眉心開合之間,飛劍逆流扶搖直上,穩(wěn)穩(wěn)懸停院子上空。
小天地起,隔絕外界。
與此同時,快要離開泥瓶巷的齊靜春,忽然原地站立,扭頭看向身后。
少女稚圭怯生生的站在一旁,不作言語。
如今挨了打,她貌似也學(xué)乖了點。
齊靜春忽然大袖一招,手掌平攤,掌心中顯現(xiàn)一個極小的文字,金光一閃,落入那座小天地。
院內(nèi),寧遠(yuǎn)心有所感,抬頭望天。
一方靜字印,庇護小天地。
沒有多作猶豫,寧遠(yuǎn)緊跟著也是閉目,兄妹兩人相對而坐,心神相通。
只一瞬,寧遠(yuǎn)的心神化為芥子,進入小妹的心相天地。
“心相天地”,也可以說是體內(nèi)小洞天,是一位修士的道化之所。
當(dāng)練氣士躋身上五境開始,就初步接觸到這個層面,體內(nèi)演化出一座心相空間,心境如何,心相天地就是何種場景。
而一旦躋身飛升境巔峰,體內(nèi)的心相空間將會拔高瘋漲到極限,妙用無窮,最基本的用處,就是這座人身小天地,能源源不斷的為修士輸送真氣。
若是還想更進一步,抵達那失傳二境的合道境,就必須激流勇進,以自身小天地?zé)捇饨绱筇斓?,從而合道自身,破境在即?/p>
合道分化三條登天路,天時、地利還有人和。
其一的天時,類似于那位陰陽家鄒子,合道陰陽五行,就是走的這個路子,避開禮圣的規(guī)矩法度,別開生面躋身十四境。
其二的地利,這就很好理解了,顧名思義,就是直接煉化山川河流,合道一洲之地。
類似那位文廟至高老夫子,還有道祖佛祖,都是合道所處的整座天下。
最后的人和,則是劍修最喜的合道方式,以自身純粹劍心合道,完美契合已身,殺力相對來說也是三條道路里最高的。
中土神洲就有一位讀書人,手持太白仙劍,合道心中詩篇,雖然他不是劍修,但殺力依舊極大,隨手一劍就能破開黃河洞天。
當(dāng)然,這些還太遙遠(yuǎn),對寧遠(yuǎn)是,對寧姚也是。
這心相天地,寧遠(yuǎn)如今是沒有的,小姚能早早開辟出來,也是因為仙劍的緣故。
只是她的心相還很小,寧遠(yuǎn)的心神芥子進入其中后,抬眼望去,不過方圓百丈。
而這百丈空間,卻是兩人最熟悉的地方。
寧府。
幾間屋子,一片空地,一座斬龍崖壁。
一如昔年,兄妹倆在此處練劍。
寧遠(yuǎn)心神化作人形,一步步走去。
早年兄妹倆剛開始練劍的時候,其實他的實力增長速度,并不比小姚慢。
妹妹第一次抱起娘親那把茱萸劍的那天,仙劍認(rèn)主。
那時候自已作為哥哥,其實很不服氣,所以拼了命的練劍練劍,甚至讓爹娘見了都心疼的地步。
小孩子嘛,都有不服輸?shù)男臍?,哪怕對方是自已的親妹妹,也是一樣,正常不過。
但哪怕如此,依舊最多在跟小姚切磋的時候,打個平手罷了。
只要稍稍懈怠,就會被小妹甩下。
但這種打成平手的日子,也沒有持續(xù)幾個月,寧姚的天資太恐怖了。
他曾經(jīng)一度氣餒,甚至是怨天尤人。
為什么都是爹娘的孩子,差距卻如此巨大?
畢竟自已是個男孩,小妹是女孩,實力遠(yuǎn)不如自已妹妹,不少同齡人都會笑話他。
有一回,寧遠(yuǎn)又一次被妹妹打趴下,心中郁結(jié)的他,頭一次沒有繼續(xù)練劍,反而離開家,去了最近的一座酒肆。
云姑的酒肆。
記憶里的那個時候,好像云姑臉上的劍傷,還沒有那么多吧?
貌似就連缺失的那只左耳,都還在。
那天的六歲小男孩,第一次從兜里掏錢買酒,就坐在路邊,一口接一口。
小男孩頭一回覺得酒水的滋味不錯,越喝越停不下來,哪怕都去街角處尿了好幾次,走路都搖搖晃晃的,還是一個勁的喝酒。
云姑還勸過他,抱著他問他是不是有心事,男孩不語,掙脫云姑懷抱,拎著最后一壺酒跌跌撞撞離去。
又找了個沒人的巷弄喝了起來。
直到有個邋遢漢子出現(xiàn)在他身旁,搶了他的酒壺,一巴掌按在他腦袋上,笑罵一句。
“毛都沒長齊,就學(xué)人喝酒?”
當(dāng)時的小男孩抬頭看了他一眼,沒好氣道:“狗日的阿良,我喝不喝酒關(guān)你屁事啊!”
“我的酒是我自已掏錢買的,我可不像你,你進了咱們劍氣長城的酒肆,路邊的一條狗看見了,都知道你肯定不會掏錢?!?/p>
原來在那個時候,阿良就已經(jīng)欠了一屁股酒錢了。
原來那個時候,他就有了個‘狗日的阿良’這個稱號了。
阿良聽完之后,不僅不生氣,還哈哈大笑,好像寧遠(yuǎn)不是在罵他,反而是在夸他一樣。
也就是在那天,阿良搶了男孩的酒,照例沒有給酒錢,卻跟他說了半天的話,教會了他第一個道理。
強者之所以是強者,是因為他的身后,站著一群弱者。
而弱者,也不一定就是弱者,天地廣闊且有限,但人卻是無限的。
阿良告訴他,“那可是你的妹妹,劍術(shù)不如她,又怎樣?”
“難道她見了你,就不用管你叫哥了?”
“哪怕她以后成了劍仙、大劍仙,甚至比那老大劍仙還要厲害,不還是你妹妹嗎?”
“你妹妹練劍極快,是好事,你身為兄長,更應(yīng)該護著她,哪怕你的實力,還比不過她?!?/p>
那天的傍晚,是阿良背著醉倒的男孩回家的。
喝的太多,寧遠(yuǎn)還吐了阿良一身,這件事也成了劍氣長城里的一個笑談。
說那狗日的阿良,辜負(fù)那么多癡情仙子,終于有人能治他了。
結(jié)果這事兒傳的多了,版本就多了,甚至有的老劍修喝高了,非說那寧家小子,不僅吐了阿良一身,還尿他身上了。
在之后,小寧遠(yuǎn)就繼續(xù)日復(fù)一日的練劍,每天都要與妹妹切磋一場,每次都被打趴下。
也就是因此,白嬤嬤給自家少爺縫的衣裳,最多。
沒辦法,都在切磋中被小姚戳爛了。
寧遠(yuǎn)走在妹妹的心相天地,卻好像看到了另一個自已,小時候的自已。
在那之后,同年年底,十三之爭開始了。
那時候兄妹倆還沒到中五境,沒資格去往城頭,兩兄妹那天練完了劍,還在討論爹娘會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劍斬大妖。
結(jié)果等白嬤嬤回來之后。
寧府的天,塌了。
小姚大哭一場,之后性子急轉(zhuǎn)直下,變得沉默不語,寧遠(yuǎn)開始拿錢天天喝酒,白嬤嬤不讓,他就偷偷喝。
兄妹倆每天練劍切磋,也是照舊,好像什么都沒變。
只是小姚出劍更兇,甚至有幾次僅憑木劍就劃破了哥哥的胸膛。
寧遠(yuǎn)也無所謂,他也不愿和妹妹說話。
兩個孩子,好像一瞬間就成為了大人。
一直到爹娘走后的第三年,寧姚率先躋身中五境,第一次出城殺妖。
相較于小妹,寧遠(yuǎn)這個天賦就顯得破破爛爛了,剛到下五境最后一個關(guān)隘罷了,去不了城頭。
結(jié)果小妹的第一次出城,就被納蘭爺爺背回了家。
聽說寧姚在戰(zhàn)場上兇性大發(fā),甚至不管不顧深入妖族大軍,不過半個時辰,真氣就已經(jīng)枯竭。
還好納蘭爺爺在一旁暗中護道,拼死將小姐帶了回來。
那天的小男孩坐在床前,看著沉睡的妹妹,握緊她的小手,說了許多的話。
小男孩發(fā)誓,如果要戰(zhàn)死,一定要死在妹妹前頭。
不然去了陰間冥府,不敢見爹娘。
也是那一天開始,小寧遠(yuǎn)練劍更狠,不到一個月,成功躋身中五境,得以登城頭殺妖。
他也很少再喝酒,要時刻保持清醒,守著自已的小妹。
雖然他還打不過自已妹妹。
之后的幾年里,兄妹倆也認(rèn)識了幾個朋友,幾人一起練劍,甚至還組合了一座劍陣,一起出城殺妖。
寧姚坐鎮(zhèn)中央,主殺力,陳三秋、疊嶂、董畫符、晏琢分散四方,負(fù)責(zé)以劍氣大肆斬妖。
陳三秋讀的書最多,也是他給劍陣取了個名字,四象天門劍陣。
有點中二,但那時候剛成為少年少女的幾人,都覺得很不錯。
寧遠(yuǎn)充當(dāng)開路先鋒,持劍站在小妹身前,掃蕩一切近身妖族。
因此受傷最多,也就是因為如此,他更加注重武道練拳,甚至白嬤嬤的碎玉拳法,他比寧姚都先一步抵達圓滿境界。
沒別的,就是為了能更抗揍一點。
小寧遠(yuǎn)抗的越多,小寧姚出劍就越快,殺得就越多。
心相天地,寧遠(yuǎn)走著,視線模糊之間,走過寧府各個屋子。
最后他走到斬龍崖壁前,這里有兩人相對盤坐。
妹妹寧姚,天真劍靈。
主仆之間,神魂廝殺。
寧姚勝,則天真徹底成為其佩劍,劍靈勝,反仆為主,小妹永遠(yuǎn)成為其劍侍。
但兄長豈會讓此事發(fā)生?
一襲青衫彎下腰,兩手輕擁自家小妹,將其抱離。
隨后兄長落座,直面仙劍劍靈。
少年朝那劍靈輕笑一聲。
“來,與我問劍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