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隊短小精悍,只有三輛車。
一輛吉斯118,一輛軍用吉普,還有一輛物資補給車。
分隊成員也都是精英,張震帶隊,齊老、柳教授加上柳沁雅三位專家,還有上官野和了塵兩位高手,最后是三名最忠實的螺絲國特種部隊退役的司機。
他們裝備精良,物資充沛,手中還有起輦谷的確切位置,完全可以找到并且發(fā)掘成吉思汗墓。
另外張震也通過衛(wèi)星電話,聯(lián)系了國內(nèi),讓那邊再派一只小隊從內(nèi)蒙過境接應(yīng),這樣就能做到萬無一失。
跋山涉水遠(yuǎn)行上千公里,終于分隊來到了大戈壁的邊緣地區(qū)。
放眼望去,廣袤無垠的戈壁灘像是一片凝固的石海,粗糲的礫石在驕陽下泛著冷峻的光,目力所及之處,地勢平緩卻又暗藏起伏,一道道被風(fēng)蝕出的淺溝,像是歲月鐫刻的紋路,向遠(yuǎn)方蔓延。
這里氣候干燥,天空湛藍(lán)得近乎純粹,不見一絲云彩的遮擋,日光毫無保留地傾灑而下,炙烤著大地,空氣里彌漫著燥熱與荒蕪的氣息。
戈壁邊緣,偶有幾叢稀疏的灌木頑強地扎根生長,葉片上蒙著一層厚厚的沙塵,那是與風(fēng)沙常年抗?fàn)幜粝碌暮圹E。
紅砂、珍珠豬毛菜等旱生植物,身形矮小卻有著極為發(fā)達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汲取著那微薄的水分。
偶爾能瞧見幾只蜥蜴,在礫石間靈活穿梭,它們的體表與戈壁的顏色相近,稍不留意便會隱匿于環(huán)境之中,這是戈壁動物獨有的生存智慧。
遠(yuǎn)處,有牧人趕著羊群緩緩前行,羊群像是流動的白云,點綴在這單調(diào)的戈壁畫卷里。
牧人們裹著厚實的長袍,頭戴氈帽,即便相隔甚遠(yuǎn),也能感受到他們身上那股歷經(jīng)風(fēng)沙打磨的堅韌。
他們的身影與這片戈壁融為一體,仿佛是從古至今就一直延續(xù)著這樣的游牧生活。
沿著蜿蜒的小道前行,一座毗鄰戈壁的小村鎮(zhèn)映入眼簾。
小分隊的武器彈藥油料藥品倒還充足,只是食物和飲水不多了。
上官野提議在這個小村鎮(zhèn)補充一些給養(yǎng),順便招募一兩名當(dāng)?shù)厝俗鳛橄驅(qū)В€可以買一些這里的牲口馱物資。
張震明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即將進入戈壁灘,也必須將吃喝預(yù)備好,要不然在茫茫戈壁里面除了沙子就是石頭,還真難找到吃喝。
于是他立刻就同意了這個建議,讓上官野自行安排。
村鎮(zhèn)規(guī)模不大,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大多是用石塊和木頭搭建而成,屋頂鋪著茅草,質(zhì)樸而簡陋。
村口有幾個孩子在玩耍,見到車隊駛來,紛紛停下手中動作,睜著好奇的眼睛張望著。
上官野一行人將車停在村鎮(zhèn)中央的空地上。
此時,村民們陸陸續(xù)續(xù)從家中走出,他們的眼神里既有對外來人的好奇,又帶著一絲戒備。
村長是個身形魁梧的中年漢子,滿臉的風(fēng)霜見證著歲月的磨礪,他走上前來,用不太流利的俄語與張震的司機米爾交流著。
張震表明了車隊需要在此補給的來意,并且答應(yīng)可以用彈藥和藥品換,村長微微點頭,隨后用蒙語大聲吆喝了幾句。
不一會兒,村民們便忙碌起來,有的回家拿來了清水,裝在破舊的水桶里;有的牽來了自家的駱駝,駝背上馱著裝滿草料的麻袋,準(zhǔn)備供給車隊的車輛和牲畜。
還有婦女們從家中端出了奶制品,一塊塊色澤微黃的奶酪,散發(fā)著獨特的奶香,放在簡易的木盤里遞向車隊眾人。
在村鎮(zhèn)的集市上,擺放著各種貨物。
有手工編織的毛毯,色彩斑斕,圖案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fēng)情;還有用獸皮制作的皮具,結(jié)實耐用。
張震安排隊員們?nèi)ゲ少徫镔Y,同時也與村民們交流起來,試圖從他們口中獲取一些關(guān)于起輦谷的線索。
然而,當(dāng)提及起輦谷時,村民們的神色變得有些凝重,紛紛搖頭,言語間透露出一絲敬畏,仿佛那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張震指尖的煙蒂簌簌落灰,像一截被風(fēng)干的往事。
他望著村民們四散的背影,靴底碾過沙礫的聲響在空蕩的村道上格外清晰,仿佛誰在戈壁畫布上拉響了破鑼。
方才還像圍爐烤火般相談甚歡的村民們,此刻如被狂風(fēng)撕扯的沙蓬,連拴在木樁上的駱駝都垂下長睫——當(dāng)他提出用高價聘請向?qū)钊敫瓯跁r,那些剛剛還掛著笑容的面孔瞬間凝霜。
他們搖頭的動作里透著近乎敬畏的惶恐,仿佛穿越戈壁的話題會驚醒沉睡的沙暴之神。
暮色如墨汁般浸染過來時,張震在土坯墻根找到了老村長。
老人正用指腹摩挲著鼻煙壺,銅壺表面的駝隊浮雕在殘陽下泛著幽光,像一幅被歲月揉皺的古畫。
他將一卷盧布塞進村長掌心,卻見紙幣如枯葉般被輕輕推回,指尖觸到老人掌心的老繭——那是無數(shù)次攥緊套馬桿磨出的鐵痂。
直到瞥見村長喉間那串嵌著戈壁玉的黃金項鏈,張震才突然想起什么,從貼身口袋里掏出一根足有百克重的自制小黃魚。
金條撞上掌心的剎那,老人渾濁的眼瞳突然點燃燭火。
足赤的金屬在夕陽下流淌著熔金般的光,恰好映出項鏈上每顆刻著半枚駝?wù)朴〉闹樽?,像被時光按下的暫停鍵。
\"三天前有個牧羊人逃回,說黑沙暴卷出了帶磁石的怪巖,跟鐵山似的锃亮,這是咱們的老祖宗說的詛咒,現(xiàn)在沒人敢去啊。\"
村長用蒙古刀挑起金條,刀刃如磨花的銅鏡,映出張震擰緊的眉峰,\"不過向?qū)Э梢哉摇呈髱汀陌蛨D,他爺爺是給蘇聯(lián)人牽駝隊的老把式,閉著眼都能摸透戈壁的脾氣。
這小子也不在乎什么詛咒!\"
就在這時,村口突然炸開一串急驟的駝鈴。
上官野帶著隊員們趕著十幾峰駱駝踏碎紫葡萄般的暮色走來,駝隊脖頸的銅鈴竟串著半片甲骨文殘片,每步搖晃都撞出不成調(diào)的《詩經(jīng)》韻律,像遠(yuǎn)古的詩人在風(fēng)沙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