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土龜打電話時,張震已經(jīng)換了件寬松的亞麻襯衫,卻仍在房間里來回踱步。
聽著她自信滿滿的承諾,有了信息處的信息支援路易斯,他徹底放心了。
撥通林詩瑤電話的瞬間,張震突然有些忐忑。
他捏著電話線靠在真皮沙發(fā)上,聽著等待音在寂靜中拉長。
“今天在江寧鎮(zhèn)遇到趙家兄妹,他們像是故意再制造事端接觸我。”
他故意說得隨意,卻不自覺摩挲著沙發(fā)扶手的牛皮紋路。
林詩瑤沉吟道,“他們一向精于算計,我估計是想在你身上賺點便宜吧,不過最后肯定是偷雞不成蝕把米?!?/p>
張震笑道,“我可沒那么厲害,興許還吃虧呢?!?/p>
林詩瑤冷哼一聲,“我看是你看上那個趙雪晴了,想給她機會!”
當林詩瑤略帶醋意的調(diào)侃傳來,他緊繃的肩膀終于放松,仿佛卸下了一層偽裝。
林詩瑤說道,“你都走了好久了,什么時候回來?”
張震沉吟道,“元旦前是懸了,今年春節(jié)我打算安排在辰龍島,到時候咱們就能團聚了!”
林詩瑤驚喜道,“那,你能和我家里人一起過年了!”
“等煙花在海上炸開,我?guī)闳タ凑嬲男枪??!?/p>
張震望著窗外紫金山的輪廓,想象著辰龍島除夕夜的場景。
海浪拍岸聲、林詩瑤的笑聲、年夜飯的香氣,這些畫面在腦海中交織,讓他冰冷的胸腔泛起暖意。
第二天一早眾人吃著早餐,齊老就提議先去古董市場逛逛,然后再去藍大拜訪一下,主要目的是給張震找水產(chǎn)專家。
一行人迎著初生的陽光來到了夫子廟。
晨光斜斜地灑在秦淮河上,泛起粼粼碎金。
八十年代末的夫子廟蒸騰著熱氣蘇醒,青石板路上還留著昨夜的濕潤,兩側(cè)店鋪正“吱呀”推開雕花木門。
掛著“古玩齋”“藏寶閣”招牌的鋪子前,銅鈴隨著穿堂風叮咚作響,店主們蹲在門檻上擦拭瓷器,空氣中飄散著檀木與霉味混雜的獨特氣息,更有陣陣食物的香氣勾人魂魄。
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挑著竹扁擔賣糖畫的老漢吆喝聲清亮,麥芽糖在小鍋里咕嘟冒泡,引得幾個扎羊角辮的孩子追著跑。
路邊擺地攤的小販掀開藍布,露出包漿溫潤的舊銅錢、缺了口的青花瓷碗,時不時有人蹲下用放大鏡仔細端詳,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老板,這枚袁大頭怎么賣?”
“您瞧這包漿、這品相,這轉(zhuǎn)光,沒八十下不來!”
“什么八十,你干嘛不去搶錢?”
爭論聲中夾雜著吳儂軟語,為老街添了幾分煙火氣。
轉(zhuǎn)角處,小籠包的蒸汽頂開竹制籠屜,老板掀開籠布的瞬間,白霧裹挾著鮮香撲面而來。
一個個小籠包褶子均勻,薄皮里透出粉嫩肉餡,輕輕咬開一個小口,滾燙的湯汁立刻涌出來,混著蟹黃的濃郁與鮮肉的鮮甜。
隔壁攤位的梅花糕剛出爐。
紅棗、果仁點綴在蓬松的糕體上,熱氣騰騰,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內(nèi)里軟糯香甜。
不遠處的鴨血粉絲湯攤位前,大鍋里的湯汁咕嘟作響,奶白色的高湯里浮沉著切成薄片的鴨血、鴨腸和油豆腐,撒上翠綠的蔥花和香菜,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鹽水鴨店鋪飄出陣陣咸香,鴨子表皮泛著油亮的光澤,切得薄厚均勻,肉質(zhì)緊實鮮嫩,咸淡適中,鮮香誘人。
炒涼粉的鐵鍋傳來“刺啦”聲響,澆上秘制醬料,撒上蔥花和花生米,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鉆。
張震一行剛走到文德橋邊,便被圍在橋頭的人群吸引。
只見一位穿中山裝的老者鋪開泛黃的字畫,正用帶著吳語口音的普通話介紹:“這是清代金陵八家的真跡!”
字畫邊緣微微卷起,墨跡卻依舊清晰,引來幾位戴著金絲眼鏡的文人模樣的人駐足。
河對岸,茶樓的評彈聲悠悠傳來,琵琶弦音與說書人的抑揚頓挫交織,順著河水飄進每個人的耳朵里。
此時,街邊突然傳來瓷器碎裂的脆響,緊接著是激烈的爭吵:“你這分明是贗品!”
“血口噴人!我家傳三代的寶貝......”
人群瞬間圍攏過去,吆喝聲、勸架聲、哄笑聲,將清晨的老街攪得愈發(fā)喧鬧。
齊老望著街邊蒸騰的小籠包熱氣,笑得眼角皺紋都擠成了花朵。
“瞧瞧這煙火氣,比拍賣會熱鬧多咯!張震,咱們是分頭淘寶,還是先去我藏在巷子里的老店?”
他故意晃了晃手中的檀木拐杖,杖頭的銅鈴叮當作響。
張震雙手抱臂,目光掃過不遠處爭吵的古玩攤:“一切聽老師安排!
不過您老要是怕我搶了您的寶貝,咱們分頭行動也成,我保證能摸著您老店的門檻。”
他的話惹得齊老仰頭大笑,驚飛了屋檐下啄食的麻雀。
“好!有志氣!”齊老用拐杖輕點青石板,“午前咱們在文德橋頭匯合,要是找不著,回京城可得罰你連干三碗二鍋頭!”
張震學著老人的模樣呲牙笑,余光瞥見小師妹正盯著街邊糖畫攤出神,發(fā)梢還沾著今早露水凝成的小水珠。
“要不叫小師妹陪著您?”張震剛開口,就被齊老擺手打斷。
老人轉(zhuǎn)身時,藏青長衫下擺掃過路邊的鴨血粉絲湯攤,驚起一片白霧:“你們年輕人逛去!記得嘗嘗蓮湖糕團店的赤豆元宵!”
目送齊老的背影消失在掛滿油紙傘的巷口,張震撓撓頭,轉(zhuǎn)頭看向始終低著頭的小師妹。
兩人踩著石板路上深淺不一的水洼,漫無目的地走著。直到爬上貢院街旁的一處閣樓,推開雕花木窗,整個夫子廟的盛景才豁然展開。
鱗次櫛比的飛檐翹角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秦淮河如絲帶般蜿蜒穿過。
北岸的古玩市場人聲鼎沸,錦旗幌子隨風招展,一些古董店的金字招牌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
南岸的美食街蒸騰著白茫茫的熱氣,鹽水鴨的咸香、梅花糕的甜膩、臭豆腐的獨特氣味交織成網(wǎng)。
文德橋上車水馬龍,橋下烏篷船緩緩劃過,船娘的吳歌與岸邊評彈聲此起彼伏。
遠處大成殿的琉璃瓦泛著金光,與街邊舊書攤上泛黃的線裝書遙相呼應,勾勒出這座老城新舊交織的獨特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