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徽四年,元月初一。
長安城。
當(dāng)漠北龍城還籠罩在破曉前最深的嚴(yán)寒與黑暗中時,五千里外的帝都長安,已然沉浸在一片鼎沸的喜慶之中。
寅時剛過,太極宮承天門外,早已百官云集,旌旗獵獵。身著繁復(fù)朝服的文武官員,按品級肅立于漢白玉鋪就的廣場上,呵出的白氣在晨曦微光中連成一片。
宮燈如晝,將宮殿巍峨的輪廓映照得金碧輝煌。
卯時正,鐘鼓齊鳴,莊嚴(yán)肅穆的樂曲響徹云霄。
紫宸殿巨大的殿門緩緩開啟,帝后儀仗迤邐而出。
慕容嫣頭戴九鳳四鳳珠冠,身著玄黑為底、繡滿日月星辰十二章紋的袞服,外罩一件金線密織鳳凰于飛紋樣的曳地大氅,威儀萬千,在林臻的陪同下,緩步登上承天門樓,接受萬民朝拜。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如同潮水般涌來,震動著寒冷的空氣。
站在高高的城樓上,俯瞰著下方密密麻麻、充滿敬畏與歡欣的面孔,望著遠處街巷間舞動的鳳燈和喧天的鑼鼓,慕容嫣的臉上,帶著符合帝王身份的、莊重而雍容的微笑。
唯有微微側(cè)首與身旁并肩而立的林臻交換眼神時,那眼底深處才會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屬于人間的暖意。
相較于城樓上的國禮大典,宮內(nèi)的元日家宴則更顯溫馨。
設(shè)在甘露殿的宴席,雖不及外朝典禮那般肅穆,卻依舊極盡皇家奢華。
殿內(nèi)暖如春日,巨大的鎏金銅獸爐中熏香裊裊。
御膳房呈上的珍饈美饌琳瑯滿目,宮女太監(jiān)們穿梭不息。
慕容嫣貼身穿著的那件黑金蘇錦棉質(zhì)睡裙——神鳳降世裙,依舊是她此刻的底色。
墨黑的蘇錦底料在殿內(nèi)明亮的宮燈照耀下,泛著深沉的光澤,織入的金色棉絨與金線繡成的鳳凰暗紋,在絳紅宮裝的映襯下,若隱若現(xiàn),流淌著內(nèi)斂的華貴。
那件黑金貂皮披肩,因殿內(nèi)溫暖,并未上身,由宮女捧著立于身后。
長達五丈的蘇錦拖尾,被巧妙地收束在宮裝曳地裙裾之內(nèi),雖不顯凌亂,但那特有的重量感和質(zhì)感,依舊是她時刻感知的存在。
林臻坐在她身側(cè),身著親王常服,氣度沉穩(wěn)。
帝后二人不時低聲交談,慕容嫣偶爾會因宗室孩童稚拙的祝詞而莞爾,也會在林臻為她布菜時,投去溫柔的一瞥。
宴會氣氛融洽,絲竹管弦之聲不絕于耳,舞姬們水袖翩躚,一派盛世祥和、天家團圓的景象。
“陛下今日氣色甚好,”一位年長的宗室王妃笑著奉承道,“可見是新年新氣象,福澤綿長?!?/p>
慕容嫣微微一笑,舉杯示意:
“承皇嬸吉言,愿我大乾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p>
她目光掃過滿殿的歡聲笑語,心中卻不由自主地閃過一絲對比的念頭。
這滿殿的溫暖、奢華與安寧,與暗衛(wèi)密報中描述的、那個在漠北苦寒之地掙扎求存的孔家遺孤的境遇,何止天壤之別。
但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很快便被宴會的喜慶氣氛所淹沒。
她是大乾的女帝,她的悲憫,首先應(yīng)給予她的子民和這片江山。
與此同時,漠北龍城。
這里沒有鐘鼓,沒有朝拜,沒有盛宴。
當(dāng)長安沐浴在元旦晨曦中時,龍城才剛剛迎來一片灰蒙蒙的、毫無暖意的天光。寒風(fēng)依舊凜冽,卷著地上的雪沫,抽打著每一頂氈帳。
王庭中也有些許過年的跡象,比如一些氈帳門口掛上了寓意吉祥的獸骨飾品,人們也會互道一聲“新年安康”,但這一切都籠罩在一種粗獷而壓抑的氛圍中,與長安的繁華精致形成尖銳對比。
孔志謙所住的駙馬帳內(nèi),牛油燈燃了一夜,光線昏暗。
他早已起身,穿著厚重的皮袍,正在帳內(nèi)一角,跟著烏維指派的一名老武士,練習(xí)漠北的摔跤技巧。
冰冷的空氣讓他每一次呼吸都帶著白霧,動作也因為厚重的衣物而顯得有些笨拙和遲緩。
帳內(nèi)沒有地龍,只有一個小小的炭盆,散發(fā)的熱量勉強驅(qū)散一隅寒意。
早餐是冰冷的奶疙瘩和一塊風(fēng)干的肉條,粗糙得難以下咽。
他默默地咀嚼著,味同嚼蠟。帳外傳來薩仁公主和幾個侍女嬉笑打鬧的聲音,似乎在玩一種漠北孩童的游戲,偶爾有清脆的鈴鐺聲傳來。
但那笑聲,絲毫感染不了他。他只覺得吵鬧,更襯得他內(nèi)心的孤寂。
上午,他按照慣例,要去左賢王烏維的大帳請安,并接受新的“教誨”。
烏維似乎為了彰顯對他的“重視”,元日這天也沒有放松對他的“培養(yǎng)”。
在充斥著酒氣和肉腥味的大帳里,烏維一邊接受著部下的新年祝賀,一邊用帶著醉意的、銳利的目光審視著孔志謙,問了他幾個關(guān)于中原年節(jié)習(xí)俗的問題,看似閑聊,實則暗含試探。
孔志謙謹(jǐn)慎地回答著,每一句話都在心中反復(fù)權(quán)衡,生怕露出絲毫破綻或情緒。他必須扮演好那個“感激涕零”、“一心向漠北”的圣裔駙馬角色。
午后,他被允許有一些自由時間。
他沒有像其他漠北貴族青年那樣去參加賽馬或飲酒作樂,而是獨自一人,騎著馬,緩緩行至龍城邊緣一處可以眺望南方的高坡。
腳下是茫茫雪原,天地間一片死寂的白,與記憶中曲阜元日時,祠堂里香煙繚繞、族人齊聚、孩子們穿著新衣追逐嬉戲的熱鬧景象,形成了撕裂心肺的對比。
他仿佛又能聞到母親親手做的年糕的甜香,聽到父親在祠堂誦讀祭文時莊重的聲音……那種熟悉的、令人窒息的酸楚再次涌上喉頭。
他死死攥緊韁繩,指節(jié)發(fā)白,強迫自己將這一切回憶壓下去,轉(zhuǎn)化為更深的恨意。
傍晚回到氈帳,薩仁公主興高采烈地拿來了烏維賞賜的新年禮物——一把鑲嵌著寶石的精致小匕首和一頂新的狐皮帽子。
小女孩臉上洋溢著單純的快樂,嘰嘰喳喳地說著話。
孔志謙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接過禮物,道了謝,內(nèi)心卻是一片冰冷。
這些賞賜,不過是烏維籠絡(luò)人心的工具,每一件都提醒著他寄人籬下的屈辱。
夜幕降臨,龍城陷入了更深的寒冷與寂靜。
沒有璀璨的燈火,沒有喧鬧的宴飲,只有風(fēng)聲如同冤魂的哭泣,在曠野上回蕩。
孔志謙獨自坐在帳內(nèi),就著昏黃的燈火,翻看著那本邊緣磨損的《論語》。
字跡是父親的,內(nèi)容是他自幼熟讀的,但此刻讀來,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鈍刀,在切割著他的心。
圣賢之道,家國情懷,與眼前這蠻荒之地、認(rèn)賊作父的現(xiàn)實,形成了無比荒謬而殘酷的諷刺。
他吹熄了燈,躺在冰冷的狼皮褥子上,睜著眼睛,望著帳頂?shù)暮诎怠?/p>
遠處隱約傳來守夜士兵單調(diào)的報時聲和狼群的嗥叫。
他知道,此時此刻,在遙遠的長安,那個奪走他一切的女人,正享受著萬民朝拜,錦衣玉食,與她的愛人共享天倫之樂。
強烈的恨意,如同毒焰般在他胸中燃燒,幾乎要將他吞噬。
這恨意,是支撐他在冰原上活下去的唯一燃料。
而在長安的甘露殿,盛宴已近尾聲。
慕容嫣感到些許疲憊,在林臻的陪伴下,起駕返回紫宸宮。
坐在溫暖的鑾駕中,聽著遠處依稀傳來的、徹夜不息的民間歡歌,她輕輕靠在林臻肩頭,閉上眼,享受著這難得的安寧時刻。
對于遠在漠北的那個少年心中翻涌的滔天恨意,她一無所知,或許即便知道,在她看來,那也是逆賊余孽應(yīng)有的、不足掛齒的情緒。
一邊是鳳闕笙歌,暖閣春深;一邊是狼帳孤燈,冰原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