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郝大麻子這幾個人合作,再加上江大龍和江甲龍三兄弟自己捕,初期做火焙魚的小魚仔也夠了。他們也不敢收購太多,宋金花她們手藝不熟練,要是不能及時加工完,放壞了,也浪費了。
每天早上,江甲龍起了漁網(wǎng)后,就往碼頭走一趟,一來把不能熏臘魚的鮮魚交給江又信售賣,二來去收郝大麻子等人的小魚仔。
謝翠娥把小魚仔初步清洗、挑選后,再分配給宋金花、吳滿娘她們拿回去處理,火焙,下午她們再統(tǒng)一送回漁業(yè)廠熏制。小魚仔熏干后,損耗比臘魚大,十斤鮮魚最多也就出兩斤干火焙魚。
謝翠娥和江家兄弟們商量后,把火焙魚的批發(fā)價定在了二十一斤。這個價格他們有賺,但是不多。他們的主業(yè)還是臘魚。
第一批火焙魚制成以后,江一龍給錢福來打了個電話。
錢福來很快就又租車過來了。
一條條火焙魚都經(jīng)過謝翠娥的精挑細選,條條金黃油亮,干香四溢,品質(zhì)沒得說。錢福來嘗了一條,連連點頭。大手一揮,把好不容易熏出來的十來斤火焙魚全都包了。
“今天我來還有個事情想和你們商量。不曉得你們的臘魚在岳陽找了幾個店賣了?”
江一龍說:“不瞞你說,岳陽暫時還只和錢老板你一個合伙?!?/p>
“哈哈……那就好。我錢家從我爺爺輩就在岳陽做小生意了,岳陽的大大小小副食城也好,南食店也好,就沒有我不熟悉的。如果你們還沒得其他合作的人選。不如我來做岳陽的大批發(fā)商?!?/p>
江一龍心念一動,要是錢福是大批發(fā)商,他就不用每家每戶地跑了。
“不過,這個價格肯定要優(yōu)惠些?!卞X福來的重點在這里。
江一龍連連點頭,“那是肯定的?!?/p>
謝翠娥笑著說:“錢老板的能力我們肯定是信得過。但是,這個‘大’批發(fā)商……好大算大???”
錢福來是有備而來,他伸出了一根手指頭,“一千,每個月至少可以拿一千條的貨?!?/p>
江一龍的眼睛噌地亮了起來。
一千條,比毛紡廠還多得多!那么一年就是萬多條魚,五六萬塊錢!
“好,沒問題?!?/p>
雙方很快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興龍漁業(yè)廠”給錢福來的批發(fā)價降低到五塊五每條,雙方約定錢福來每個月最少進貨一千條,要是沒到一千條就按五塊八算。
錢福來當場就拖走了四百條,剩下的約定三天后由江一龍用船運送到岳陽縣碼頭,錢福來再喊人來搬。
“一個小小的縣城一個月能吃掉一千條臘魚,那大城市豈不是更多?”
江一龍心潮澎湃,胃口也大了起來。他想到了曾經(jīng)去過的大城市——長沙。想起了下河街那里鱗次櫛比的店鋪,琳瑯滿目的商品和摩肩接踵的人流。要是自己的臘魚也能放在那里賣,不曉得一天能賣出多少?
以前他也想過去下河街賣臘魚,后來他放棄了?,F(xiàn)在,他想再試一試。
江一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謝翠娥。她欣然同意。
“我還沒去過大城市咧,這回也去跟著見見世面?!?/p>
江一龍卻猶豫了,“你懷著肚子,坐久了船會不會不舒服?”
謝翠娥摸著肚子,慈愛地說:“爺娘帶他出去耍,他會聽話的?!?/p>
江一龍也不多說,只緊緊地抱著妻子。他知道謝翠娥不放心他一個人遠門談生意,她一直都是他堅實的后盾。說實話,有謝翠娥在身邊,江一龍也覺得安心得多。
把送貨的事情交代給江甲龍,江一龍就帶著謝翠娥劃著船載著一船的臘魚往長沙去了。
船兒悠悠順著湘江河一路南下,從興龍漁業(yè)廠到下河街,這回只走了五天。一路上江一龍興致勃勃地給謝翠娥介紹沿途的風景,這是什么山,那是什么河。
終于過了清秀的月亮島,人煙樓房漸漸多了起來。這是快進城了。
“翠娥,你看,這個地方是三岔磯,旁邊那條河是撈刀河,前面還有一條是瀏陽河。過了這里不遠就是下河街了。”
江一龍神采飛揚,給謝翠娥講起了關(guān)公戰(zhàn)長沙,下河撈刀的故事。故事說完,江一龍望著遠方愣愣地出神,他想起了當初和他一起來下河街,聽他講故事的小張,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過得怎么樣了。
忽然,耳邊傳來悠揚的歌聲:
「瀏陽河
彎過了九道彎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邊有個湘潭縣哪
出了個毛主席
領(lǐng)導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喲」
謝翠娥靠著船舷,悠揚清脆的歌聲順著河水、順著風好像也飄到了毛主席的家鄉(xiāng)。
很快,江一龍又見到了熟悉的水陸洲,水陸洲上橫跨著一座雄偉的雙曲拱橋,連接湘江的東西兩岸。這是長沙第一座跨江大橋,人們稱之為“湘江一橋”。聽說這座橋是長沙人民肩挑背扛,人人出力,集體修建起來的,這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人民大橋”。
大橋東邊沿岸碼頭遍布,人來人往,十分繁華。這當中很大一部分貨就是要運到附近的下河街去賣。
江一龍讓謝翠娥留在船上看守,他用一個蛇皮袋背了十幾條臘魚上了岸。下河街比前幾年更加熱鬧,買貨的,賣貨的,吆喝聲,還價聲,此起彼伏。江一龍循著記憶來到賣副食品的片區(qū)。各種山珍海味、土貨干貨擺滿了窄窄的街道。
“兄弟,要點么子啊?”有攤主見人就打招呼。
“小伙子,來我店里看下,要么子嬸子便宜點賣給你。”胖呼呼的大嬸笑容滿面。
“開張生意,開張生意,見錢就賣啊!”有人的店門口擺了個大喇叭。
“來來來,試下味咯,買不買不要緊?!庇腥诉f過來一塊塊切得小小的糕點。
……
店主們個個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使出了十八般武藝往店里攬客。
江一龍掛著友好的笑容一邊走一邊看。經(jīng)過半年的歷練,他對上門推銷已經(jīng)有了經(jīng)驗。店里顧客多的時候不能去,以免打擾店家做生意。店里沒人光顧的時候也不能去,老板心情肯定不好,貿(mào)然去賣貨,小心會挨罵。要找那種剛剛有顧客買完東西,趁老板心情好的時候去試試看。
很快,江一龍就發(fā)現(xiàn)了一家。
店老板臉上的笑容還沒徹底收回去,江一龍笑著上了門。
“伢子誒,要買點么子嘍?天上飛的,地上跑地,水里游地,干的,臘的,我店里應(yīng)有盡有啦!”店老板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一口的長沙話,熱情爽朗。
江一龍笑著遞了根煙,也不啰嗦,直接開門見山,“老板生意好啊,我是洞庭湖那邊的,叫江一龍,家里開了個廠子做臘魚,想和老板做點生意。”
江一龍從蛇皮袋子里取出兩條干凈金黃的臘魚,展示給店老板看,“我今天帶了點樣品,老板看看怎么樣?只要看上了,價格好說?!?/p>
店老板一聽他不是買東西的,而是賣東西的,笑容就收了大半。再一看江一龍手里的臘魚,連連擺手,“臘魚,我果里有。莫講洞庭湖的,太湖的、長江的、五湖四海的魚都不缺?!?/p>
江一龍也不氣餒,依舊面帶笑容。
“曉得老板這里貨齊全,也可以貨比三家嘛!老板也是識貨的,我這魚的品質(zhì)一看就是上等貨?!?/p>
店老板拎起臘魚看了看,湊過去聞了聞,“色香還可以。你要是早點來我還可以收點貨試試看,現(xiàn)在真的要不了了。實話跟你講,下河街這邊常年都有人來推銷,我也是和別個下了訂單,簽了合同的。你還是換家店問下咯。”
“多謝老板,老板要是有興趣的話給我打電話咯,放心,絕對物美價廉。”江一龍笑著遞給店老板一張名片,上面印的是他自己的名字,電話依舊還是村委會的。
這家不成,江一龍也不灰心,又換了家店??墒?,人家還沒等他開口說話就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像打發(fā)叫花子一樣趕他出門。
江一龍一連被趕了三四回,心情很不好受。不過,他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想起去年他和江甲龍到洞庭湖周邊的縣城推銷的時候,連續(xù)走了半個來月,至少拜訪了百來家店,也不過才成交了八家。今天這點挫折又算什么呢?
“走走走,不要不要!”又一個店家不耐煩的趕人。
“你是頭一回來下河街銷貨吧?你這個魚包裝袋上一沒日期,二沒廠址,三無合格證,一點都不規(guī)范,哪個曉得是哪里來的咯?吃出問題了,我找哪個?我們果邊是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批發(fā)市場,不是你們鄉(xiāng)下趕集,隨隨便便。”
店家話不中聽,卻透露了重要信息:他們廠的臘魚包裝不規(guī)范。
廠址、日期、合格證……江一龍想起自家買鹽、買香皂等等,那些東西的包裝袋上面確實印了不少字。難道他們裝臘魚蛇皮袋也要印這些信息?這件事江一龍確實沒想過。
江邊的連家船上,謝翠娥伸著頭望。岸邊熱熱鬧鬧,人來人往,終于,她眼睛一亮。江一龍回來了。
謝翠娥給他倒了杯茶,“怎么樣?”
江一龍喝了口熱茶,把上午的經(jīng)歷說了一遍。
“哎喲……我怎么忘記了包裝的事。上回毛紡廠的郭主任拿貨的時候,楊主任還跟我提過一回,說我們廠子要搞大,包裝也要正規(guī)。我真的是懷了肚人都蠢了,這么重要的事都忘記了?!敝x翠娥懊惱不已。
江一龍笑了笑,“哪能怪你呢,我們也都沒想起這回事。小地方對這些要求不嚴,這大城市就是不一樣?!?/p>
謝翠娥說:“那我們這趟是白來了?”
“總要有點收獲,大不了先談意向,下回再給他們送貨來?!?/p>
夫妻倆有了主意,第二天江一龍又上了岸。
這回他不去那些掛滿了貨的大店,專門拜訪那些新開的店,或者貨沒那么齊全的小店,他們或許有需求。果然,他找對地方了。
一家新店門口,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正在碼貨。一聽江一龍是批發(fā)臘魚的立馬來了興趣。店老板姓姚,剛從外地回長沙發(fā)展,在下河街轉(zhuǎn)了個門面搞干貨批發(fā)。
“剛好我看人家店里臘貨賣得好,正愁沒地方進貨。”
江一龍又把自己帶來的臘魚介紹了一番,讓姚老板嘗了嘗。他對自家的產(chǎn)品絕對有信心。
姚老板連連點頭,“東西是不錯。怎么賣?”
“批發(fā)價是六塊一條。”
姚老板擺了擺手,直言不諱,“貴了。你這個價批給我,我還有什么賺頭?”
“那老板出個價?!?/p>
“五塊。我問了周邊的店差不多都是這個價?!?/p>
江一龍耐著性子說:“我們的魚品質(zhì)不一樣。長沙是大城市,有錢人多,嘴巴刁,吃得出東西的好壞?!?/p>
“干我們這一行的都是薄利多銷,你要給別個點賺錢的空間噻?!?/p>
“好好好,我看姚老板也是實在人,我們是第一回合作,就當交個朋友,各退一步五塊五,剛好我今天帶了一批貨來,姚老板可以試試看,要是好賣,我們再談怎么樣?”
姚老板也是個爽快人,兩人又拉扯了幾個來回就點了頭,直接要了兩百條。第一單生意總算是成了。
江一龍一共在下河街待了三天,下河街那條長長的街道,他從頭走到尾,再從尾走到頭,不知道走了多少回。他幾乎已經(jīng)記得下河街每一家商店賣的是什么,曉得哪一家的老板好打交道,哪一家的老板脾氣古怪。
除了下河街,他還去了五一東路的芙蓉賓館和五一西路的蝴蝶大廈,聽說這是長沙最高的兩座大樓。江一龍站在蝴蝶大廈下面抬頭望,大樓直沖云霄,一眼望不到頭。他眼睛都看花了,還沒數(shù)清楚多少層樓。但是,一定比楊主任說的“7層”樓房要高。在這里面住的是什么人呢?江一龍想象都想不到。但是,他心里清楚絕對不會是他們這樣的漁民。
離開下河街的前一天,江一龍帶著謝翠娥也來抬頭數(shù)樓層。
“你說,以后我們的崽有沒有可能住這么高的房子?”
謝翠娥堅定地點頭,“一定可以的。”
江一龍想了想,又搖了搖頭,“還是算了。太高了爬樓太累了,以后我們老了想去看他們,樓都爬不上去?!?/p>
“嗯,那就住樓中間可以了?!?/p>
夫妻二人一本正經(jīng)地規(guī)劃未來,忽而相視一笑。
總有一天他們會從腰都伸不直的連家船,踏進高聳入云的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