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您的旗豎在這里,還是有點危險啊?!?/p>
馬擴看著自己頭頂飄揚的“天下兵馬副元帥趙”的旗幟,忍不住說了一句。
“我不把旗幟打出來,金人如何會攻來呢?我特地離開城墻一箭之地,就是為了讓他們不用擔心城墻上的弓箭殺傷,再加上我把旗號也打出來了,他們應該會更加放心大膽的發(fā)起進攻了吧。”趙諶大笑道。
馬擴搖了搖頭,道理他都懂,趙諶帶來的畢竟都是步兵,想要主動進攻金兵,那還是很麻煩的,可是步兵結陣之后的威脅,金人應該也很清楚,不會胡亂來沖宋兵嚴陣以待的大陣。
然而考慮到野戰(zhàn)怎么也比攻城損失小,再加上趙諶都主動離開城墻的保護范圍,現(xiàn)在又把自己的大旗給亮了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金人還能忍得住,那就叫見鬼了。
趙諶選擇主動進攻,其實還有個用意,那就是用蕩寇軍給粘罕一個狠狠的教訓——能用這種全新的武器給這位金國名將教訓,本身就是一件讓人覺得很愉快的事情。
現(xiàn)在粘罕應該還沒收到一些確切的戰(zhàn)報,如果知道了蕩寇軍的可怕之處,那么粘罕肯定會更謹慎。
所以趙諶才急不可耐的出戰(zhàn),能多讓金人損失一些精銳,總歸是好事。
“命令耿守忠、韓常、馬五,派出麾下輕騎,兩翼騷擾,看宋軍陣型如何?!闭澈泵畹?。
傳令兵立即開始揮舞旗幟,在高臺下等待著的數(shù)十名傳令兵看清楚了之后,從四面狂奔出去。
很快的,各處金人陣中,開始有騎兵涌出,通過各個方向開始沖向宋軍的陣型。
這個時候守在兩翼的,是持盾的長矛手,他們身后則是弓箭手和神臂弓手在嚴陣以待,而在正面,大車之后站著的并不是蕩寇軍的士兵,同樣是破敵軍的弓箭手。
面對輕騎的箭雨騷擾,弓箭手就足夠了。
步弓的距離,比騎弓可要遠多了,輕騎兵想要沖過來射箭,就得先承受箭雨的洗禮!
有戰(zhàn)車和盾牌的保護,宋軍弓箭手的損失,一定會很少。
這是經(jīng)過戰(zhàn)火檢驗的戰(zhàn)法。
果然,在這一波對射中,金兵輕騎兵有近百騎落馬,而在盾牌和戰(zhàn)車的保護下,宋軍戰(zhàn)死的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人,另外有十余人受傷,不過基本上都是輕傷。
看到在騎兵騷擾下,宋軍依舊毫不畏懼的站在原地和騎兵對射,而且持盾的長矛手們也都很冷靜,一直到騎兵開始彎弓搭箭才舉盾保護,粘罕就皺了皺眉頭。
很顯然,這確實是一支精兵,戰(zhàn)斗欲望和戰(zhàn)斗勇氣都相當?shù)牟蝗酢?/p>
只不過金人南下以來,碰到的這樣的士兵其實也不是沒有,可是最終勝利的,還不是他的部隊?
雖然手下沒有沖陣最有力的鐵浮屠,可是依舊有機會攻破對方的大陣!
說是沒有成建制的鐵浮屠,可是本方將領麾下的親兵,湊巴湊巴,還能能湊出一支不到百人的重甲騎兵的。
這樣的精銳,當然得放在最關鍵的時候。
不過剛才試探性的進攻,粘罕已經(jīng)察覺出來了,宋軍這個大陣,兩翼的防守倒是很強,有著大量的長矛兵和弓箭手,他們后面還有著鐵甲的反光,現(xiàn)在重甲步兵也都布置在了兩翼。
倒是正面,因為那一排古怪的大車為屏障,反而沒有重甲步兵,只有弓箭手和神臂弓手,陣中也許還有一些持著重兵器的精兵,專職破甲,可是反而正面,卻更好進攻一些。
“宋人可能想的是以大車為屏障,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弓箭手的殺傷力,可是這樣的大車畢竟不是城墻,讓戰(zhàn)馬直接沖上去的話……”
粘罕在心里想著,這幾千騎兵也不算容易,畢竟也是從山路上一路拉過來的,可是如果能依靠馬匹本身的沖擊力撞開車城的話,那么接下來近身交戰(zhàn),就是一場屠殺。
金人遠程武器一直不咋樣,雖然他們的重箭也很出色,然而卻是要在近距離才能起到效果,騎兵的破陣,步兵掩殺,才一直是金人最出色的進攻武器。
他們就依靠著強悍的騎兵,一路打垮了遼國,在對宋的戰(zhàn)斗中也一直處于優(yōu)勢之中,一些失敗也主要是地利問題——比如在梁山一帶輸給張敵萬張榮,在太行山中輸給梁小哥梁興……
但是一直到碰上岳飛,遇見了死戰(zhàn)不退的岳家軍,他們才真正在戰(zhàn)場上被正面挫敗。
畢竟在冷兵器時代,具甲騎兵就意味著巔峰的戰(zhàn)力。
然而趙諶卻要讓這個時間提前。
“他們既然將重步兵安排在兩翼,那就不要給他們調整的機會!命令諸將,集中騎兵,鐵浮屠準備,弓箭手在騎兵之后,鐵甲步兵夾雜其中,我們正面沖擊!一口氣把他們的陣型沖開!”
粘罕再次發(fā)下命令。
戰(zhàn)爭才開始,他就打算來一場決戰(zhàn)。
雖然理論上最好的做法是不斷的騷擾對方,讓步兵大陣疲憊,然而對方背城作戰(zhàn),雖然離開了一箭之地,可是城中要送出來補給也不難,而且上萬人的話,完全可以一部分休息一部分警戒,熬到天黑都沒問題。
只有在曠野之上,行軍之中,步兵大陣被圍住了,才有可能因為要突圍而出現(xiàn)混亂。
這樣的局面下,越早進攻,反而越對金兵有好處,在自己狀態(tài)和精神最好的時候,畢其功于一役,沖開對方的陣型,將優(yōu)勢擴大!
這支宋軍既然是大宋太子率領的,那就讓這位太子,好好的看看女真精兵的威風!
加起來接近三千的輕騎兵,開始迅速的在正面集合。
而弓箭手和步兵也迅速的在后方組隊完畢。
一支部隊是不是精銳,就看動作快不快,聽到命令之后執(zhí)行得堅決不堅決!
粘罕率領的,當然是精銳。
所以這說起來很繁雜的指令,金兵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集合!
而這樣的動作,當然不會瞞過宋軍,粘罕也不在乎,只要足夠快,對方就不會反應那么快!
一萬多人的大陣,就算都是步兵,也是一塊不小的范圍!
重甲步兵想要移動,可沒那么方便!
只要沖開結陣的敵人,接下來,就是一面倒的屠殺!
這樣想著的粘罕心里也并沒有什么激動的,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他,對這場戰(zhàn)爭,也只不過是尋常一戰(zhàn)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