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諶并沒有吹牛。
他是知道河北這一片有多少義軍的。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人口爆炸時期,也是第一個人口巔峰破億的朝代——之前強漢人口最多也就是六千萬上下,盛唐人口極盛的時候,也只有九千萬,而北宋到了徽宗時期,人口已經(jīng)達到了一億一千多萬!
這還是徽宗各種亂搞,在江南河北各地搞得好多人家破人亡的情況下,能達到的數(shù)字。
而河北西路雖然人口不算多,甚至在大宋二十五路中,只能算是偏下的人口,可是總?cè)丝谝策_到了驚人的兩百六十多萬!再加上旁邊的河北東路也有三百多萬人口,所以光是兩河的人口,就有差不多六百萬。
其中的精壯,光是河北的,就最少有四五十萬。
而這些人中間,有多少因為金人南下而破家的?
靖康之后,宗澤在河北招募義軍,隨隨便便就是幾十萬!
這一片大地,也從不缺乏精壯敢死的漢子!
河北的勇士們都還在,散落在各地而已!
就等著趙諶把旗豎起來!
現(xiàn)在,趙諶將旗豎起來了。
他先是擊潰了這一片的金軍,然后豎起了他大宋太子和天下兵馬副元帥的大旗,明明白白的告訴河北所有人,他就在這里,大宋的太子,就在這里!
大宋朝廷并沒有拋棄河北,而是要和他們一同,抵擋金人,把金人從他們的土地上,趕出去!
燕京已經(jīng)很久不是大宋的土地了,那里的人民也對大宋并不服氣,可是河北,這一百多年來,都是大宋的河北!
大宋朝廷不負河北,河北兒郎就不會有負大宋!
所以,他們來了。
趙諶拿下鼓城,進一步封死通道的當(dāng)天,就有一伙人趕來了。
“末將靜安巡檢孫立,之前忍辱負重,隱藏在靜安城中,前幾日有潰兵回到靜安,末將帶著手下的兄弟們,將這一伙金狗盡數(shù)殺了,還有金人安排的偽縣令!本來打算四處游蕩多殺幾個金狗,聽聞太子殿下在鼓城豎起義旗,特來投奔!”
看著面前這條昂藏大漢,又聽得這個熟悉的名字,趙諶愣了一愣,并沒有立即去扶對方,而是問到:“孫提轄的名字,本太子似乎在哪兒聽過……”
聽到趙諶這話,孫立臉上露出了一絲羞慚之色,道:“末將原本是強梁,跟著宋江頭領(lǐng)橫行山東,后來被大名府張叔夜太守所包圍,之后才招安,得了這個巡檢之職?!?/p>
趙諶恍然。
難怪耳熟,這不就是水滸傳中傳說的病尉遲孫立嗎?水滸傳的戰(zhàn)力擔(dān)當(dāng)之一,讓很多書迷都打抱不平,認為他起碼有八彪實力和能進天罡星的孫立嗎?
不過水滸很多好漢的名字,都是脫胎于宋江三十六人贊,歷史上他們并不算是多么兇猛的敵人,主要是流竄在山東四處作案,被張叔夜用計困住,之后都招安當(dāng)了各地巡檢,這也算是大宋的一個習(xí)慣操作了。
“孫巡檢之前雖然犯案,可是朝廷既然招安過,那就是既往不咎!此次能消滅上百金人,功勞不小,又來相助本太子,本太子自然不會有什么芥蒂!義軍中你是第一個來的,若有什么相熟的朋友,盡可去信,讓他們前來,本太子正是用人之際,日后朝廷必有功勞酬謝!”趙諶扶了孫立一把,然后道。
孫立大喜,他來投奔其實就是為的這個,之前他委身于金人,靜安縣中許多百姓都知道,雖然他確實是為了隱藏在金人身邊,等待朝廷大軍到來,可是畢竟有了污點,而且縣令戰(zhàn)死,他一個巡檢反而投降,真要是事后追究起來,加上他的出身,怎么也少不了一個投敵的罪過。
現(xiàn)在趙諶既然不追究,那也是多了一道護身符。
孫立下去之后,趙諶琢磨了一下,對孫立這種金人大軍到來的時候就選擇投降,有機會再反水的,趙諶也不是太看得起,不過他也知道,在那樣的情況下,朝廷的軍隊都無力抵抗,他又能做什么呢?
只要在這個期間他沒有主動殘害同胞之舉,那都是可以諒解的。
而且宋江那三十六個核心部下,都是轉(zhuǎn)戰(zhàn)千里的敢死之徒,他們被分散到了各地當(dāng)巡檢,在河北之地的就有不少,這些人往往義氣深重,又因為四處轉(zhuǎn)身的原因,積累了足夠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在本地也必定會有著不小的號召力,哪怕是重新集合起來,也會有不小的戰(zhàn)力增加。
這里防守,本身就是打爛戰(zhàn),依靠河流的保護和各種土墻壕溝來面對敵軍的突擊,并不需要他們有多強悍,只要能夠做到死戰(zhàn)不退就行了!
各種補給,趙諶不會缺,通過河北之地縱橫的河流,汴梁和真定河間中山等地的器械補給,可以通過水路源源不斷的提供而來!
說穿了,在趙諶構(gòu)建的這道防線中,只要是人,能做到不退,那么就能夠起到和精兵一樣的作用。
那么這些河北之地,想要保護自己家鄉(xiāng)的青壯們,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當(dāng)然,也一定會有很大的犧牲,可是和之前那種分散在鄉(xiāng)野,完全沒有什么反擊能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金人掠奪自己的家鄉(xiāng),殺死自己的親人比起來,這種犧牲和努力,總歸還是劃算的!
來了之后,有飯吃,有兵器,能和金人拼命!
在這樣的號召下,孫立是來的第一批人,絕對不會是最后一批。
果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幾乎每天都有河北之地的義軍前來報道。
少的幾十上百人,多的數(shù)百人。
甚至有一天,孫立引了一條大漢前來,說此人叫張橫,也是當(dāng)年宋江的手下,招安之后在趙州的臨城當(dāng)巡檢,金人來了之后他不愿意從賊,而是逃入了太行山,在那里聚集了不少人,這次聽說太子舉旗,立即引兵前來。
張橫帶來的人就不少了,足足有三千人!
這也是這段時間來的義軍里面,來得最多的一批。
和張橫聊了幾句,趙諶發(fā)現(xiàn)張橫還真是個人才,本身就是宋江麾下喜歡突襲和四處打探情報的人,在太行山里活動范圍很大,帶著三千人都沒餓死,還會水,堪稱水陸兩地人才。
趙諶不清楚的是,這個張橫在歷史上靖康之后,就是帶著河北地區(qū)不肯服從金人的百姓進了太行山,縱橫于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地方,還一度打破過憲州,攻陷城池,堪稱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