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里傳出了爽朗的笑聲,盛熙、朱煜等人不明所以,朱瑛總覺得這笑聲里面,帶著幾分熟悉,似乎在哪里聽到過。
房門打開。
馮勝見人已到了,便拍了拍手:“諸位進來議事吧?!?p>盛熙、朱瑛、張玉等人走入書房。
書架貼著墻,上面塞滿了書籍,角落里還有筐簍,里面插著二三十余卷軸,正北墻上掛著一幅一丈多長寬的輿圖,輿圖上最顯眼的莫過于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紅圈。
在輿圖前面,站著三人,左側(cè)馮勝,右側(cè)朱棣,中間一人背負雙手,審視著輿圖。朱棡在倒茶,沐春在研磨,徐允恭在鋪紙,李景隆、沐晟則在搬椅子……
看著這場景,方必壽、張致中一臉茫然。
這怎么看,朱棡反而成了打雜的,倒是朱棣在那看著輿圖,似乎有氣吞山河的野心……
這也不對啊。
若是朱棣主持此番集議,他應(yīng)該站在中間位置,如今他只是站在人一旁,這說明他最多也只是個副手,聽命行事。
這中間之人到底是誰?
“先生,人都到了。”
馬三寶通報。
“先生?”
盛熙、朱瑛、張玉等人凝眸。
盛熙、朱瑛雖然不認識馬三寶,張玉卻是認得。
這段時日里,馬三寶、沐春、徐允恭等人經(jīng)常出入軍營,還與朱棣一起訓(xùn)練、商議過騎兵戰(zhàn)術(shù),張玉清楚的記得朱棣說過,馬三寶是鎮(zhèn)國公最后一個嫡傳弟子,未來水師的將才。
能讓他喊先生的人,只有一個!
可那個人——
張玉心頭一顫。
顧正臣轉(zhuǎn)過身,看向盛熙、朱瑛等人,抬了抬手:“朱布政使,好久不見,盛都指揮使,久仰大名……”
朱瑛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蹬蹬后退兩步,指著顧正臣:“你,你是人是鬼?”
盛熙的大嘴張著,饒是久經(jīng)沙場,見多了風(fēng)雨,此時也不禁震驚。
張玉錯愕地看著顧正臣,目光又看向平靜的朱棣,咬了咬后槽牙,怪不得有那么一段時間,朱棣再沒談?wù)撨^鎮(zhèn)國公的事,訓(xùn)練起來也意氣風(fēng)發(fā),不見半點傷感。
感情他很早就知道了,顧正臣還活著!
方必壽、張致中也沒想到,尾隨了一路,還以為是藩王結(jié)交勛貴、都司、布政使司,結(jié)果竟遇到了鎮(zhèn)國公!
“活的?”
“他會說話?”
方必壽、張致中兩人的話惹來一堆白眼。
看你們這話說的,總不可能是死的吧?
不過朱棡、沐春等人很理解這些人,畢竟先生“死”在了洪武十八年的五月,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洪武十九年的二月下旬了。
九個多月過去,幾乎所有世人都認為顧正臣已死,突然現(xiàn)身,是誰都無法接受。
朱瑛收回了失態(tài)的手,上前仔細看著顧正臣,臉上的肉哆嗦了幾下,咬牙道:“鎮(zhèn)國公,你沒死啊,那為何欺天下,詐死呢?你就不能活過來,讓大家高興一番?”
顧正臣爽朗一笑,言道:“朱布政使,顧某死了,高興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吧?總需要讓別人該高興的時候多高興一陣子,也不能掃了他人興致。”
朱瑛沒有反駁。
因為這是事實。
顧正臣自然清楚這一切,百姓里確實有人真心實意的哀悼自己,甚至不少地方請求修建祠堂。
可背地里彈冠相慶,坐在酒樓里喝得高興,躲在家里唱曲的不在少數(shù)。
這些人就差站在人多的地方,振臂高呼:干翻他,有本事讓他站出來走一走之類的話了,這都是人性。
見人死或?qū)⑺?,那個因為高興而通紅的嘴臉,跟猴子的屁股一樣,遮都遮不住。
沒辦法,顧正臣確實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殺伐果斷,說弄死人就弄死人,官員都敢挫骨揚灰,這種不講理的屠刀懸掛在人的腦袋之上,實在令人不適。
死一個顧正臣,多少官員可以輕松過日子了。
朱瑛嘆了口氣,感嘆不已:“那你也不應(yīng)該——讓他們高興這么久啊,知不知道,慶壽寺的水陸道場,老子可是花了銀子的,足足八兩八錢?!?p>顧正臣鄙視朱瑛:“給和尚送錢,還不如將錢給孤寡老人的功德大,你這布政使當(dāng)糊涂了?!?p>朱瑛氣得直跺腳:“老夫還不是為了給你祈福!還有道門,說什么只要集齊八百萬香火,便可讓鎮(zhèn)國公魂魄歸回人間,我家夫人可是添進去了十二兩,足足十二兩啊,黑心的道士……”
顧正臣呵呵笑道:“罵和尚我認,可罵道士就不對了,沒有道士給我治病,興許我熬不到今年。”
朱瑛心頭一顫:“你傷得很重?”
顧正臣聽出了關(guān)心。
大家一起商議過移民之事,那段日子基本上白天都在一起,多少有些交情。
不等顧正臣說話,朱棡開口:“先生的傷很重,還中了毒,即便是找了高人治療,也是余毒未清。所以今日集議,還是早點說正事,莫要讓先生太過勞累了?!?p>朱瑛、盛熙等人連連點頭。
馮勝招呼眾人落座。
顧正臣看向站在朱瑛身后的方必壽、張致中,見兩人看著自己的眼神很是復(fù)雜,也只是微微一笑,隨后坐了下來,對朱棣道:“你來給他們講述下吧?!?p>朱棣走至桌案前,取出了圣旨,雙手托著,肅然道:“父皇旨意,鎮(zhèn)國公任河北巡撫使,全權(quán)負責(zé)北平、山東、河南一切軍政要務(wù),有便宜行事、先斬后奏之權(quán)?!?p>“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聽命行事。旨意在此,朱布政使、盛都指揮使,還請過目。”
盛熙、朱瑛等人看著朱棣走來,趕忙起身。
朱煜、張玉、方必壽等人面色凝重。
趙海樓、梅鴻等人則面帶笑意。
顧正臣的權(quán)越大,事越好辦,尤其是便宜行事,先斬后奏,這樣一來,便能令行禁止,也好團結(jié)所有力量。
朱瑛看過旨意,確系是真。
盛熙也只是掃了一眼,這種圣旨沒人敢造假,何況這里還有朱棡、朱棣兩位皇子,一干勛貴子弟,還有馮勝這種老國公……
三行省軍政要務(wù)!
好大的權(quán),好重的權(quán),開國至今,只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