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死在路上,要么將敵人逼到絕境。
為了這個計劃,要死多少人,沒有人清楚。
但這是一場戰(zhàn)爭,只不過現(xiàn)在的戰(zhàn)場尚在暗處,閃爍的馬刀,迷人眼的硝煙,萬馬奔騰與轟隆爆炸,還沒到眼前。
勢已到這一步,已經(jīng)不受人控制了。
朱元璋站在武英殿偏殿,長時間盯著輿圖思量。
朱標入殿,將一份公文送上:“父皇,交趾傳來消息,布政使費震希望可以延長蠲免稅賦至明年,此事體大,兒臣不敢擅專?!?p>稅賦蠲免,直接干系國庫。
尤其是交趾那里,糧食產(chǎn)量可不低,蠲免一年,朝廷要少征收七八十萬石糧,當下財政承壓,需要慎重。
朱元璋沒有接文書,只是詢問道:“你的意見是?”
朱標沒有猶豫,早有準備,回道:“兒臣以為,安南從戰(zhàn)亂中走出只一年,許多府州縣雖然建立了班底,但總歸與百姓關(guān)系還不夠緊密,百姓短時間內(nèi)還不能完全信任官府?!?p>“延長一年蠲免,更有利于地方衙門與百姓建立關(guān)系,尤其是需要強化里長制、甲長制,為后續(xù)征稅、徭役打下基礎。另外,當?shù)匕傩諆?nèi)心難免還會惦記陳朝——”
“唯有讓百姓感受到,大明統(tǒng)治好過陳朝統(tǒng)治,他們才會安心下來。宣傳學院也提議,多給其一年時日,宣傳陳朝的腐敗、無能、窮兵黷武與罪行,宣傳大明之策……”
朱元璋微微點頭,言道:“既然你拿定了主意,便照此執(zhí)行吧?!?p>朱標應聲,見朱元璋又看向輿圖,忍不住問道:“父皇,北面的事如何了?”
朱元璋呵呵搖了搖頭:“這可說不準,目前還沒有更多消息。不過有顧正臣在操持,總歸問題不大。他總是有辦法,一步步將局勢導向預定的結(jié)果。只是,標兒,你看這輿圖——”
朱標將目光投向輿圖,這是一面世界輿圖。
顯然,父皇不只是在思考元廷事。
朱元璋語氣平緩,神情卻有些凝重:“明年,朕就六十了。自古帝王多不長壽,也不知朕還能御極乾坤幾載——”
“父皇春秋鼎盛,不敢說此番話。”
朱標惶恐。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七十古來稀,朕運氣好點,最多也就有十二三年可活,到那時,你四十三四了,才是真正的春秋鼎盛。只是當你上位時,這元廷應該被收拾服帖,草原淪為大明的牧場——”
“至于這東面的倭國,呵呵,顧正臣已經(jīng)在謀劃那里了,說不得北伐之后,他就要請旨東征,朕還不好阻攔他,畢竟,倭患雖是不重,卻很厭煩,威脅雖然不大,卻是頑疾,不除不快?!?p>“總之,元廷會消失,倭國也會消失。大明周邊,便沒有了可怕的敵人,你——該如何施政,是朝著更外圍擴張,還是守著疆土,安心治民?”
朱標神情微變。
父皇今日的話,實則是一場考驗。
治國之道嗎?
朱標不急不緩走向輿圖,言道:“父皇,在文臣看來,治國最核心,最重要的還是內(nèi)治安民,唯民安民富,方有底氣。但兒臣也不會固守疆域,毫無作為,哈密、吐魯番、亦力把里,這在歷史上是漢家之地……”
朱元璋沒有評論可否,只是傾聽。
父子之間的交流是越來越少了,總覺得有些隔閡。
孩子有些話,不愿意說出口。
自己有些話,不能說出口。
總這樣下去不好,趁著這次機會,打開心扉,暢談一下也好。
朱標面對朱元璋,很少有這種直抒胸臆、長篇大論的時候,但這一次不一樣,從內(nèi)講到外,又從外講到內(nèi),從府州縣學講到格物學院,從蒸汽機講到四通八達的鐵路……
朱元璋對朱標的表現(xiàn)很滿意,他不是一個夸夸其談的儲君,無論是治民、整飭官場,他都有著清晰且可行的辦法,有側(cè)重之處,哪怕是對外擴張,他也有理有據(jù),分析可行性。
說起來,還是格物學院的思想正在影響朝堂。
什么抓主要矛盾,做主要任務,什么設置發(fā)展規(guī)劃,什么可行性分析,提供優(yōu)劣對比,做數(shù)據(jù)表格……
隨著精通新學的人不斷進入朝堂,朱元璋感覺自己辦理政務更是吃力了。
因為自己很多時候,不清楚這些表格上一目了然的內(nèi)容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沒有隱藏其他內(nèi)容,是不是有人在別有用心地引導自己相信其中的內(nèi)容。
還有那些發(fā)展規(guī)劃,有些知縣不僅規(guī)劃今年要墾荒多少田畝,增產(chǎn)多少糧食,還規(guī)劃比往年多生多少娃……
生娃的事,他娘的也是你們能控制得住的……
可偏偏,格物學院有一套標準,說什么人口出生率高,有利拉動發(fā)展。
朱元璋不知道人口出生率怎么算的,但也知道人越多越好,這不是人生不生,不是你們縣衙能規(guī)劃的事嘛……
還有些地方將商稅增長也納入規(guī)劃中,甚至連戶部都開始用這種方式了,還提出了“財政赤字”的概念,說什么朝廷要多花錢,不要介意借錢……
放在前些年,朱元璋都能將戶部尚書拉出去砍了。
一個國家的財政從來都是收支平衡次好,最好的是,收的多,支出的少啊。可這些人開始說收入三千萬兩,支出三千五百萬兩,那也沒問題,還有好處……
朱元璋對這些很頭疼,這段時間是在抽身,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軍略之上,可軍略的事是確定的事,想再多都使不上多少力了,騎兵、步卒、糧食、火器、火藥彈、雨具等等,全都解決了,就連李文忠也去了遼東……
沒什么需要去過多思量的,所以朱元璋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正在補習格物學院的課業(yè),看看學院里到底教的都是什么東西,怎么和自己的觀念不一樣……
可從朱標這里看,他似乎掌握了格物學院的學問,并將這些學問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治國理念。
終究還是自己年紀大了,跟不上了嗎?
或許,在大明沒了外敵之后,沒了存亡危機之后——自己可以退一退,給朱標更多的權(quán)……
年輕人做事,未必靠不住啊。
想當年,自己不也是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憑著一股勁打下了這片江山?何況,如今的顧正臣,不也是個年輕人,卻能擔起大任……
現(xiàn)在,就靜靜等著滅了元廷、東征倭國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