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院建造了大明最先進的活字印刷設備與流程,只不過有些流程并不適合普及,比如蒸汽機驅動的重鋼刀切割紙張,這玩意外面的人就用不了。
不說蒸汽機目前還不準進入民間,就是準入了,尋常書坊也用不上這東西,一次印個幾十本、百余本書,尋常裁剪紙張就足夠了,用蒸汽機,還不夠他們的煤炭成本……
但集賢院不同,就以《航海八萬里》來論,第一批就要三萬冊,這就意味著每一版都需要印三萬份,這要是人工裁剪切分紙張,實在是費時費人,而且影響成冊進度,人工裁切還可能弄亂次序。
日后印刷教材,那也是量大,動輒千冊起步。
活字印刷的基礎技術成了,想要為文教的普及,教化的進步提供助力,就需要將這些技術普及開來。
顧正臣是一個講價值規(guī)律的人,于是對朱元璋道:“陛下,既然臣暫管集賢院,那就需要算一筆賬了。這制造金屬活字、鐵盤、油墨,還有紙張、人工,后面售賣也需要店鋪,花銷可不在小數(shù)目……”
朱元璋呵了聲,問道:“花銷再大,對你來說是問題嗎?你不是有的法子可以賺錢,那就賺回來?!?/p>
顧正臣郁悶:“錢可都在大戶手里,沒點由頭,他們也不出錢啊?!?/p>
朱元璋才不管這些:“書印了這么多,還收不回成本?”
顧正臣嘆了口氣,解釋道:“陛下,按照以往來看,書厚一寸多會轉為一冊,一本書拆為五冊甚至是十冊,一冊一百文,整本書算下來要五百文甚至更多?!?/p>
“但集賢院沒有分冊,書厚三寸,按理說可以定價三百文以上。但三百文也不是小數(shù)目,足以讓不少人卻步。所以臣決定降價,這本書統(tǒng)一定價為一百文。”
朱棡皺了皺眉頭,言道:“先生,這樣一來可覆蓋不了成本,一本書下來,至少虧損一百五十文,若是十萬冊,那虧損要增加到一萬五千兩,就是將集賢院賣了,也賺不回來?!?/p>
朱元璋拿起書冊翻看了下:“一百文,確實很低了。朕知道你希望這書有更多人購買,進入更多人家。只是太低了,這虧空大。集賢院屬朝廷,總不能一直虧下去吧?”
顧正臣將自己的理由說了出來:“低價策略的考量頗多,一來,確實是為了讓更多人購買。哪怕是一些過得去的百姓家,也可以拿出這筆錢購書,促進銷量。二來,低價才能避免這本書被盜版?!?/p>
“盜版?”
朱元璋瞇了下眼。
朱棡在一旁解釋:“父皇,盜版指的是盜竊走雕版,只不過對方不是直接行竊,而是拿著書,自己雕版,然后印刷售賣。若是價格低于外面書坊盜版印刷的成本,對方自然不會虧本亂來。”
朱元璋拿著書走向一旁的椅子:“還有嗎?”
顧正臣回道:“其三,臣希望將集賢院的名聲打出去,以低價贏人心。”
朱元璋搖了搖頭:“百姓家未必看集賢院這塊招牌,哪里實惠,哪里便宜,他們才會買什么?!?/p>
顧正臣看著坐下來的朱元璋,跟至一旁:“陛下所言極是,可也不盡然。就以絲綢來論,金陵售賣絲綢的鋪子多了去,品質大差不差,可招牌響亮的生意只會越來越好,而沒有招牌的,不善廣告的,生意則會少許多?!?/p>
“確實有那么一些百姓傾向于實惠,可大戶、富農、小康之家與士人等,他們一旦認準了集賢院,那日后購書,第一個想到的,那自然也是集賢院,只有集賢院買不到時,才會去其他書坊找尋?!?/p>
朱元璋思索了下,問道:“可虧空這么大,你該不會是想讓戶部給你錢財吧?為了大移民,戶部已經很難了,再討要錢財,他們會跳腳?!?/p>
顧正臣呵呵一笑:“陛下,戶部緊張,臣自然不可能向戶部伸手,還是老法子,臣打算讓皇子、勛貴,還有商人出大價錢購買這書,彌補集賢院虧空,若是運作得當,興許還能大賺一筆?!?/p>
朱元璋看向朱棡:“聽到了吧,你的先生讓你出錢買書。顧小子,你打算讓他出多少錢?”
顧正臣伸出一根手指。
朱棡愣了下,伸手就往袖子里掏:“不就是一兩銀鈔,弟子還是出得起?!?/p>
顧正臣搖頭:“不是一兩?!?/p>
朱棡錯愕:“難不成是十兩?先生,這可太過了啊,什么書也不能賣這個價?!?/p>
顧正臣落下手:“對勛貴而言,十兩銀,但對商人來說,我打算要一百兩,先賣個一百本……”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一百兩一本?商人又不是白癡,這書也不是金子做的,他們憑什么花一百兩買書?你若是能以這個價碼賣出去一百本,朕準你在水師里挑選二十人進入府邸當護衛(wèi)?!?/p>
“說起來,滿朝公侯中,也就你家護衛(wèi)最少,若不是朕給了你一些人手,寒酸的都不成樣子了。你可是朝廷重臣,家里沒人能用的人手可不行。”
顧正臣知道朱元璋這是在安自己的心,也表示他對自己的信任,但還是推辭了:“去水師挑選護衛(wèi)就不必了,臣覺得現(xiàn)在這樣挺好,若是陛下許可,不如就讓申屠敏、關勝寶與蕭成,加入鎮(zhèn)國公府吧?!?/p>
蕭成、申屠敏等人,說到底并不是顧正臣的人,跟著顧正臣屬于執(zhí)行皇帝的命令,不像林白帆,他是真正的顧家人,身上沒其他兼職,也不向朱元璋負責。
朱元璋站起身來:“這些人跟著你很久了,那就讓他們一直跟著你吧。只是顧小子,朕不認為你能將這書賣出金子價啊,你打算用什么法子?”
顧正臣含笑:“什么法子,陛下等上幾日便可知曉?!?/p>
朱元璋背負雙手,邁著龍行虎步朝著門口走去:“朕等你好消息,另外,朕下了旨意,讓黃元壽、張赫、高令時回京,下次他們離開時,你跟著一起離開?!?/p>
顧正臣追了兩步:“陛下,臣還沒休息好……”
“休息提前結束,辦事吧?!?/p>
朱元璋沒給顧正臣拒絕的余地,在張煥等人的護衛(wèi)下離開了集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