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震、趙新等人看著一臉興師問罪的詹徽直皺眉。
趙新剛想說什么,費震便站起身來,嚴肅地回道:“詹左都御史既然知道移民事,想來也清楚移民在即,需要官員做事——”
啪!
詹徽將茶碗重重擱在桌案上,碗蓋處翻出了不少水漬:“貪官污吏是什么人,是失了本心之人!他們知道如何揮霍權(quán)力帶來享受,知道如何用好手中的權(quán)力,去壓迫百姓!”
“費布政使,你來告訴我,鎮(zhèn)國公要用這群人去移民?若是如此的話,山西近四百萬百姓,還有安寧嗎?這一輪移民之后,百姓還能信朝廷,還能敬朝廷嗎?”
費震看著發(fā)怒的詹徽,一時之間無法反駁。
便在此時,一聲爽朗的笑聲從門外傳來,隨后是一聲清亮的嗓音。
“資善兄,這是要問責(zé)山西布政使司啊。”
資善,詹徽的字。
費震、趙新等人急忙看去,詹徽微微皺了皺眉頭,也不得不起身,跟在費震等人身旁,上前行禮:“見過鎮(zhèn)國公。”
顧正臣咳了咳,拱手回禮,然后對費震等人指了指后面的衙役:“沒讓通報,擅自闖了進來,不要責(zé)怪他們,本想早點趕來,只是這身體有些抱恙,晚了幾日,還請見諒?!?/p>
嚴桑桑跟在顧正臣身后,行了個萬福,算是回禮。
顧正臣看向詹徽:“看來,陛下還是不太放心,讓你辛苦跑來一趟。”
詹徽確實辛苦,要知道那可是十一月底出的金陵,頂著呼呼的北風(fēng)向北行,不說歷經(jīng)千辛萬苦吧,那也是喝了一肚子的西風(fēng)來到的山西,路上經(jīng)歷了大半個冬日,連過年都沒辦法陪伴家人。
不過,為國事,顧不上這些。
詹徽搓了搓臉,注視著顧正臣:“鎮(zhèn)國公,陛下有口諭?!?/p>
顧正臣聽聞愣了下,剛要行禮,便被詹徽攔?。骸斑@口諭站著聽便是,陛下的原話是:顧小子你聽著,監(jiān)察御史到了山西,不可動輒打傷,否則,回京跪罰?!?/p>
費震、房安等人神情有些異樣。
這到底是警告顧正臣不要打御史,還是說,你打了御史,最多也就是跪罰……
如此被皇帝對待,恐怕官場之上就顧正臣這一個吧。
顧正臣皺了皺眉頭,對詹徽問道:“這道口諭,總歸不是因為高星廣高御史吧?”
詹徽搖頭。
監(jiān)察御史高星廣聽說顧正臣在洪洞招兵,就以為顧正臣要造反了,將消息傳到山西都司,布政使司,還傳到了山西行都司,甚至還送了公文到朝廷,狀告顧正臣造反之事……
這家伙現(xiàn)在藏哪里去了,詹徽也不清楚,聽說之前在大同,后來顧正臣去了一趟大同后,高星廣就沒了消息,估摸著藏在某個縣城里避風(fēng)頭了。
但,為了一個不起眼的高星廣,皇帝還不至于發(fā)話,顧正臣想揍他,那也是他活該,也不動動腦子,顧正臣這種人要造反的話,干嘛選在洪洞,他選在金陵不是更有勝算……
顧正臣思索了下,淡然一笑:“若不是沖著高御史,那就說明你這次來山西途中,也不算寂寞?!?/p>
詹徽眉頭微抬:“鎮(zhèn)國公果然聰慧,雖寒風(fēng)呼嘯,但確實算不上寂寞,而且相當(dāng)熱鬧。鎮(zhèn)國公,咱們皆是為國做事,今日便有一事想問一問,這山西地方上官府,聽說有一些貪官污吏,尚在任上?!?/p>
顧正臣坐了下來,看著衙役送上新茶。
人多才能熱鬧。
顯然這次進入山西的御史數(shù)量不會少,七八個?
興許更多。
至于朱元璋為何在移民前夕送這么多御史來山西,那就不太好說了。
可能是老朱擔(dān)心大移民山西有亂,御史可以在關(guān)鍵時候安撫百姓,或者是御史可以盯著移民進程,避免地方官員借移民迫害百姓,亦或是御史監(jiān)督自己,山西布政使司等,以免以權(quán)謀私……
可這些推測,都不需要老朱特意傳個口諭。
御史本來就是干這些事情的,何必傳個口諭,至于自己揍御史,那確實前科不少,可自己從來沒殺過御史啊,揍一頓不過是皮肉之苦,御史就是跑金陵告狀去,這人到了金陵,傷也基本痊愈的那一種……
何必特意提醒自己別打御史?
這個動作,顯得多余了些。
可老朱往往并不怎么會做多余的事,連別人奏折上多幾個句廢話都嫌棄的主,不太應(yīng)該安排詹徽千里迢迢警告一番。
除非——
顧正臣平靜地看著詹徽,問道:“在談?wù)撋轿髫澒傥劾暨@個問題之前,我想確認一下,你來山西,是陛下提出的,還是你主動想來的?”
詹徽笑了,神情里多了幾分高興:“是右僉都御史邵質(zhì)提請,不少御史附和,邵質(zhì)原本想要親自來一趟山西,只是不巧,他妻子突然病重,只好我?guī)俗哌@一趟了。”
顧正臣恍然。
御史想針對自己,苦于太遠,沒什么機會,索性接著移民的由頭,靠近一點看得更清楚,下刀子的時候也更準……
金陵里發(fā)生了什么事,顧正臣并不甚清楚,但結(jié)果很顯然,自己接下來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殺傷自己的利器,一個不慎,這就是遍體鱗傷。
怪不得老朱警告自己,這明面上是讓自己別揍御史,私底下好像是在說,御史有問題就狠狠揍。
當(dāng)然,揍了之后的后果,該承擔(dān)的還是要承擔(dān)……
顧正臣揉了揉眉頭,這都移民的關(guān)鍵時刻了,怎么還派與自己不太對付的御史過來給自己添麻煩。
信不過自己可以換人。
想收拾御史,回金陵之后打他們還不簡單。
非要選在山西,這不是添亂。
顧正臣嘆了口氣,對詹徽道:“山西貪官污吏在任上,你想說什么?”
詹徽神情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鎮(zhèn)國公在民間素有青天之名,眼里容不了沙子,既然發(fā)現(xiàn)了貪官污吏,是不是應(yīng)該先行罷黜,奏報朝廷,另選賢才干吏而來,而不是讓其繼續(xù)留任,反而害了無數(shù)百姓?”
顧正臣沉默了下,搖了搖頭,認真地說:“貪官污吏,但凡主動交代罪責(zé),改了的——要用。有罪而不交代的,該判什么刑的,就判了執(zhí)行。詹左都御史,來不及了,特殊時期,山西官場必須擰成一股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