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印、王興宗、朱瑛與顧正臣一起去了大明錢莊總部,辦理了單據(jù)之后,帶上了一群格物學院的人,踏上了返程之路。至于山西右布政使趙新,左布政使費震,也沒在金陵停留多久便先行前往山西。
顧正臣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正躺在后院的梧桐樹下享受難得的愜意時光,朦朧中感覺有一道身影出現(xiàn),還有一股子暗香動人,皺了皺眉頭,輕聲道:“這個味道可不多見,誠意,你又換什么香料了?”
一陣銀鈴的笑聲傳出,陌生且熟悉。
顧正臣猛地睜開眼看去,看著面前柔媚的黃時雪,難以置信地問道:“你怎么來了?”
黃時雪伸出纖纖玉手將坐了起來的顧正臣推了回去,一點也不避諱地坐在了藤椅邊緣:“你去了一趟南洋那么久,好不容易回來了,連個消息都不給我送,是不是太過薄情了?”
顧正臣半躺在藤椅里,看了看周圍。
黃時雪莞爾一笑:“不用看了,侯爵夫人與你那兩個側室都在試珠寶,沒空過來,至于蕭成、林白帆,他們對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只是個弱女子?!?/p>
顧正臣喉嚨動了動,將腿往外挪了下:“你丈夫呢?”
黃時雪用手掩笑:“這是定遠侯府后院,他一個外人還是個男人,如何能輕易進來,放心吧,沒人會打擾我們?!?/p>
顧正臣郁悶不已:“你現(xiàn)在好歹也是個孩子的母親了,如此曖昧不清算什么事。我與你可是清清白白,別傳出去什么不好的,讓人心里有芥蒂?!?/p>
黃時雪側身靠近顧正臣,笑靨中透著風情:“有什么好芥蒂的,若是我想得到你,早得到了,還用得著給他生孩子?”
顧正臣忍不住,翻身下了藤椅,無奈道:“收斂一些!”
黃時雪順勢霸占了藤椅,半躺在上面,腿一擺,裙子帶風:“我也是剛來金陵,順帶還去看了一眼土豆、番薯地,長勢相當不錯。你倒也是個能守住秘密的,如此高產(chǎn)之物,瞞著天下人便出海而去?!?/p>
“等土豆、番薯挖出來,你這侯府是不是可以換牌匾了。這段時間里,你總不可能再鬧出什么幺蛾子,打殺幾個官員吧?”
顧正臣走向一旁的石桌,在石凳上坐了下來:“換不換牌匾是朝廷的事,倒是你,不好好待在南洋,怎么突然跑到金陵來了?”
“想來看看你,就過來了?!?/p>
黃時雪平靜地說,沒帶笑意,顯得很是認真。
顧正臣擺了擺手:“說正事?!?/p>
黃時雪注視著有些窘迫的顧正臣,噗嗤笑了出來:“也沒什么,一來鎮(zhèn)南府有些事需要給朝廷奏報,二來,你走之前留下的任務,我們做好了,這次來將情報也帶了過來,已經(jīng)放在前院了?,F(xiàn)在可以說了吧,阿三計劃是什么?”
顧正臣含笑:“阿三計劃,那不就是西洋計劃?!?/p>
黃時雪歪了歪腦袋,目光中流露著秋波:“若只是西洋計劃,用不著調(diào)查人家國家多大,兵力多少,物產(chǎn)幾何吧?顯然,我總感覺你不懷好意,是不是想將西洋也給吞并了?”
顧正臣不置可否:“這種事不要隨意猜測,西洋一直都不是我們的地盤,也沒有理由去占領。”
黃時雪坐了起來:“這番話別人說我信,可從你口中說出來,多少有些不可靠。大明開國之初在南洋哪有什么立足之地,這才多少年,舊港、南北港、石錦港、鎮(zhèn)南府,還有安南外海,這些變化可都是拜你所賜?!?/p>
顧正臣憨厚一笑:“南北港是占城送的,安南外海是安南人自己折騰的,舊港是因為沒人管事了,石錦港是滿者伯夷割給的,鎮(zhèn)南府是獻給朝廷的,這些哪一樣都與我沒多少關系。”
黃時雪看著厚臉皮的顧正臣,暗咬銀牙:“說吧,阿三計劃到底是干嘛的,我在鎮(zhèn)南府都快悶壞了,再這樣下去,我興許會闖出禍來。給我點事做,我不想整日待在家里看孩子,孩子一哭我就頭疼。”
“興許我就不適合當個母親,心里總是有些躁動,無事可做的煩悶你不清楚,我也不是那么安分的人……”
顧正臣看著心煩意亂的黃時雪,笑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出去活動活動吧。”
“去哪里?”
“古里、柯枝,這些小國雖然并不強大,但占據(jù)的位置卻十分重要,適合作為水師在西洋之中的補給之地,我認為——”
“我知道該怎么做?!?/p>
“你想怎么做?”
“沒什么,陳祖義還沒死,讓他繼續(xù)干活吧。等活干完了,大明水師再去一趟剿匪,多大點事,不過能離開鎮(zhèn)南府我就很高興了?!?/p>
“好吧,那就讓陳祖義出山吧,另外,派人去一趟天方等地,打探下西方諸國的動靜,若是可以,帶一些西方人來大明?!?/p>
“西方人?”
“是啊,意大利人,法蘭西人,英格蘭人,總之,反正西面的人就行,若是遇到幾個貴族最好也拐過來,我們總需要知道西方人到底在干什么,發(fā)展到了什么程度?!?/p>
顧正臣不清楚自己改變大明的同時,西方世界有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
自己煽動翅膀,雖說不一定能將風吹到歐洲去,但有些事說不清楚,為了安心,最好還是拿到第一手的資料。
大明水師不會只停留在近海區(qū)域,大海的利益越豐厚,大明在海外的利益越多,水師就不能懈怠了。
沒有強大的水師船隊,海外利益就無從談起,這一點是后世幾百年的歷史告訴顧正臣的,誰有最強大的水師船隊,誰就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利益。不管是什么牙什么英什么美麗國,他們的興,衰,不用看這個那個,看看還有幾艘船能蹦跶,什么品相的船就知道了。
未來,一定屬于華夏。
這是必然的。
當然,在這個時代里,華夏也一樣需要登高——一覽眾山??!
唯有如此,不負此生!
阿三計劃,不能只局限在阿三那一片地盤上,而是需要將阿三當跳板,蹦到西方去。
說到底,阿三是個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