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城,西門外。
顧正臣為馮勝、廖永忠、吳禎踐行。
馮勝爽朗地抱了抱拳,豪氣干云地說:“今日一別,他日金陵相會!”
顧正臣還禮:“山高水遠,諸位保重。”
馮勝、廖永忠、吳禎確實帶人撤走了,浩浩蕩蕩。
沒辦法,以前海州城儲備了大量糧食,確實夠一萬來人吃的,但一下子涌入五萬軍士加兩萬多俘虜,每天僅僅是糧食就耗去頗多,再吃兩個月,估計要吃戰(zhàn)馬了。
何況遼東已開始暖和起來,夏日可能會迎來大雨天,到那時,河流泛濫,道路泥濘,物資運輸不暢,軍隊行進不便都是問題。
戰(zhàn)斗基本結束,方圓五百余里不見元軍,都司更是占據(jù)了安樂州作為橋頭堡,納哈出想要南下就需要掂量掂量會不會被偷襲。
再說了,估計納哈出這會也沒時間找大明的麻煩,他現(xiàn)在估計還在舔傷口。另外,愛猷識理答臘也該掛了,買的里八剌上位,納哈出作為太尉,怎么滴也需要找買的里八剌吃頓飯,混個臉熟不是……
馮勝等人帶走了所有俘虜,還有兩萬八千戰(zhàn)馬,無數(shù)牛羊,還有都指揮使馬云、葉旺聯(lián)名請求增兵遼東、顧正臣關于遼東局勢的兩封文書。
李冕隨軍返回,帶走了功勞簿。
毛驤帶定遼衛(wèi)的軍士返回了都司,帶走了都司的戰(zhàn)馬與約定好的“利息”。
隨著時間推移,傷兵逐漸痊愈。
新火器第一軍在戰(zhàn)爭中學會了承受死亡,面對死亡,學會了如何進行火器作戰(zhàn),如何投入火器,在什么時機投入火器,掌握了火器作戰(zhàn)的秘密。
顧正臣預判短時間內(nèi)遼東無戰(zhàn)事,便命軍士籌備重建海州城事宜。
水泥需要從金陵調(diào)撥一批過來,但沙土與其他骨料則需要就地取材,這些可以事前準備到位。當然,這也不需要顧正臣親力親為。
愜意地躺在樹下,享受著舒坦的風,一旁放個茶壺。
無書,無事。
就這樣,顧正臣可以發(fā)呆般躺一天。
蕭成見顧正臣難得休息,也跟著輕松,靠著樹干瞇著眼,渾似睡去。
腳步聲傳來。
蕭成的手微微動了下,眼微微瞇出一道光芒,見是黃森屏、趙海樓等人便又閉上眼。
至近前。
黃森屏對顧正臣道:“斥候接近過新泰州外圍六十里,發(fā)現(xiàn)那里防備森嚴,哨騎眾多,且晝夜交替,越往里,越容易被發(fā)現(xiàn),并沒有偷襲的可能?!?/p>
顧正臣枕著雙臂,平靜地說:“納哈出挨了那么多打,不是沒收獲,這不是,外圍防備撒那么廣,我們想偷襲都不可能?!?/p>
趙海樓問道:“要不要用懿州時辦法,繞路出現(xiàn)在他們意想不到的方向?”
顧正臣坐起身:“不必了,懿州的法子只能用一次,納哈出已經(jīng)是驚弓之鳥,他不會允許任何方向有漏洞。罷了,就讓彼此相安無事一段時間吧。盤點清楚沒有,我們還有多少火藥彈?”
黃森屏微微點頭:“除了都司拿走的八十門山海炮與四千火藥彈,海州城內(nèi)只剩下了不到八千火藥彈?!?/p>
顧正臣思量了下,嘆道:“保留著吧,過段時日,這些火藥彈估計又要被拆分了?!?/p>
趙海樓、黃森屏對視了一眼。
這倒是事實。
新火器對于城防的作用已被證實,面對重軍圍城可破局的利器,朝廷不可能不重視。海州城畢竟只是一座小城,像鐵嶺、安樂州、遼東鎮(zhèn)、蓋州等地,都頗是重要,若新火器第一軍撤出遼東,那這批火器與火藥彈,很可能會被拆分出去。
這樣做的原因不言而喻,一是拱衛(wèi)遼東各地城防,二是避免班師回朝帶給金陵壓力。
幾日后,愛猷識理答臘去世的消息為斥候聽聞,消息隨后傳入關內(nèi)。
顧正臣整日待在海州城看山看水,帶一批人騎著馬在城外跑來跑去。
原野的草高了,茂盛了。
七月,鶯飛草長。
顧正臣催馬而動,摘下火銃,端起,瞄準百步開外的靶子扣動扳機。
啪!
鉛彈飛過。
靶子紋絲未動。
查看靶子的軍士憋著,不知道怎么回話。
顧正臣郁悶不已,自己騎馬沒問題,火銃準頭也沒問題,為啥騎馬加火銃就有問題了,倒是蕭成這個棒槌,他平時不用火銃,為毛上手就能一擊上靶……
看著鄙視自己的蕭成,顧正臣咬牙切齒:“你丫的還真是個天才……”
這一日,蓋州指揮張良佐帶二十余騎奔至海州。
張良佐見到顧正臣,先是一陣長長的笑聲,然后抱拳道:“定遠伯,大喜!朝廷派了工部尚書趙翥前來,接應定遠伯與新火器第一軍班師回朝,船隊已接近連云島,不日便會上岸,帶旨而來,還請定遠伯與諸位早作安排?!?/p>
“等等,工部尚書?”
顧正臣預料自己該回去了,但沒想到接應的人是工部官員。
張良佐笑道:“尚書迎接,已是給足了面子吧。想當初咱在蓋州殺敵之后,朝廷只派了幾個主事……”
顧正臣隱約感覺有些反常。
班師回朝就班師回朝,一不需要接應,二就算是派尚書,兵部與禮部才是最合適的吧,實在不行那也是安排戶部、吏部官,工部就有些意外了……
“那就準備吧?!?/p>
顧正臣準備交接事宜,城防再次交給海州衛(wèi)軍士。
關凜、古嶺眼巴巴想要火器,只不過旨意還沒到,顧正臣也不敢輕易留下,給都司還是因為安樂州、鐵嶺位置重要,也是寫了公文給朝廷說明。
三日后,趙翥帶了百余人抵達海州城。
寒暄一番,趙翥肅然道:“定遠伯接旨!”
顧正臣與一干將士行禮。
趙翥打開圣旨,臉頰不自然地動了動,念道:“咱備好了酒,顧小子速速帶人回京?!?/p>
顧正臣已經(jīng)習慣被老朱一口一個“顧小子”了,反正也少不了一塊肉,就讓他喊吧。
趙翥看向顧正臣:“接旨啊?!?/p>
顧正臣瞪大眼,難以置信:“沒了?”
“沒了。”
“就一句話?”
“就一句話?!?/p>
“我靠……”
“你說啥?”
“我——謝恩領旨……”
顧正臣要吐血,老朱啊老朱,你好歹多說幾句話,那么一大群人跪著聽著的,我不要面子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