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恭賀。
胡惟庸低著的目光中,填滿冷漠。
顧正臣此人崛起的速度之快,已然令人緊張不安。封伯爵時已有人認為薄了,如今他破納哈出大軍,一戰(zhàn)滅敵五萬余,封侯恐怕已勢不可擋。
這樣一來,他就徹底成為了不可招惹的新貴,也將是唯一一個沒有經(jīng)歷過開國戰(zhàn)爭的侯爺!
這對自己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胡惟庸心事重重,無法拉攏注定了顧正臣是敵人,有這種敵人,未來的每一步都大意不得。
皇帝對自己也起了防備,不說之前設了通政使司,就說一個月前,皇帝告訴群臣“奏事不必關白中書”,這就等同于任何官員可以越過中書直接奏報到皇帝面前。
中書,逐漸被架空。
總有一種被人盯著磨刀的感覺,若顧正臣再返京,站于朝堂之上,事情恐怕對自己更為不利。
汪廣洋無悲無喜,顧正臣再如何出色,也和自己沒關系,他不是自己的朋友,也不是自己的敵人,何苦來為他悲喜亂了心境,倒是昨晚上的舞女,那妖嬈的……
戶部尚書費震是真心為顧正臣感到高興。
費震認為自己有今日之高位與顧正臣脫不了關系,若不是顧正臣協(xié)助自己做好了寶鈔提舉司事,自己也不可能憑政績在幾年之內坐上戶部尚書的位置。
對于顧正臣的才華、能力,費震很清楚,那是一個思慮周密、善布局破局之人。
如今,他做到了,于十萬軍中破局而出,驚艷大明!
不同官員有不同的神情與心思,羨慕有之,嫉妒有之,不安有之,意圖攀附著有之……
朱元璋接過報捷文書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臉上笑意如何都掩不下去。
好,實在是太好了!
最初派顧正臣去遼東,是想讓他找個機會,尋一支弱旅騎兵試試火器以步克騎的效果,僅此而已??蛇@小子似乎到哪里都能折騰得很。
在句容,折騰一番,大案之下,句容民興。
在泉州,清理一番,開海之下,泉州大治。
在海州,大戰(zhàn)一番,血海之下,遼東可定!
朱元璋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小看了顧正臣,小看了新火器第一軍的戰(zhàn)力,小看了新式火器用于戰(zhàn)場的威力。可憐的納哈出,原本想要踢碎海州城,結果刀砍在了石頭上卷刃了這才跑了。
一戰(zhàn)殲滅納哈出五萬余兵力,還有閑心與兵力去奔襲蓋州外元軍,又吃掉對方四千軍!這小子倒是有點李文忠作戰(zhàn)的風格,疾如風,動如雷霆,一擊殺,二擊再殺!
“傳旨,今日宮內大慶!”
朱元璋高興不已。
大都督府。
徐達大笑的聲音終于停了,邁著囂張的八字步朝著皇宮走去。
剛走沒多遠,一輛馬車經(jīng)過,簾子掀開,臉色焦黃的鄧愈咳了咳,道:“魏國公,聽聞定遠伯遼東大捷,陛下設宴大慶。”
徐達看著說話都有些喘的鄧愈,哈哈笑道:“是啊,不過你就不需要入宮了吧,回家好好躺著喝口茶笑笑就算慶賀了?!?/p>
鄧愈落下簾,下了馬車,寬大的衣裳顯得身子骨瘦了許多:“沒什么病是一頓慶功酒治不好的,若是有,那就是兩頓……”
徐達瞪了一眼:“太醫(yī)說了,不準你飲酒?!?/p>
鄧愈不滿:“那群人的話能聽?身為武將,聽聞大捷,豈能無酒?”
徐達嘖嘖兩聲:“若不是顧正臣請旨,讓陛下給你安排了太醫(yī)隨軍,你在壽春時怕是救不回來了,這會說太醫(yī)的話不能聽,下次誰出手救你?”
鄧愈后怕不已。
打吐蕃時好好的,打完之后也身體健康,可偏偏班師途中,路過壽春時突然渾身發(fā)熱,上吐下瀉,幾要性命,隨軍大夫束手無策,若不是太醫(yī)經(jīng)驗老道,自己根本就堅持不到回金陵。雖是如此,這身子骨也弱了不少,休養(yǎng)了五個多月了,體力倒是恢復過來一些,可也留下了咳嗦的病根。
“無妨?!?/p>
鄧愈堅持,徐達只好與其一起入宮。
李文忠、陸仲亨、唐勝宗、梅思祖等也入了奉天殿。
文武群臣落座,宦官宮女布置酒菜。
朱元璋看向沈勉:“來,說一說海州大戰(zhàn),助助酒興。”
沈勉領命,侃侃而談:“納哈出十萬兵臨城下,定遠伯立城墻之上,舉手投足之間定四門,是時,城內只有一萬三千余將士……”
聽聞到顧正臣睡在城墻之上與軍士共生死時,不少人刷新了對顧正臣的認識,一個與將士生死與共的形象建立起來。聽聞到顧正臣布置妥當,親自出手殺敵時,從容不迫、英勇無畏的印象便出現(xiàn)了。聽聞到顧正臣玩起了火器的添油戰(zhàn)術,細作與詐降之策時,一個胸有韜略、身負大才的智將似乎浮現(xiàn)在眼前……
這一次勝利是實打實的正面交鋒,海州城內的將士豁出了性命殺出來的,沒有多少取巧的成分。
徐達忍不住搖頭,論說火器,顧正臣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這個家伙在戰(zhàn)場上將火器發(fā)揮到了極致,不愧是寫出《新式火器論》的家伙,納哈出挨一頓胖揍不冤……
李文忠站出來:“陛下,定遠伯在遼東取得如此大捷,極大打擊了納哈出的力量,遼東戰(zhàn)局將傾向于我朝,假以時日,納哈出可平,東北可定,臣愿為定遠伯請功!”
鄧愈連連點頭,跟著進言:“如此軍功,封侯可矣。”
陸仲亨、唐勝宗等人雖然對顧正臣封侯之事很抵觸,不愿此人躋身侯爵之列,可這樣的話沒辦法直說。
顧正臣在遼東經(jīng)歷了耀州、柳河、懿州三戰(zhàn),又經(jīng)歷了海州城保衛(wèi)戰(zhàn)與奇襲蓋州外元軍之戰(zhàn),他干掉的元軍數(shù)量已然超過了六萬,這可以說是五年以來,朝廷對元軍作戰(zhàn)最輝煌的戰(zhàn)報。
反對或否定顧正臣,那和反對、否定自己曾經(jīng)拿下的軍功有何區(qū)別?
朱元璋沉默了下,并沒有直接答應封賞之事,轉而道:“此事不急,待后續(xù)俘虜、戰(zhàn)馬與功勞簿送來再議也不遲,來,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