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府別院。
顧母將衛(wèi)大娘迎了進來,上了好茶招待。
衛(wèi)大娘笑呵呵地看著顧母,紅色的帕在手中舞了下:“張家老爺可是個不好對付的,老婆子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這三寸不爛之舌都要說廢了,這才讓張家收下聘禮,這門親事,總算是有了眉目?!?/p>
顧母安心許多,聘禮收下,就意味著張家有意結(jié)親,那接下來事就好辦了。
“青青。”
顧母喊了聲,顧青青送上一塊價值十貫錢的玉佩。
看著歡喜的衛(wèi)大娘,顧母笑道:“后面納征還需要勞煩衛(wèi)大娘?!?/p>
“不勞煩,不勞煩?!毙l(wèi)大娘笑得合不攏嘴:“張家小姐名為張希婉,聽名字就是個溫婉賢淑的女子。這門親事,可謂天作之合?!?/p>
顧母見過張希婉,自是知道。
衛(wèi)大娘知道顧家還有得忙,起身告辭:“張家老爺發(fā)了話,說想要考校姑爺學問,讓姑爺明日去府上一趟?!?/p>
“多謝。”
顧母安排顧青青送客。
顧正臣從屏風后走了出來,看著含笑的母親。
顧母起身,溫和地說:“你也聽到了,張家收了聘禮,但只要沒納征,事情就可能有變故。這次他讓你去府上考校,想來是看看你值不值得托付。張希婉娘見過,聽青青說,她也是個可憐的,張家慎重點,至少說明重視女兒?!?/p>
顧正臣微微點頭:“娘,放心吧?!?/p>
翌日。
顧母備好禮物,讓張培、姚鎮(zhèn)送顧正臣至張府。兩處地方隔得并不遠,馬車不過一刻。
老仆站在門口迎候,見顧正臣來了,便請入院子,至書房外說了聲“請稍后”,便走入房間,不久走出,對顧正臣說:“老爺讓你進去?!?/p>
顧正臣整理了下衣冠,抬腳邁過門檻,經(jīng)過山水屏風,看到一座座書架,全是翻舊的書籍,順著書架看去,只見一位中年人正站在書架旁,手中拿著雞毛撣子,正在輕輕掃去書籍上的灰。
“顧正臣拜見張學士。”
顧正臣恭恭敬敬行禮。
張和側(cè)身看向顧正臣,見顧正臣一襲長袍,儒雅的眉目之中透著一股豪情之氣,一雙眸如星子,有光,嘴角浮出笑意:“我是應(yīng)該稱你為顧知縣,還是顧先生,亦或是女婿好呢?”
顧正臣看著和氣的未來岳父,向前走去,厚著臉皮:“女婿吧,在家里,沒有其他身份,只有家人。”
張和哈哈笑了笑,從書架上面取下一本書,吹去灰塵:“既然來了,那就幫我好好收拾收拾書架吧,整日在弘文館,可都沒閑暇打理它們?!?/p>
顧正臣將書架上面的書抽了出來:“弘文館好啊,清凈沒有是非?!?/p>
張和抬了下眉頭:“你似有所指?!?/p>
顧正臣擦去書上不多的灰塵,看了一眼門窗,低聲說:“朝廷堂官尤在走馬觀花,尚書、侍郎換人頻頻,這本身就存在問題,何況中書里一相獨大,這遲早會出大問題。不瞞岳父,現(xiàn)如今朝堂如泥沼,陷進去,可不容易脫身?!?/p>
張和凝眸,嚴肅起來:“我倒是小看了你,能看出奉天殿內(nèi)情況,就這一點,你就勝過了無數(shù)才俊??烧侨绱耍腋鼡鷳n你。你想要娶希婉,我沒意見,可我不想讓她跟著你受罪,更不想讓她陪你陷至無法自拔的泥沼之中?!?/p>
顧正臣深深看著張和。
張和轉(zhuǎn)過頭,用雞毛撣子掃了下書面:“希婉是我唯一的骨肉,她是我的命。你若能答應(yīng)我能護她周全,你們年前就完婚。若你不能做到……”
顧正臣深深觸動。
無疑,張和對張希婉的父愛是偉大的,是不惜代價的。
只是,誰能保證未來?
顧正臣沉默了。
咚。
屏風搖晃了下。
顧正臣側(cè)過身看去,只見張希婉從屏風后走了出來。
張和眉頭緊鎖,臉色有些難看,喝道:“回去!”
張希婉看著父親,毅然決然地向前一步,行了個萬福,堅定地說:“父親,誰都不能保證未來一帆風順,你用未來之事裹脅于他,不是故意讓他難做。若他說做得到,便是狂傲的大話,你會小看了他,若他說做不到,你會將他請出去。父親倘若真為女兒著想,就不應(yīng)如此為難顧公子?!?/p>
顧正臣看著張希婉,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個姑娘外柔內(nèi)剛。
張和拍了拍書,陰沉著臉:“果是女大不中留啊,這還沒成婚,就如此向著他。你是未出閣的姑娘,素日里教你規(guī)矩,怎么因為他都忘了個干凈?如此唐突現(xiàn)身,傳出去豈不是說張家沒有家教,還不退下!”
顧正臣走出一步,對張希婉說:“你父親的話是有道理的,官場風波惡,誰也說不清楚禍事會在哪一日來到門前。若你跟我,很可能會受我牽連。你也知道,我是個善于惹事的,剛來金陵,就招惹了一個侯爺……”
張希婉自是知道此事,大著膽子直視著顧正臣:“我不介意你惹事,我只認得你,只知道是你,一直讓我魂牽夢繞,忘不掉。是你,我可以陪你過春秋,也可以陪你過酷暑、寒冬。若不是你,我心如死灰,四季輪回,花開花落,皆與我無干?!?/p>
顧正臣聽著如此表白,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被觸動了,轉(zhuǎn)身看向張和:“岳父大人問我能不能保她周全,我想說,我會用命護她周全,在我死之前,她會一直好好地?!?/p>
張和看著并肩站著的顧正臣與張希婉,聽著女兒的深情告白與顧正臣的保證,微微點了點頭:“你這個女婿——我認了。”
“多謝岳父成全。”
顧正臣行禮。
張和瞪了一眼張希婉:“你是不是可以回避了?”
張希婉心中歡喜,瞥了一眼顧正臣,便走上前,攙著張和的胳膊,撒嬌道:“父親,女兒也想留下整理書籍。顧公子,你看這本《春秋》,你最是重哪一句?”
顧正臣看了一眼無力反抗的張和,看來是個女兒奴的父親,便上前說:“于自身而言,我頗是看重‘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這一句。于家國而言,我推崇這一句:‘茍利社稷,死生以之’!”
張和看向顧正臣:“茍利社稷,死生以之!看來你志向不小啊。”
顧正臣將整理好的書放了回去,正色道:“身為大明官員,當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