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封了國公,高興了,喝酒醉了一天。
藍玉封了國公,大手一揮,帶著一群義子在酒樓住了三天。
武將對這次封賞很是滿意,按照軍功該給的都給了,還有不少人被硬生生拔高了,就連軍士,那也發(fā)下了賞賜。
只不過軍士所得,實在算不上多,平均下來每個軍士也只有三十六兩,為了安撫軍心,朝廷還給了京軍衛(wèi)軍士每人三十石糧,十匹布,至于京軍外軍士,則免了三年的稅糧。
這一點,足夠讓軍士狂歡,軍屯很沉重,免去三年,足夠他們改善生活了。
京軍用不了這招,京軍沒軍屯。
林林總總,南征北伐,算下來,不計宅院、珠寶等,單純計算賞賜,戶部就支出了一千九百萬兩的錢鈔,即便是楊靖,那也是臉色蠟黃。
節(jié)衣縮食,摁住其他不急的開支,就這般,還將國庫給基本掏空了,剩下一點錢糧,只夠發(fā)到二月份的俸祿了……
朱元璋也知道戶部大出血,虛得很,安排內侍給戶部送去了三百萬兩,這才讓戶部緩過來。
楊靖沒有詢問這三百萬兩哪里來的,而且還是他娘的純金銀,嗯,上面有些銀子還帶了血,不過沒關系,刷刷就白了……
皇帝在賞賜,府里也在賞賜,有小錢錢的人多了起來,購買力就上來了,大量的消費更拉動了金陵商業(yè)空前繁榮,加上接近臘月,涌入金陵的人更多了,讓整個金陵從從早到晚都浸泡在喧囂聲中……
這一日,朱元璋正在考校朱標政務,內侍前來通報:“陛下,宗泐住持、如玘長老求見?!?/p>
朱元璋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他們來作甚?”
“說是有國事商討?!?/p>
內侍言道。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標,那意思是,國事與僧人有啥關系,啥時候僧人都可以參議國事了?
朱標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言道:“父皇,他們罕有主動入宮時,這次來,必是有事。”
“讓他們進來?!?/p>
朱元璋很好奇,兩個和尚來干嘛,自己不當和尚很多年了,總不至于過來討論佛法吧……
宗泐、如玘入殿行禮。
朱元璋饒有興致地看著兩人,問道:“朕很好奇,你們前來能為何事?”
宗泐面色慈和,行禮道:“陛下,臣代表佛門前來,是想求一個恩準,允許佛門東渡日本,傳授佛法?!?/p>
“東渡日本?”
朱元璋凝眸,抬手揮退內侍等人,沉聲道:“顧正臣去過天界寺了?”
宗泐唱了聲佛號:“回陛下,鎮(zhèn)國公確實來過天界寺,說日本已經實現(xiàn)一統(tǒng),戰(zhàn)爭方停,正是佛門東渡傳播佛法的好機會?!?/p>
朱元璋踱了幾步,回頭看向宗泐:“你答應了?”
宗泐搖頭:“佛門事,亦是國事。沒有陛下恩準,臣不敢答應?!?/p>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輕聲道:“宗泐,如玘,你們可是得道高僧,精明老道,閱歷無數(shù),應該知道顧正臣的提議背后,可不只是簡單的東渡傳播佛法?!?/p>
宗泐面如老木:“陛下,唐時,鑒真五次東渡日本不能成行,損失慘重,一雙眼更是失明,卻依舊沒有放棄,直至第六次,終抵日本。鑒真和尚曾說,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
“佛門之人,當有鑒真和尚的魄力。為傳播佛法,不惜身命,敢于東渡,敢于去將正確的佛法,正宗的佛法,傳之于黑暗之地,散播光明?!?/p>
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朕記得,鑒真抵達日本之后,建造了一座寺廟?!?/p>
宗泐回道:“確有此事,名為唐招提寺。”
朱元璋思忖了一番,言道:“日本國出倭寇,頻頻進犯我大明,可見其百姓戾氣甚重,如今日本一統(tǒng),局勢方定,正是凈化其人心,掃除其齷齪最佳時機,東渡傳播佛法,若能教化其為人為善——”
“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茲事體大,朕當下諭書,告知那足利義滿,讓其好好接待,善待大明佛門之人。你們需要什么,盡管提?!?/p>
宗泐回道:“佛門什么都不需要,唯一需要的便是水師放開水道,允許佛門之人乘船出海。”
朱元璋走回御案后,坐了下來,威嚴地說:“遙想鑒真東渡日本,隨行之人死了數(shù)十,退了二百余,歷時十二年方才抵達,足見東渡之苦、之難。如今佛門之人,意欲追上鑒真大和尚的腳步,傳播佛法,朕當全力助之,這樣吧,朕允許水師抽調三艘大福船護送你們前往。”
宗泐想了想,也沒拒絕。
別看大明水師多厲害,縱橫八萬里,但茫茫大海,災厄無數(shù),遇難的船只可不在少數(shù)。
前些年,朝廷運糧船走海,那也是損失慘重。
這些年有了蒸汽機船之后,稍微好了一些,但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事故。
活著抵達日本傳播佛法是第一要務,至于乘什么船過去,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佛法需要進入日本,校正日本佛法,讓其以中原佛法為尊,化解倭人心中戾氣,度化死難之人。
宗泐、如玘離開了。
朱標站在朱元璋身旁,言道:“父皇,鎮(zhèn)國公這般安排,那佛門所去之人,怕是有危險?!?/p>
朱元璋平靜地拿起奏折:“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這是他們的信條,再說了,宗泐、如玘不知道危險嗎?他們知道,東征的風吹了這么久,他們豈能聽不到。”
“可他們在意嗎?不在意。他們真正在意的是,那幾座島的喧囂結束之后,能不能有佛門之人在那里敲木魚,誦經,修佛祖、菩薩金身。既然他們答應了顧正臣,那就由他們去?!?/p>
朱標了然:“既是如此,這件事還需仔細運作,動作大點更好?!?/p>
朱元璋微微點頭:“讓顧正臣去操持吧。標兒,回到政務上來,陜西行都司之地窮困,軍屯困難,水源稀缺,欲在那里立足,可不容易?!?/p>
朱標走向輿圖,指了指,目光有些復雜:“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父皇,雄英問過兒臣,說大唐人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為何大明人,是西出嘉峪關無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