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城墻之上。
鎮(zhèn)國上將軍牧仁克盯著遠處的戰(zhàn)場,恐慌感爬在臉上,扭動著一張臉,眼見元軍已成潰敗之勢,更難阻擋明軍,而在西面,還有一支騎兵正在快速接近,不由搖了搖頭:“丞相,咱們還出城嗎?”
咬住這會也有些麻木了。
原本計劃當元軍來了,里應外合,既解了遵化之圍,也將明軍打敗,一舉兩得。再不濟,大汗遭了危機,遵化也應該出兵援助,擾亂馮勝的布置。
可現(xiàn)在——
咬住不想出去了。
城外那雷鳴一般的火器爆炸聲,還有那騰空而起的神火飛鴉,實在都太過恐怖。
他們的火器不僅多,而且打得遠。
別看圍城的只有一萬步卒,分散到一個門也才兩千來人,似乎只要集中騎兵便可以打開通道——
但現(xiàn)在看,純屬癡人說夢。
馮勝敢這樣做,說明他們有把握,能圍得住。
咬住嘆了口氣,無奈地說:“大汗兵多將廣,咱們這才多少人,不如保存實力……”
還是不出去為上,開了城門,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西面,有明軍到了。”
牧仁克有些發(fā)冷。
殘陽之下,彩霞漫天。
納哈出催馬而至,看向遠處的戰(zhàn)場,嘴唇微微抖動,對一旁的諾敏朝魯?shù)溃骸榜T勝果然在這里,遵化雖然沒有被明軍拿下來,可他們也徹底封住了遵化?!?/p>
諾敏朝魯很不甘心,咬牙道:“顧正臣的布置,還真是天衣無縫!”
納哈出哀傷:“他可是創(chuàng)造格物學院,擁有馬克思至寶的人。論陰謀詭計,草原上可找不到一個人能與他抗衡。他敢放我們帶著自己的騎兵先一步而來,就是篤定了咱們跑不掉?!?/p>
“諾敏朝魯,別沮喪了,火器之下,騎兵無存。草原騎兵的時代已經(jīng)結束了,這個時代,屬于大明。為了部落,為了族人,我們只能臣服,別無他法。”
諾敏朝魯抽了下鼻子:“我知道,只是心有不甘,咱們根本沒使出全力?!?/p>
納哈出苦笑:“顧正臣給我們使出全力的機會,我們能抓得住嗎?退一步,就是老天爺給咱們機會,下幾場暴雨來,明軍失去了火器,你以為顧正臣就輸定了嗎?”
“不,他一定還有其他法子,比如那些水里的水雷,埋在地里的地雷,以他的秉性,說不得會在我們騎兵前進的道路上,埋設到喪盡天良數(shù)量的火器,炸死我們的馬,炸死我們的兵!”
諾敏朝魯悚然。
不是沒這個可能!
顧正臣是個戰(zhàn)爭的瘋子,以前在海州的時候,他曾讓人詐降,打開了城門引誘軍隊進去,然后點燃了埋在大地之下的火藥……
寄希望于老天爺下雨,毀了明軍的火器,貌似已經(jīng)沒什么用了。人家都已經(jīng)將火器放在水里了,水都不怕,還怕下雨嗎?
“太保!”
東格樂、瑪拉泰驚喜不已,揮舞著馬鞭從遠處奔跑而來。
納哈出看著自己的部將與軍士,他們好像并沒遭遇什么損失,馮勝攔住的是本部主力。
東格樂疾馳而至,勒住戰(zhàn)馬,急切地喊道:“太保,馮勝攔住了通往三屯營的去路,我們現(xiàn)在該如何是好?”
納哈出目光掃過這些將官與軍士,他們之中有些老人已經(jīng)跟了自己二三十年,那些年輕的面孔,是部落的希望所在。
只是,局勢到此。
納哈出面帶凄楚之色,開口道:“顧正臣來了,我們中了他的圈套,三屯營的路封住了,即便是咱們退到三屯營,也回不去草原了,東格樂,瑪拉泰,告訴所有的兄弟們,我們——投降了?!?/p>
東格樂渾身顫抖。
瑪拉泰難以置信地看著納哈出。
諾敏朝魯驅馬前出:“八年前,顧正臣靠著一座土坯城將我們打敗。八年后,顧正臣靠著山河口袋陣,將我們圍困。這一次,他沒打算放我們任何人離開,要么投降,要么戰(zhàn)死!”
“為了族群考慮,為了底下的將士考慮,放棄武器,投降大明吧,不要再死人了?!?/p>
東格樂低下頭,余光掃向瑪拉泰。
瑪拉泰暗暗松了一口氣,這下好了,不用我們勸說投降了……
東格樂突然意識到什么,問道:“失烈門呢?”
瑪拉泰也是一驚。
失烈門與納哈出同時斷后,現(xiàn)在納哈出投降了明軍,那失烈門——
納哈出抬手:“他也投降了,只不過被顧正臣留在了后面,估計晚點回到這里,告訴所有人,集結在遵化以北,丟下武器,下了戰(zhàn)馬,等待明軍受降吧?!?/p>
東格樂、瑪拉泰了然,安排軍士行事。
這次投降,并不是納哈出違背眾人意志做出的決定,而是順從眾人心思的決斷。
沒有人跳出來反對,也沒有誰會不識相地嚷嚷著戰(zhàn)斗到底。
明軍通過火器,徹底打得所有人沒了戰(zhàn)斗下去的勇氣。
納哈出所部的動靜,自然也落到了咬住、牧仁克的眼中。
咬住氣得直跳腳,指著納哈出所在的方向破口大罵:“大汗有危機,你竟不去救援,還要投降大明,可恥啊可恥!”
牧仁克沒有罵人。
納哈出這樣做,也是絕境之下的不得已。
若是當真想要戰(zhàn)死,尋一個悲壯,咬住這會應該出城了,至于倒在哪里,那都不是事,重要的是他有勇氣出城,而不是站在城墻之上罵人。
元軍本部被打敗了。
總管額爾敦戰(zhàn)死,萬戶朝圖魯戰(zhàn)死,太尉驢兒被沖下山的明軍活捉,一干大將損失過半,整個軍隊已是潰不成軍,除了太尉蠻子、知院捏怯來等人在組織反抗外,大部騎兵失去了指揮。
買的里八剌幾次帶人逃,都被明軍給壓了回去,邊打邊跑,被喀秋莎幾輪轟炸被迫轉向,最終帶著兩萬殘軍,被明軍包圍在了一處名為宋家窩鋪的地方。
一萬步卒、一萬騎兵,包圍圈有些薄弱,但很快,湯和便出了三屯營,帶了一萬步卒趕至加固了防線。
宋家窩鋪,不是山,相反,是一處相對低洼的地方。
被困在這里,元軍已進入絕路。
西面,旗幟招展,日月星辰紅旗獵獵作響,一支騎兵緩緩朝著宋家窩鋪而來,大明旗一側,“顧”字牙旗迎風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