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寅時,老廚梁廣福便起來和面。
昨日內(nèi)侍親自跑來一趟,讓老爺今日上早朝,林白帆打探過了,水師將官也要去宮里。
雖然沒人明說,可大家心里跟明鏡一樣。
老爺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時候,這早飯總需要吃一些,一碗熱騰騰的豬肉芹菜餡餃子,能頂?shù)轿鐣r了。
后院,油燈也點了起來。
張希婉幫著顧正臣穿好朝服,一只手拍在顧正臣胸口,微微仰頭看著,噙笑柔柔地說:“夫君今日有三分意氣風發(fā),待歸來時,妾身可要好好端詳端詳,看看這意氣風發(fā)是否更盛幾分?!?/p>
顧正臣抓住張希婉的手,目光中滿是愛意:“娘子今日有三分柔情歡喜,待歸來時,為夫可要端詳端詳,看看這柔情歡喜是否更盛幾分?!?/p>
“夫君,我等你歸家?!?/p>
張希婉收回手。
收拾利索,用過早飯。
顧正臣看著已經(jīng)起來的祖母、母親、林誠意等人,也知道這些人不太可能回去再睡一會了,只好早早請安,說了幾句話,便上了馬車朝著皇宮而去。
羅貫中不在邀請之列,這樣也好,在家保養(yǎng)好身體,早點將書寫出來,那么多人盼著呢,不趕緊更新怎么行。
馬三寶連個將官都不算,自然也沒資格上朝。
進入奉天殿廣場,已有了數(shù)百人官員。
高令時看到顧正臣來了,招呼著段施敏、黃半年等人走過來行禮。
顧正臣點頭示意。
眼見走過來的水師將官越來越多,李景隆更是擠了過來,透露出了今日會有封賞的消息。
這家伙原本也沒資格來朝會,可他爹是曹國公,前來見證也說得過去。
顧正臣看著興奮的眾人,平靜地說:“遠航雖已結(jié)束小半年,可榮耀今日才到,莫要嫌朝廷動作慢,委屈了你們,若這份榮耀經(jīng)不起文武、世人認可,給了你們,怕也有非議,難免不安?!?/p>
“今日,無論是封,還是賞,無論是與你們心中預期多,還是寡,都好好接受了。功勞低了的,以后再賺功勞,官職低了的,以后再升官,不算什么事,我只希望你們記住了——”
“位卑未敢忘憂國,無論日后身在何處,身居何職,都應一腔熱血,報效朝廷,為陛下分憂,為大明戍安寧?!?/p>
趙海樓、黃元壽等人連連點頭。
“先生?!?/p>
朱棡、朱棣、朱橚聯(lián)袂而至,朱榑、朱檀等人也來了。
顧正臣行禮。
還沒寒暄幾句,序班便開始引導站列。
顧正臣只好走至侯爵行列之中,傅友德、黃彬、藍玉、金朝興等在京侯爵都在,李文忠、湯和、常茂三個公爵站在前列,后面則是五軍都督府與京軍將官。
至于水師將官,則十人一排,形成了一個百人方陣,站在了南面。
序班曹志走了過來,對定遠侯略一抬手,笑道:“定遠侯是遠航水師總兵,今日不宜在此處站列,當站于水師將官前面,還請隨下官來?!?/p>
顧正臣無奈,只好隨著走去,站在了水師方陣最前面。
御座被抬到了丹墀之上,太子、諸王站立左右,文武則站在丹墀下左右。
禮樂起時,朱元璋踩著晨曦的光而至。
落座。
禮樂停。
朱元璋看過文武,目光落在了正南面的水師諸將官身上,開口道:“古人云,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朕得天下已有十六載,胡虜退至關(guān)外,大海得以靖安,云南已設都司,四方定平,皆賴諸文武效力?!?/p>
“故在三年時,朕據(jù)功定封,并在云南平定之后,再行定封之事!如今——十四年冬,定遠侯以遠航水師總兵之職,率將校軍士與從屬人員兩萬六千八百三十六人,歷經(jīng)生死,橫跨大洋!”
“翻山越嶺,搏斗土著,身承瘧疾,經(jīng)歷火山,奮命而歸!終得土豆、番薯、玉米等農(nóng)作之物。番薯產(chǎn)量水師共矚,毋需置疑!土豆產(chǎn)量,天下共矚,無可置疑!”
“畝產(chǎn)二十石農(nóng)作之物,其功之高,可追日月,其功之福,可庇兆民!朕深知,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天下萬民承其大功。故此,今日當行大封賞,以示褒嘉,并順天道,昭昭日月。”
“太子,今日你來代朕宣旨?!?/p>
朱標走出,內(nèi)侍托著圣旨至前。
接過圣旨,內(nèi)侍退至一旁。
朱標看了一眼顧正臣等人,洪亮而清晰的聲音響在奉天殿廣場:“定遠侯顧正臣接旨!”
顧正臣上前幾步,行禮聽旨。
朱標氣沉丹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天命佑明,必資文武之臣;社稷安泰,實賴股肱之佐……”
“茲有顧正臣,自洪武六年以舉人身入仕朝廷,民治、軍功累累,夙夜匪懈。安民句容,治貪泉州,開海禁,通貿(mào)易,鎮(zhèn)守遼東,力克納哈出,南降??埽接信f港之地……”
“東出日本,屠倭六萬,京觀威武……”
“南下澳洲,開疆萬里,方有秦國……”
“縱橫十萬里,持戈護佑黎庶……”
“其心昭昭如日月,其行凜凜若風霆,實為國之干臣……”
“新式火藥,蒸汽機,鎮(zhèn)國之國器……土豆、番薯等,康民之國器……”
“特加封爾為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進爵鎮(zhèn)國公,參軍國事,食祿五千石,錫之誥券,世襲罔替,永彰殊勛……”
“惟爾克篤忠貞,夙承眷命,毋替朕命,永保終譽?!?/p>
“欽此!”
朱標抬起頭,看向臺階下的顧正臣,滿眼都是欣慰。
朱棡、朱棣等人微微點頭,對這個結(jié)果相當滿意。
李文忠、湯和對視了一眼,面帶笑意。
鎮(zhèn)國公啊,這個名可不簡單,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但給顧正臣,李文忠認可,湯和也認可。
他雖然在戰(zhàn)場上拿出來的軍功并不算多,比不上徐達、馮勝等人,可他的所作所為,包括那各類火器、戰(zhàn)術(shù)背包、酒精、蒸汽機等,實打?qū)嵢际擎?zhèn)國之物!
還有這土豆、番薯,可不也是鎮(zhèn)國之物。
民不安,國如何安?
顧正臣看向朱元璋,目光碰撞在了一起。
朱元璋頷首微笑。
顧正臣行禮,心頭難掩振奮之情,沉聲道:“臣——領(lǐng)旨謝恩!”
十年,自寒門舉人,至大明公爵,顧正臣走完了許多人一輩子無法走完的路。
至今日,大明多了一個鎮(zhèn)國公。
一個鎮(zhèn)字,寄托了朱元璋諸多心思。
禮部擬了梁國公、英國公、襄國公、定國公、康國公、鎮(zhèn)國公等諸多稱號,但朱元璋深思熟慮之后,挑中了鎮(zhèn)國公,希望顧正臣可鎮(zhèn)平四海,鎮(zhèn)撫百姓,鎮(zhèn)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