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別院顧府呂世國竄至門口,不等守門的攔問,便跨過了門檻,扯開嗓子喊道:“有老爺?shù)南⒘?!?/p>
聲音穿過垂花門進入正院,丫鬟聽聞,轉(zhuǎn)身便跑向后院。
張和走了出來,看著匆匆走來報信的呂世國問道:“有消息了?”
呂世國激動地點頭:“朝廷驛報,船隊正在回京途中,此時很可能已抵達太倉州,不日便可返回金陵?!?/p>
張和有些驚訝:“都這么近了,為何才傳來消息?”
呂世國回道:“想來是蒸汽機船跑得太快了,地方上的驛傳沒跟上。”
張和想了想,確實有這種可能。
顧正臣出現(xiàn)在廣州,那廣州的驛使騎馬,除非是走八百里加急,否則還真未必能追得上晝夜行進的蒸汽機船。
顧母聽聞之后,轉(zhuǎn)身進了佛堂。
張希婉吩咐呂常言:“快差人去一趟格物學(xué)院,讓顧治平回來,對了,朱雄英也一并喊來。”
呂常言領(lǐng)命。
林誠意抱出了咿呀的女兒,眼巴巴地就想出去,卻被張希婉一把拉了回去:“只是有夫君的消息了,又不是說夫君已經(jīng)到金陵了,你打算抱著孩子去哪里?”
“那姐姐,夫君到哪里了,什么時候到家?”
林誠意急切地問。
張希婉蹙眉:“你好歹控制著好大的產(chǎn)業(yè),怎么一聽到夫君回來了就犯迷糊?等一等,消息自然會送來。小荷,西房為何還沒來?”
小荷回道:“三夫人去了訓(xùn)武場?!?/p>
張希婉拿起雞毛撣子便走了出去。
木人靶猛地一晃,腦袋上釘上了一枚飛鏢,旋即又是一枚。
嘭嘭——
沉悶的聲音響成一串。
嚴桑桑走向的木人靶子,將木人腦袋上插著的九枚飛鏢拔了下來,柔和的目光中映著飛鏢的光芒,輕聲道:“夫君要回來了?!?/p>
張希婉走在抄手游廊里,揮著雞毛撣子:“你一個剛出月子的人就跑來這里見風(fēng),是不是以為我不敢對你行家法?”
嚴桑桑將飛鏢收入腰間,含笑走向張希婉:“夫人,夫君這就要回來了,你說咱們是去碼頭接,還是在家等著好?”
“自然是去碼頭,不對——”張希婉揮了下雞毛撣子,并沒真下手:“別給我扯這些,趕緊回房去。一個當(dāng)母親的人了,不好好抱著兒子,在這里練什么飛鏢……”
武英殿。
朱元璋嘴角抖動,將手中的公文丟在桌案上。
公文之上,大片留白,上面只寫了四個字:
臣回來了。
朱元璋心情大好。
雖說顧正臣沒具名,也沒多說,但能想象得出來,這個家伙既激動也后怕,既想多言,又堵得慌,這才有了最簡短的四字公文。
回來了!
這是報平安,也是在告訴自己,他完成了使命,到達了澳洲,然后回來了!
朱標(biāo)入殿,看著哼著調(diào)調(diào)的朱元璋,行了一禮:“父皇經(jīng)常教導(dǎo)兒臣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可今日觀看父皇,已是喜上眉梢,壓都壓不住了?!?/p>
朱元璋想要威嚴起來,收斂了笑意,又忍不住笑出聲來。
突然多出了一塊比大明現(xiàn)有領(lǐng)土還多的領(lǐng)土,那可就相當(dāng)于疆域擴大了一倍還多,這么大的事,如何能忍???
朱標(biāo)看過顧正臣的四字文書之后,也忍不住笑了,言道:“父皇,這四個字蘊含的意味是不是太多了些?”
朱元璋點頭,對內(nèi)侍道:“傳徐達、李文忠、鄧愈、馮勝!”
內(nèi)侍領(lǐng)命而去。
朱元璋看向朱標(biāo):“這小子一定到了澳洲,澳洲也將成為大明的疆土。如此開疆拓土之功,不能不賞,是時候?qū)⒍ㄟh侯的爵位還給他了,頂著個百戶的名頭進行大遠航,也不合適?!?/p>
朱標(biāo)聽聞,心中自是高興,只不過一想到文官的反應(yīng),便開口道:“等先生回來,確定抵達澳洲之后,再論功行賞也不遲,免得文官、御史不滿繼而上書?!?/p>
朱元璋微微點頭:“你現(xiàn)在倒是沉得住氣了,那就按你說的辦吧?!?/p>
朱標(biāo)含笑:“還有一事,兒臣來時,顧家已派人去了格物學(xué)院,將顧治平與雄英一起接走了,青青也想回府短住幾日,想求個恩典?!?/p>
朱元璋抬手:“準了?!?/p>
朱標(biāo)謝恩,詢問道:“先生此番行進的速度很快,相信最多兩日便會抵京。兒臣想去碼頭迎接顧先生,以示朝廷重視?!?/p>
朱元璋思索了下,微微搖頭:“既然是為了告訴世人重視,你出面不夠,這一次,朕親自去吧,告訴禮部,無論顧正臣的船隊是什么時辰抵京,都務(wù)必做好迎接準備,朕——去龍江碼頭?!?/p>
朱標(biāo)領(lǐng)命離開。
太倉州,水師大都督府。
信國公湯和帶人迎接入港的船隊,當(dāng)看到兒子湯鼎站在船舷側(cè)招手時,湯和原本擔(dān)憂的神情蕩然無存,轉(zhuǎn)而笑得很是輕松。
顧正臣并沒有立刻下船,甚至也沒立即停泊至碼頭,而是仔細觀察了一番太倉州。
這里是水師總部,河道寬闊,港口水深,一些碼頭為了配合寶船停泊,修得比尋常碼頭高出許多,也寬闊許多。
看得出來,這里的碼頭采取的是兩艘寶船接六艘大福船的布局,大福船在外,寶船在內(nèi),這也有利于機動應(yīng)變。甚至為了安全著想,河道南北都修筑了箭樓,數(shù)量不少。
確切一點,說箭樓不太合適,應(yīng)該是箭樓兼炮樓,黑洞洞的炮筒還在那擺著,朝著東面。
大都督府就設(shè)在碼頭出去二百步外,相當(dāng)近。
趙海樓觀望一番,對顧正臣道:“看得出來,這里用心整頓過,有攻有防,警戒也安排上了,相當(dāng)完善。”
顧正臣命人將船靠上碼頭。
湯和畢竟也算得上身經(jīng)百戰(zhàn),是真正的兵法大家,知道如何布置營地。
下船。
顧正臣帶人行禮。
湯和見只有朱棣一個王爺,心中咯噔一下,若不是看這眼神不對勁,朱棣趕忙解釋,說不定湯和也能嚎一嗓子。
看向顧正臣,湯和肅然道:“陛下給我們幾個人透露了一些機密之事,包括你所去的地方,還有將要去的地方,我有一些話想問,可否單獨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