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水安靜地流淌,烏篷船時不時穿河而過。
朱元璋抬腳,拾階而上,站在蓮花橋上,對身旁喘息不定的劉基問:“你見了顧正臣兩次了,對他有何印象?”
劉基畢竟年紀大了,加上身體有些不適,走一段路需要休息下,見朱元璋問話,深吸了兩口氣調(diào)整氣息,輕聲道:“陛下,臣自句容見顧知縣,發(fā)現(xiàn)此人是少有之奇才,其心思活絡,做事善出奇招,非尋常人可比。今日再見,發(fā)現(xiàn)還是小看了他,他對事洞察之深遠,令人驚嘆?!?/p>
朱元璋聽后沒有說話,沉默良久,才開口問:“顧正臣善出奇招,朕早就領略到了。只是伯溫啊,你認為顧正臣身后有沒有人,亦或者說,是誰教導出了如此優(yōu)秀的弟子,學問一道,總有淵源吧?!?/p>
劉基內(nèi)心悚然。
聽得出來,皇帝對顧正臣也并非完全信任,甚至在追問此人學問來歷。
劉基想了想,知道接下來的回答很可能會影響顧正臣的未來,想到顧正臣拒絕讓自己的兒子當他的幕僚師爺,拒絕幫自己一把,心頭應是不喜此人。
可劉基與顧正臣著實沒有什么仇怨,加上對此人興趣頗多,甚至親自跑來觀禮,不也是想試著抓住這個“變數(shù)”尋一線生機?
劉基淡然一笑,道:“古往今來,總有一些奇怪之人隱遁于山水之間,卻有弟子出世效力朝廷。如給了張良天書的黃石公,漢高祖所用是張良而不非黃石公。恩師是誰,似無緊要。只要顧正臣是陛下的臣子,順從陛下,忠于陛下,那就足夠了?!?/p>
朱元璋聽聞之后,連連點頭。
一直掛在心頭的事,總算是釋然了,不管是檢校報上來的“馬德草”還是顧正臣口中的“游方之人”,都不重要了。
正如劉伯溫所言,漢高祖用的是張良,可不是黃石公。
雖說不能將顧正臣比作張良,但奇才之人歸于麾下,效力朝廷,這就足夠了。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一身輕松看向劉基:“倒是你,看著身子骨更弱了,要不要朕派太醫(yī)瞧瞧?”
劉基感動之余婉拒道:“臣不過是老了,已非尋常藥石可醫(yī)。”
朱元璋見劉基有些病態(tài),哀嘆一聲:“跟著咱打江山的時候,你可也是鞍前馬后、效力有方,朕知你功勞,只是你也有過錯在身,看你如此,咱心也有些不快,這樣吧,恢復了你的俸祿,好好待在金陵,莫要招出什么事端?!?/p>
劉基自是謝恩。
成賢街。
張和前面走著,后面小販挑著擔子跟著,至張府門口,小販將擔子里的兩只雞、兩只鵝、五斤羊肉、二十斤豬肉拿了出來。
剛想敲門,門已打開。
顧青青從門里走了出來,迎面看到張和,笑著行禮:“張伯伯?!?/p>
張希婉見父親回來,連忙迎上前。
張和吩咐仆人拿錢結過賬,對幫忙提著肉的顧青青說:“今日就莫要回去了,我吩咐仆人做頓好的?!?/p>
顧青青笑著回道:“謝過張伯伯,只是不巧,今日我哥哥收弟子,晚點我還需要回去?!?/p>
張希婉連忙對張和說:“父親,青青是來送臘肉的,說是束脩收了不少,顧母讓送來,女兒推辭不過……”
張和也沒有客氣:“那就收下吧,等咱們這些臘肉做出來,送一些過去。青丫頭,我記得你說起過,你哥哥不過弱冠之齡,如此年輕就收弟子,可見你哥哥是有些學問的?!?/p>
顧青青頗有些驕傲:“我哥哥是最聰明的人?!?/p>
張希婉嘴角含笑,見父親心情不錯,趁機說:“父親,青青邀女兒在臘八時去天界寺祈福,不知可否?”
張和沒有反對:“臘八節(jié),倒也快了。自從來金陵,你都沒好好出門一趟,既然有青丫頭陪著,那就去吧,只是黃昏之前需回到家中……”
顧青青見張和又開始絮叨,連忙說:“張伯伯放心就是,到時我給哥哥要個護衛(wèi)?!?/p>
張和頓時不說話了。
顧正臣的護衛(wèi)是什么樣子張和不知道,但金陵盛傳,顧正臣一個護衛(wèi)打走了平?jīng)龊钇甙藗€護衛(wèi),顧正臣甚至跑到應天府打起官司,過程是什么不知道,結果卻很明顯,顧正臣依舊活蹦亂跳,費強斷了兩條腿。
顧正臣,非尋常之人,這是張和的判斷。
張和似乎想到了什么,對顧青青說:“前一陣子,誠意伯到過弘文館,說起過你哥哥,稱其有奇才,是成大器之人。待你哥哥空暇時,不妨讓他送張拜帖過來?!?/p>
“好啊?!?/p>
顧青青高興不已,看了一眼臉色有些泛紅的張希婉,又對張和說:“張伯伯,到時我也來看你?!?/p>
張和沒細想,點頭答應下來。
即將進入臘月,自然需要做臘酒、臘月。
顧青青剛走,吳琳便敲開了張府的門,至書房中,吳琳享受著溫暖,看了一眼房屋里的新式暖爐,道:“你就不怕有人借此彈劾你,一個弘文館學士,用這炭爐著實有些破家。”
張和無奈地指了指爐子:“上面寫著呢,顧青青所贈,誰若彈劾,最好是將這一行字看個清楚再彈劾。”
“顧青青,這似是個女子之名,你該不會是……”
吳琳看著張和,眼神中不懷好意。
張和白了一眼吳琳:“別亂想,顧青青是顧正臣的妹妹,她與希婉是金蘭之交?!?/p>
“顧正臣的妹妹?哦,原是如此?!眳橇栈腥唬Φ溃骸罢f起顧正臣,還真令人羨慕,他竟然收弟子了?!?/p>
張和點了點頭:“不久之前顧青青來過,說起過此事。”
吳琳看著平靜的張和,贊嘆道:“你這養(yǎng)氣的功夫著實厲害,當我得知顧正臣收的弟子是沐英的兩個兒子時,可沒你如此鎮(zhèn)定。”
“?。俊?/p>
張和錯愕。
吳琳自顧搖頭:“你是不知道,我去時,太子、宋師、誠意伯,可都去了,這觀禮之人……”
“呃!”
張和驚訝。
吳琳繼續(xù)說:“聽聞后來陛下親自去了,你說這到底是給沐英面子,還是在給顧正臣面子,張兄,你手怎么抖起來了……”
張和有些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