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端起青瓷茶盞,輕抿一口碧螺春,氤氳的茶香在唇齒間散開,他垂眸望著茶湯中浮動的嫩芽,不緊不慢地開了口:“我倒是知道這物質是什么,不過這涉及到商業(yè)機密,你必須守口如瓶!”
“駙馬爺放心,我必定保守機密,絕不向外透漏分毫!”阿扎失里猛地挺直脊背,原本因焦慮而佝僂的肩膀瞬間繃緊。
李祺見狀這才笑著解釋道:“純堿溶于水中與油脂相遇,一旦加熱就會產生皂化反應,你說的東西就是這皂化反應后的產物?!?/p>
話音落下,阿扎失里的瞳孔驟然放大,喉結上下滾動,臉上寫滿了震驚。
阿扎失里畢竟不是黔首百姓,自然是知道京城如今賣的大火的香皂與雪花膏。
他萬萬沒想到這香皂竟然就是這么制造的,這真是意想不到。
這香皂只要知道原理,想要制造出來簡直不要太簡單,難怪李祺要下達封口令呢!
“駙馬爺是說,毛紡廠在處理廢液的時候可以嘗試著分離雜質與皂液,在處理廢液的同時還能推出一項新產品?”
“可以這么說吧!不過這皂化技術是珍寶樓發(fā)明,你們毛紡廠需要向保潔日化繳納發(fā)明專利使用費,并且只能生產羊毛肥皂,明白嗎?因為不能壞了規(guī)矩?!?/p>
阿扎失里忙不迭地點了點頭。
他又不是傻子,哪里不知道這珍寶樓背后肯定有著大明權貴撐腰,一旦自己搶了人家的生意,惹怒了珍寶樓背后的權貴,到時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哪里能想到,那座富可敵國的珍寶樓,最大的股東正是端坐于紫禁城的大明皇帝!
“對了,未來任何紡織業(yè)使用你們的新式紡紗機,同樣要給你們繳納發(fā)明專利費。發(fā)明人本身也會拿到專利費一成做為報酬,用以鼓勵匠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
發(fā)明人收取專利費,這是李祺在天津推行的一項福利政策。
以往誰家有個什么秘方一般都是藏著掖著,不向外人透漏一分。
正因為如此,多少技術因為最后沒有得到傳承而失傳,這不僅僅是大明的損失,更是華夏百姓的損失。
而有了這個發(fā)明專利費,手里有秘方的人就會琢磨是否將專利賣出去,以后每年坐著不動就能得到很多錢。
這樣的做法非常有利于技術的擴散,又能夠進行有效的管理,讓技術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擴散,以防擴散到敵人手中。
“駙馬爺說的是,用了人家的東西給人家出點錢是應該的!”
阿扎失里又是一記馬屁送上,此刻滿心只想著怎么掙錢。
解決了清洗羊毛的污染問題,就談到了粗呢布匹的滯銷問題,毛紡廠織出的厚布在大明賣不動,這就有些尷尬了。
李祺聽后笑著搖了搖頭,這個阿扎失里還是沒有一點經商頭腦。
“咱大明絲綢眾多,尋常百姓輕易不會買布匹,達官顯貴又多買的是絲綢,所以你這羊毛布壓根就沒有市場,明白嗎?”
聽到這話,阿扎失里頓時心急如焚。
“那我們該怎么辦?。 ?/p>
“工廠里面堆積了那么多的布匹,每天還要給工人發(fā)工錢呢,這樣虧損下去誰承受得起?。 ?/p>
李祺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罵道:“你就不能動動你的豬腦子想想,這布匹應該賣去什么地方嗎?”
阿扎失里一愣,原本焦躁的動作戛然而止,腦袋搖得像撥浪鼓,辮梢甩得啪啪作響。
見此情形,李祺無語地搖了搖頭。
“羊毛布匹最大的優(yōu)點,那就是保暖。”
“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賣給草原子民呢?”
此話一出,阿扎失里頓時眼前一亮。
對啊,草原苦寒,這羊毛布匹完全可以賣得動啊!
收草原的羊毛,賣給草原羊毛織成的布,這個循環(huán)很不錯。
北方冬季苦寒,這粗呢布匹結實抗寒,制成成衣是非常不錯的冬季耐寒衣服。
窮人對美觀沒有多少追求,能夠活著已經是邀天之幸,哪里還敢奢望更多。
草原權貴肯定是不會穿這種不舒適的布匹,不過比他們還偏遠的部落可是連衣服都沒有,只能穿獸皮,粗呢再差也比獸皮穿在身上舒服。
想明白了這一點,阿扎失里頓時就對李祺千恩萬謝,然后急匆匆地走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阿扎失里親自率領商隊回到草原,主打粗呢布匹,其次是棉布,最后是絲綢。
粗呢布匹的價格非常誘人,買一匹棉布的價格能夠買兩匹粗呢,而且論結實耐磨粗呢又是棉布的兩倍。
這樣的價格優(yōu)勢,在阿扎失里的刻意引導下,很快就成了草原上的窮苦牧民的首選布匹。
粗呢布匹的火爆銷售,讓阿扎失里都有些措手不及,原本想著能把積壓的布匹給賣光也就不錯了,沒想到這粗呢竟然受到了草原上的追捧。
很快天津毛紡廠的庫存就見了底,為了滿足草原上旺盛的需求,天津毛紡廠開始增加織機,擴張產能,以滿足草原上的需求。
然而產能的提高還需要受原材料的控制,進一步促使阿扎失里加快采購草原羊毛的速度,草原上歷年的羊毛庫存已經差不多讓大明商人搜刮的差不多了,再想大批量采購羊毛就要等到夏季新的剪羊毛的季節(jié)到來。
草原上,牧民們望著自家羊圈里的羊群,眼神都變了。他們頻繁地給羊剪毛,剪刀在陽光下閃著銀光。
互市中的剪刀鋪子前,擠滿了前來購買剪刀的牧民,掌柜笑得合不攏嘴,將銅板一枚枚收進錢箱。
而那些曾經野心勃勃的蒙古權貴,如今沉迷于大明的紙醉金迷,每日在天津的酒樓里推杯換盞,早已忘記了草原上的金戈鐵馬。
如此一來,李祺制定的羊毛收割政策,終于走上了正軌。
諸如阿扎失里這些蒙古權貴,為了在大明境內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于是聯合起來在大明投資開辦羊毛紡織廠,從草原上面收購羊毛進行加工后,再賣給草原人。
而草原人見到羊毛有利可圖,自然會增加羊的數量,減少馬匹數量,再加上大明邊鎮(zhèn)推行的同化政策,要不了多久這些蒙古部落就會慢慢地被同化,慢慢地離不開大明。
就算他們生出反叛之心,那也得思考一下,舍不舍得眼下的優(yōu)渥生活!
而蒙古權貴全都在大明境內被養(yǎng)廢,早已經失去雄心壯志,哪里還會去造大明的反呢!
至此,蒙古這個心腹大患,被李祺給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