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p>
李祺先開口定下了一個基調(diào)。
那就是修路沒錯,不但利國利民,而且利于皇帝陛下。
劉伯溫聞言眉頭一皺,還想開口勸說。
可李祺卻擺了擺手。
“當(dāng)然,劉先生方才說的也是實情,國力貧瘠難以為繼,強行修路只會加重百姓負(fù)擔(dān)?!?/p>
“所以此事只能緩緩行之,動靜不要弄得那么大,前期也不要與權(quán)貴士紳地主的利益起沖突,那么此事就可成矣?!?/p>
聽到這話,劉伯溫頓時眼前一亮,不過還是沒有松口。
“修路搞基建,牽扯實在太大,若因此而動搖國本,而致天下動蕩,朝堂上下都會成為大明的千古罪人!”
劉伯溫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對大明沒有感情,一言不合地就炒老朱魷魚,直接撂挑子憤然辭官。
但是,大明可是他與老朱陛下這些君臣,篳路藍(lán)縷、披荊斬棘十五載,好不容易才建設(shè)起來的,就連這金陵帝都都是劉伯溫親自設(shè)計修建的,又怎么會沒有感情呢?
嗯,他就是傲嬌,一個傲嬌的純粹讀書人罷了。
李祺自信笑道:“但是劉先生應(yīng)該也看得到,此策利國利民,如果天下州縣道路相通,無論對市井商賈,民間百姓,亦或是對我大明社稷,都非常重要?!?/p>
這一點,劉伯溫自然清楚。
因為老朱陛下那日將李祺所列舉的例子告訴了滿朝文武,就希望他們看到此策的利處,然后同意修路搞基建。
可惜的是,這么點利益,遠(yuǎn)遠(yuǎn)不及農(nóng)耕受到影響的害處!
“道理老夫都懂,拋開那些因私反對之人不談,就算真的要推行此策,擺在咱們面前的還是那個問題,消耗太大,牽扯太甚!”
劉伯溫同樣舉了一個例子。
“別的不說,你這以工代賑的主意確實不錯,但偌大的工事亦要消耗大量的錢糧,這筆錢糧誰出?國庫可出不起。”
“去年北伐糧餉,有一大半都是靠著你的珍寶樓才撐起來的,這一點你自己心中也有數(shù),而今年朝廷又要出兵征討明夏政權(quán),以維持大明西方安穩(wěn),這一點無可厚非,可無數(shù)錢糧也隨即調(diào)動,國庫又空了?!?/p>
“此時如果還動工修路,錢糧所耗更大,下面的官員為了完成稅額,稍有不慎動用些酷吏行徑,強行搜刮民脂民膏,那就會造成民變,這樣一來可就是捅破天的大事了?!?/p>
劉伯溫到底是在元朝做過官兒的,他親眼目睹過那些元朝官吏如何盤剝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因此他自然不愿意見到,泱泱大明步上胡元朝廷的后塵。
李祺聽到這話,也沒有反駁。
他雖然沒有去過地方,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什么“攤派”這些行徑,逼得自耕農(nóng)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簡直不要太過畜生。
“劉先生說的有道理,所以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劉先生聽聽看能不能行?!?/p>
此話一出,劉伯溫頓時來了興趣。
“文和,計將安出?”
這毒士李文和,被皇帝陛下和太子標(biāo)譽為鬼才奇才,劉伯溫也很想看看,在眼前這種局勢下,李文和還能想出什么好辦法。
“陛下直接在大朝會上面宣布,想要強行將此策定為國策推行,這么搞肯定是不對的?!?/p>
“新政伊始,必是如履薄冰,以工代賑也好,修路搞基建也罷,還是要謹(jǐn)慎緩行,步子邁的太大了會扯著蛋的?!?/p>
嘶……
你個兔崽子是真敢說??!
扯誰的蛋?
那他娘的是龍根!
“然而陛下決心已定,可群臣又因為自身利益而堅決反對,這就是雙方矛盾所在。”
“現(xiàn)在唯一能夠解決的辦法,不是直接舍棄這等利國利民之策,而是先找一地試點?!?/p>
“尋一個州或一個縣暫行新政,如若可行,那天下官員也無話可說,他們也沒有什么正當(dāng)借口繼續(xù)反對,誰若是反對就是因私心作祟,其余州府自然可以徐徐推行?!?/p>
“但是如若不可為,那朝廷應(yīng)當(dāng)果斷叫停此策,一地之得失,也不至于影響社稷國本,劉先生覺得如何?”
“試點”這個法子,劉伯溫以往倒是從未聽說過,聞言頓時一怔,捋須沉思起來?!?/p>
一府一縣之地,確實不會影響到社稷根本。
這其實就好比是一個賭約,就看這試點之地能否推行成功。
成功了,老朱陛下肯定會力壓群臣繼續(xù)推行此策,但如果是失敗了的話,那么群臣也就有了堅決反對的理由和借口,此策失去人心,自然也無法繼續(xù)推行下去。
而且李祺這個主意,妙就妙在可以緩和皇帝陛下與群臣之間僵硬的關(guān)系,不至于讓雙方徹底撕破臉皮。
李祺繼續(xù)解釋清楚。
“我是這么想的,修路一事,因為會觸及到權(quán)貴士紳的利益,所以咱們不妨把動靜弄小一點,選一個州縣試點就行?!?/p>
“一個州縣就算以工代賑,也要不了多少糧食,國庫提前備好糧食,挑選一個災(zāi)區(qū)招募當(dāng)?shù)匕傩崭冻鰟诹π蘼?,官府以糧食付予酬勞,如果路修通了,歉收糧食的百姓子民也被養(yǎng)活了,一州一縣之地也不至于觸動太多權(quán)貴士紳的利益,就算他們跳出來也鬧不出多大的動靜,劉先生覺得呢?”
劉伯溫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示意李祺接著說下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這個州縣的各條道路都修通,那肯定不會給當(dāng)?shù)卦斐蓳p失,相反還養(yǎng)活了難民,便捷了交通,方便了通行,促進(jìn)了經(jīng)濟發(fā)展,官府和百姓都會因此而獲利,朝廷可以大力嘉獎這試點之地的官員,該提拔的提拔,該升官的升官,到了這時各地方的官員都會動心,他們就會變成成修路搞基建的堅定擁護者,就算地方士紳權(quán)貴反對也沒有任何意義了?!?/p>
“而且到時候他們也沒有資格繼續(xù)反對了,利國利民已經(jīng)證實,他們憑什么反對?他們拿什么反對?”
李祺嘴角微微上揚。
“到時候朝廷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這些士紳權(quán)貴指指點點,他們也只能受著!”
老子就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你指指點點!
你除了忍氣吞聲,那還能咋滴?
劉伯溫怔怔地看著李祺。
“你這腦子真是……”
話音未落,劉伯溫便由衷贊嘆道。
“文和啊文和,你果真天縱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