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行一愣,詫異的看著這兩個人。
特別是徐子嬰。
有震驚的反應他不意外,畢竟常年修道的人,自然知道這句話的分量。
張道玄剛才所說的對于道的理解,被許知行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直接從根本上否定。
但徐子嬰為何反應會這么大?
眼睛都開始往外溢血?
許知行忽然覺得,自已還是小看了徐子嬰的特殊。
一直收斂的五感和神魂力量在此時發(fā)散開來。
當看到徐子嬰的那一刻,許知行眼神有了一瞬間的驚訝。
他竟然看到了一抹紫氣環(huán)繞在徐子嬰的頭頂,特別是他的雙眼處,仿佛有兩團紫光在閃耀。
看過這么多的人,許知行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奇怪的異象。
他忽然意識到,自已剛剛說的那句《道德經(jīng)》開篇第一句,似乎帶來了某些難以預料的影響。
他看了看自已的身體,又抬頭望了眼屋外的天空,心頭不由得喃喃自語。
“不會像紅玉那樣,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吧?”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顧慮,不是他許知行自負。
而是他知道,道祖所著的這篇道家傳世經(jīng)典,究竟有多高的立意,對于一個世界的文化傳統(tǒng)來說,又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厲害的不是他許知行,而是上一世那個道家祖師。
想到這里,許知行連忙三緘其口,不敢輕易再說。
只是看向徐子嬰問道:
“你沒事吧?”
徐子嬰抬手擦了把眼角的血跡,連著做了幾次深呼吸,閉著眼道:
“先生放心,無妨?!?/p>
張道玄知道徐子嬰的奇特天賦,見他如此大的反應,想必是一定看到了什么。
心中在反復琢磨著剛才許知行說的那句話。
雖然那是完全否定自已所知經(jīng)義的話,但張道玄怎么想都覺得,許知行似乎說的更有道理。
更能體現(xiàn)出‘道’的玄妙。
修道近百年,心中所知所想在這一刻搖搖欲墜。
但這種坍塌卻并不是毀滅。
反而是希望。
就像是樹苗沖破種子的外殼,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成長,而是破壞。
打破枷鎖和束縛,才能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張道玄跪坐著的身體慢慢直了起來,臀部離開了小腿,以一種近乎跪著的姿勢繼續(xù)求問道:
“敢問先生,若道不可道,如何傳?如何求?如何修?道,在何處?”
許知行正要開口,心神卻不由得一動。
稍微愣神之后,再看向張道玄,眼中多了幾分愕然。
這老六系統(tǒng),竟然讓他收張道玄為徒。
先不說道玄真人身為紫陽山資歷最老的祖師,個人名聲早已威震天下。
單單以他上百歲的年紀,許知行上下兩輩子加在一起也沒人高。
許知行倒是不覺得有什么,但這個白胡子老道士呢?他能看得開這些嗎?
想到這里,許知行又看了眼張道玄身后的徐子嬰,若是這師徒倆都入了他的門下,那就有意思了。
就像當初在雙江城,蘇錦書和蘇清泉爺孫倆,一起拜他為師,讓兩人互相之間尷尬了好一陣子。
當然,這些事在許知行看來都不成問題,但他不會用自已的標準去衡量別人。
見許知行遲遲不說話,張道玄忽然意識到,自已似乎是僭越了。
這種高深至理,想來都是師徒傳承,許知行又怎么會說給自已一個外人聽?
他身后的徐子嬰想的沒那么多,最關鍵的是,聽了許知行那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之后,他心頭仿佛被瞬間打開了一道口子。
在那口子里,有無窮無盡的渴求向他傳遞著一種近乎執(zhí)念的情緒。
他想知道,‘道可道,非常道’之后還有什么?想知道許知行為何會說‘道可道,非常道’,更想知道,為何在許知行說出那句話后,他身上的皓月異象,竟然轉(zhuǎn)瞬間化作了一輪驕陽。
那驕陽之中,仿佛有一層層諸天世界,散發(fā)著無邊偉力,讓他僅僅只是看了一眼,便有種心神崩潰跡象。
這一份渴求和執(zhí)念,讓徐子嬰終于是忍耐不住,他與張道玄一般,直起了身子,改跪坐為跪,挪著上前,道許知行面前,閉著眼問道:
“先生,何為道?乞求先生憐憫,賜下真言,若能聞道,子嬰雖死,而無憾...”
張道玄眼神微變,語氣也有幾分嚴肅道:
“子嬰,不可放肆...”
許知行擺了擺手,無奈笑道:
“你們不必如此,并非是我不愿說,只是說了,恐怕...”
恐怕什么許知行沒有說出口,他無法形容這種感覺。
一種渺渺未知,捉摸不定的感覺。
仿佛飄蕩在半空,身不由已。
在這個世界始終找不到一個落腳和支撐的點。
他的那些道理,就像是無根浮萍。
立不住根,站不住腳。
就像是強行塞進這個世界,一開始或許不會有什么,但時間久了,終究還是會湮滅。
許知行有些苦惱,心頭也漸漸有了些領悟。
‘難道是因為我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想到這里,許知行身形和心神都不由得猛然一震。
他仿佛看透了這件事的本質(zhì)。
他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或者說,他的靈魂不屬于這個世界。
所以很多事,很多圣賢道理,至高學問,經(jīng)由他的嘴說出來,他的手做出來,就會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無法意料的結(jié)果。
就像是一個純白的世界里,渾然多出了他這一朵不同于這個世界的花朵。
有了這些猜測,許知行再次抬頭望向窗外的天空。
眼睛里浩然真意涌動。
那天地大勢,風云席卷。
深邃龐大不可撼動,大勢長河,滔滔不絕。
又豈是他許知行一人之力能改變?
許知行臉色有些難看,他心神沉入腦海,開始詢問那個跟他一起來到這個世界的系統(tǒng)。
‘系統(tǒng),你讓我授徒教學,傳道天下,是不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他許知行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但他的弟子都是。
那些至高典籍,無法通過他來改變這個世界,無法經(jīng)過他的口直接烙印在這個世界的本源之上。
但他的弟子可以。
他將這些傳授給弟子,弟子有了自已的感悟和修行。
他們所修行的成果和各自的大道,也因此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這個世界天地大道運轉(zhuǎn)的法則。
所以才有了文道氣運大盛,分列出七個文道圣人星位。
所以他傳道許紅玉,引起天地蛻變,讓異類有了修行得道的可能,甚至連鬼物都出現(xiàn)了。
所以他傳下武道真解,門下弟子修行有成后,天下武道氣運明顯大增。
如今看來,這輪到道門了嗎?
系統(tǒng)沒有回答他,仿佛沒有靈智。
只是一味的按照系統(tǒng)規(guī)則運行。
但在許知行看來,這就像是一種默認。
默認了系統(tǒng)之所以選擇他來傳道天下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