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范子正三人的表現(xiàn),書院里的先生終于明白,儒道院那個年輕先生并非浪得虛名。
難怪連蘇老先生都要去聽課。
一時間,書院里的先生也有了去儒道院聽課的想法。
只是他們每天都有繁重的課業(yè),難得有清閑。
只能偶爾去一次。
而且因為沒有前后系統(tǒng)的學習,就算去聽一次也是云里霧里,雖然不明覺厲,但實際上卻并沒有多大的收獲。
立秋、處暑、白露。
白露一過,便是中秋。
許知行在白鹿書院開設儒道院已經(jīng)整整三個月了。
今日中秋,是闔家團圓的日子。
蘇清泉直接讓蘇府下人把爐灶搬上了山,要在儒道院里過中秋。
其實本意,是在給許知行踐行。
三月之期已到,許知行要走了。
這是三個月前就已經(jīng)說好的。
這一天,一如往常,大家依舊潛心讀書,然后聽許知行講學。
三個月的時間,至圣儒學自然是學不完的。
但卻也足以讓他們打下根基。
許知行停了下來,看著幾人,這一次,他沒有著急離開,而是看著蘇清泉笑道:
“進入晚宴,可有美酒?”
蘇清泉一愣,隨后點頭笑道:
“先生放心,管夠。”
許知行點了點頭,站起身大手一揮。
“走,喝酒去?!?/p>
院子里石桌上,已經(jīng)擺滿了美食。
忙完晚宴的蘇家下人已經(jīng)識趣的離開了。
只剩下許知行師徒幾人。
只是除了許知行外,其他幾人明顯興致不高。
唯有蘇清泉依舊能夠談笑風生,與許知行推杯換盞。
蘇錦書回想起這三個月在儒道院讀書的時光,有些悵然若失。
每天在許知行浩然真意的熏陶下,書中的道理和那些有趣的情節(jié)就像是直接展現(xiàn)在她們面前一般。
令從小喜歡讀書的蘇錦書如夏飲甘泉,冬吃溫酒,只覺得渾身舒坦。
三個月的相處,許知行的品性、學識,在她心中已然成為了一座豐碑。
許知行那超凡脫俗的心境,光怪陸離的見聞,就像是那黑夜中的明月,驅(qū)散了她內(nèi)心為數(shù)不多的陰暗。
讓蘇錦書明白,真正的相思,不是終日哀怨,苦苦追尋。
而是千里心相印,歲月無聲,各自安好。
許知行的一言一行,已經(jīng)漸漸影響了蘇錦書的心性。
如今的許知行在蘇錦書的心目中,已經(jīng)是像她爺爺、父親一樣的長輩。
有一段時間因為蘇清泉的到來,蘇錦書礙于爺孫之間的輩分, 在課堂里不怎么放得開。
也是許知行讓她明白了,讀書求真,不在于身份,而在于本心。
回想起這三個月來的過往種種,蘇錦書心中滿是不舍。
這場中秋晚宴就在這種稍顯沉悶的氣氛下,進行到了半夜。
最終,許知行倒扣酒杯,離開了坐席,往課堂里走去了。
等他再出來的時候,手里分別握著五張字卷。
這不是當初送給趙虎他們那種可以激發(fā)超凡力量的字卷。
里面沒有蘊含絲毫劍氣和浩然真氣。
但許知行卻以自身君子之境,把對于他們的厚望,以及儒道修行所需的養(yǎng)氣練氣之法刻印在其中。
他們只要打開字卷,必定會有所悟。
關鍵是,許知行并沒有傳授具體的養(yǎng)氣練氣之法,而是將其原理和總綱烙印在里面。
也就是說,蘇錦書他們但凡有所領悟,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每個人領悟之法都不盡相同的情況。
至于能領悟多少,那就要看他們各自的悟性和機緣了。
許知行將字卷一一送給眾人,笑道:
“為師身無長物,只寫了個字送給你們,以作臨別之禮?!?/p>
大家收下許知行的字卷,沉默不語。
許知行看著幾人,輕聲道:
“你們與我相伴三月,師徒一場,已經(jīng)是緣分深厚,讀書修行,切記不可太過強求?!?/p>
幾人紛紛拱手稱是。
許知行看向白發(fā)蒼蒼的蘇清泉,正聲道:
“蘇清泉,你本是名望深厚之人,能在這個年紀看破虛名所累,已經(jīng)是人間罕有。
潛心修行,日后必有所成?!?/p>
蘇清泉面容肅穆,躬身拜道:
“弟子必不負先生所望?!?/p>
許知行點了點頭,看向范子正,正聲道:
“范子正,你雖出身寒微,天資悟性也并不出眾,但你有一顆沉穩(wěn)端正之心。
須知,心正才能身修,身修才能家齊,而后方可治國平天下。
望你秉持初心,不為這俗世紅塵所動?!?/p>
范子正眼眶泛紅,躬身拜道:
“多謝先生教誨,弟子必不敢忘?!?/p>
許知行看向下一個,笑了笑。
“李逸青,你生性瀟灑,放蕩不羈,卻有一顆純善聰敏之心。日后若有機會行走天下,望你凡事三思而后動,不可魯莽?!?/p>
李逸青深深作揖,久久未曾起身。
許知行輕輕一嘆,看向最后一名男弟子。
也是三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昝誠,眾人中我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你太老實了。心計謀略,雖不是大道根本,卻也是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手段。
人性善惡,難以分辨,以后如果離開了書院,遇事最好多往不利處想想,先保護好自已,才能去保護更多的人,明白嗎?”
昝誠眼眶通紅,躬身作揖。
“多謝先生教誨。”
許知行最后將目光放在了蘇錦書身上,定定的看了許久。
那團文道氣運所化的星光,就在她泥丸宮中浮浮沉沉。
只要她開啟儒道修行,屆時必定會一飛沖天。
蘇錦書溫婉、善良,但內(nèi)心卻又不乏剛正。
儒道天資不輸于許知行之前的那些弟子,很多學問和道理,她都能舉一反三,想的更加深刻。
三個月的相處,許知行也徹底接受了這個女弟子。
這世上多了這么一位未來的女圣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對于世間女子來說,也能作為一個極大的激勵。
臨別之際,許知行終于說出了他這一趟來雙江城并在此逗留這么久的目的。
“蘇錦書,其實說起來,我之所以會來雙江城,還是因為你。”
蘇錦書一愣,不明所以。
其他人也紛紛看著她,有些好奇。
許知行笑了笑,沒有細說。
“這個世界,文道即將大興,而你,便是這文道大興之世一顆閃耀的明星。
對于你,我已無須再多囑托。
對于你們,我也只有最后一句話。
一句從另一位先生那里聽來的話。
記住,‘道理雖然都在書上,做人,卻在書外。’
今后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全在你們一念之間。
為師話盡于此,你們,走吧?!?/p>
說罷,許知行便直接轉(zhuǎn)身,走進了學堂里面,不見身影。
眾人雖心中萬般不舍,但也知道,先生既然已經(jīng)決定要走,那就不可能改變主意。
幾人相互對視一眼,隨后不約而同的面向?qū)W堂俯身跪下,以大禮送別。
而此時,白鹿上再往上數(shù)百米的高空,許知行懸停在那,目視著幾人的大禮。
最后輕聲一嘆,轉(zhuǎn)身化作一道星光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