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每個等級,享受不同的榮譽和待遇。
其中,老師當然是最普通的了。
但要是到達名師級別,那么地位和待遇就會直線提高,向朝廷官員看齊。
丙級名師,等同于朝廷正七品的官員。
乙級名師,等同于朝廷正六品的官員。
甲級名師,等同于朝廷正五品的官員。
要是成為天子名師,那就厲害了!
被李天親自賞賜榮譽,等同于朝廷正三品的官員,有機會進宮面圣,給國家獻策進言。
雖沒有權力,可是地位跟待遇那是杠杠的!
這也等于給那些讀書人另一條出路,讓他們不必死磕科考。
在教師的崗位上,依然可以一展所學。
此事宣布出去以后,留在正乾的讀書人全部激動了。
“做教書先生,也有機會為官?”
“你理解有誤,做不了官,可是要是做到名師,待遇跟地位就向朝廷官員看齊了!”
“那很好啊,我這個人就不喜官場!”
“對啊,我不擅長為官,可是我擅長教書啊,我的機會來了!”
“陛下真是皇恩浩蕩?。 ?/p>
……
這對于許多讀書人而言,簡直是爆炸性的消息。
靠科考入朝為官,對于許多讀書人而言都極為不易,畢竟要跟那么多人競爭。
可是,做教師就簡單多了!
但凡是秀才就行,并且還有升官發(fā)財?shù)臋C會!
于是,越來越多的讀書人來掙錢了。
但是,黎林甫卻發(fā)愁了:“陛下,您此舉雖好,但是費用支出龐大,咱們國庫可能扛不??!”
“對啊,陛下還請三思!”何坤高聲道。
李天淡定的說道:“支出的確大,但是朕已經(jīng)有處理的辦法!”
“陛下請講,微臣洗耳恭聽!”何坤和黎林甫異口同聲。
“我們大力推廣教育,必定會迎來教育產(chǎn)業(yè)的花季!像什么書籍、筆墨紙硯之類的,一定會十分暢銷!”
“這些東西,咱們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則可以穩(wěn)住物價,不使投機者得利,攪亂我們的市場!”
“二則,通過教育方面的產(chǎn)業(yè)收入,可以彌補教育經(jīng)費的花銷!”
“陛下英明!”兩名大臣佩服的說道。
他們?yōu)楹尉蜎]想到呢?
當教育產(chǎn)業(yè)握在朝廷手中,那就是項賺錢的利器??!
特別是書籍和紙張銷售,就能賺取大量的現(xiàn)金,彌補教育投入的開銷。
李天繼續(xù)說道:“還有,咱們朝廷還要主持教材撰寫,植入更多忠君愛國的思想!”
“這樣一來,才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愛國忠君之士!”
兩名大臣對李天徹底服了!
陛下這是準備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忠君愛國的思想??!
當他們學習著這種書籍長大以后,怎會不報效國家?
兩名大臣拱手拜道:“陛下深謀遠慮,微臣佩服!”
李天擺了擺手:“兩位愛卿去吧,咱們一起打造一場流芳百年的教育盛世!”
得到李天的指令以后,兩名大臣熱血澎湃的干了起來。
首先是開辦造紙坊,生產(chǎn)大批紙張。
在古代,紙張的利潤是很高的,基本都掌握在世家手中。
誰要是想染指這項產(chǎn)業(yè),必定會被世家打擊報復。
可是在正乾,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此處的世家都被清掃了,誰敢跟他叫板?
于是,造紙產(chǎn)業(yè)徹底掌控在朝廷的手里。
但是,為了掙更多的教育資金,李天還改良了造紙術。
他將造紙原料的來源擴大了幾番,讓樹皮、竹絲、草木灰、麻頭等隨時可見的東西,都能拿來造紙,極大的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此外,還增加了很多先進的漂白工藝。
這樣一來,他正乾生產(chǎn)的紙張,不光更白更薄,還大大降低了成本,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
售價便宜了一半,仍然暴賺!
黎林甫和何坤再次對李天敬佩的五體投地。
在這個年代,紙張的用量是極大的,并且也不便宜。
世家們憑借這項收益,就賺的盆滿缽滿。
現(xiàn)在,他們竟然能生產(chǎn)出質(zhì)量更好,還更便宜的紙張,那豈不是賺爆了?
憑借紙張的銷售入賬,就足夠彌補教育經(jīng)費的開支了!
“陛下英明?。 ?/p>
紙張生產(chǎn)出來以后,當然就要印發(fā)教材了。
除了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jīng)以外,還有些經(jīng)典詩詞、古籍文章、算術等等,讓孩子們?nèi)姘l(fā)展。
至于教材售價,不到市面上的一半。
其實,這個價格還能再降一半,但這樣的話就不掙錢了,李天還要靠這些紙張和教材收入來養(yǎng)活教書先生呢。
許多人得知此事后,都不淡定了。
“那教材價格竟然不到市面上的一半?”
“這價格都要掉道成本價了!”
“正乾不光要養(yǎng)一堆老師,還要往教材上貼錢,這是作死??!”
“正乾雖然有錢,可是也經(jīng)不起這么折騰,國庫不要了?”
“難不成,那昏君又開始慣性發(fā)昏了?”
……
然而,就在這時,有小道消息傳了出來。
“放心,正乾壓根不會賠錢!正乾皇帝改良了造紙術,大大降低了紙張的生產(chǎn)成本,聽說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
“成本竟然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太嚇人了吧!”
“還有,他還開辦了造紙坊,組織上萬百姓去生產(chǎn)紙張!商人們都知道,那規(guī)模一上來,成本就會再次降低!”
“臥槽,成本竟然還能降低?”
“所以,書籍售價雖然降了一半,可是利潤依然豐厚,并且薄利多銷呢!”
……
眾人都有點不信。
經(jīng)過多方打探,大家終于確定了這個事實,那紙張的成本的確降了下來,成本便宜到難以想象,因此半價出售依然掙錢。
于是,本來的冷嘲熱諷,全成了羨慕嫉妒恨。
“好家伙,這昏君怎么干什么都賺錢?”
“明明是個死局,又讓他盤活了!”
“這教材的利潤多大?。∶馊W費,就有數(shù)倍的孩子念得起書!他們念書一定會買書啊,要買自然是買朝廷的教材,便宜還好!這樣一來,正乾豈不是賺飛了?”
“還有紙張,也是賺錢的大頭!世上讀書人不知道有多少,誰不想買又好又便宜的紙張?所以,正乾的紙壓根不愁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