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系統(tǒng)啟動中!】
【如何處置叛亂漕工?】
【選項一:全部處死!聲望-30,大周國運-5000點!解鎖稱號-暴君!】
【溫馨提示:選項一會產(chǎn)生連鎖反應(yīng),因處死大批人口,淮河地區(qū)經(jīng)濟飛速提高,國運每月增加,持續(xù)一年!】
【選項二:百人中抽一人處死!聲望+10,大周國運-2000點!】
【選項三:全部釋放,流放邊疆!聲望不變,國運不變!解鎖稱號-仁君!】
那當然要選項一了!
都給朕殺了!
等等,為什么全殺了反倒會持續(xù)增加國運呢?
李天連忙詢問系統(tǒng)。
只聽系統(tǒng)回復道:
【淮河地區(qū)人口龐大,競爭激烈,殺死大批人口,有利于緩解人口壓力?!?/p>
【叛亂人員的土地重新分配,可以增加淮河百姓的忠誠度?!?/p>
【因此,該選項會產(chǎn)生連鎖反應(yīng)?!?/p>
去你大爺?shù)模?/p>
還好沒直接確定!
等等,解鎖稱號是什么東西?
這是系統(tǒng)的最新功能嗎?
果然!
【稱號系統(tǒng):可以增加敗壞國運的成果!】
【暴君:做出殘暴決策后,可以雙倍敗壞國運!】
【殘暴決策類目:任用酷吏、坑殺降兵、重責大臣等?!?/p>
【仁君:做出仁義決策后,可以雙倍敗壞國運!】
【仁義決策類目:寵信國戚、縱容國戚、婦人之仁等?!?/p>
原來是這樣!
暴君這個稱號不好,這種濫殺的事情,李天還是有點抵觸的。
而且能用上這個稱號的地方不多啊!
那就選仁君好了!
雖然這次沒法減少國運,但有了仁君稱號后,以后敗壞國運就更容易了。
李天立即選了第三種。
“小魏子,給蘭德傳旨,參與嘩變的漕工,也是受潘大壯等人蠱惑?!?/p>
“這些人也是大周的子民,朕有仁義之心,不想胡殺濫殺!”
“把他們發(fā)配邊疆吧!”
小魏子立馬磕頭高呼:“陛下仁心!”
【恭喜宿主,解鎖稱號-仁君!】
罷了,也不算是空手而歸。
李天只能這樣安慰自已了。
這下,連下余杭的興致都少了許多。
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天在濱海逛了逛,便下令返回京都了。
原本是為了出門好好玩一下,但是被蘭德和朝中大臣這樣一高,白白漲了大幾千國運點!
這下這個月又白干了!
本月還剩下幾天,李天得好好想想辦法,趕緊敗壞掉這些國運!
另外還有件重要的事,朝廷里那幾個二五仔,得盡快“處理”掉!
首先是張暃柴那個家伙!
一想起這個家伙,李天就氣的咬牙切齒。
你這家伙不做個廢柴,搞什么發(fā)明!
太后哪兒來的這種親戚!
在駕部司的位置上督造了鐵軌,再讓他繼續(xù)下去,豈不是得造出來蒸汽機?
不行,這太危險了!
要是真讓他發(fā)明出火車,那國運不得漲上天!
必須把他調(diào)離出這個崗位!
但是調(diào)去哪兒呢?
李天開始發(fā)愁。
張暃柴接連立功,還是太后族親。
也沒有理由把他調(diào)往偏遠的地方。
必須得找一個“安全”的官位,不能讓他再搞發(fā)明了!
這樣一名大發(fā)明家待在要職,太危險了!
說起張暃柴,還有自已的大舅哥唐延!
據(jù)說這家伙是張暃柴的徒弟。
這對師徒都不可以待在工部!
那調(diào)去哪兒呢?
戶部?
吏部?
刑部?
兵部?
李天都搖頭。
這些部門要么沒有合適的位置。
要么就是太重要了。
萬一這對師徒又合伙搞出別的幺蛾子來,朕的小心臟可受不了!
等等!
禮部!
派他們?nèi)ザY部好了!
禮部務(wù)實的工作可不多。
要是派他們?nèi)ザY部,整天研究儒家那些學問。
禮部的那些儒生,也能教育教育他們!
好好思想改造一下!
不要想著搞什么創(chuàng)造發(fā)明!
剩下的便是蘭德了。
這家伙再立大功,漕運總兵顯然已經(jīng)不適合他了。
必須得把他留在京都看著!
李天也算明白了,蘭德這種在世名將,無論派去哪兒都會發(fā)光發(fā)亮的。
只有留在京都,在自已的眼皮底下看著。
這樣他才不會繼續(xù)開疆擴土!
必須得看?。?/p>
那就調(diào)回京都,做右武衛(wèi)都統(tǒng)好了。
右武衛(wèi)的正都統(tǒng)是武安侯秦天陽。
老侯爺修為高資歷深,讓蘭德做他的副手。
留在京都,也不會鬧出什么幺蛾子!
李天咬牙切齒!
這幾天,他終于想出個大的!
既然大臣們不義,那就別怪他不仁!
這個月的國運,朕一定要敗壞成功!
李天想出了一個大計劃來敗壞國運!
他匆忙返回京都,就是為了實行這個計劃!
十二月底。
李天終于在月末這一天,返回了他心愛的京都。
滿朝文武,全部在城外迎候。
這一次連京都的百姓,也全部聚集在城口。
所有人齊齊高呼著吾皇萬歲的口號。
用敬仰的目光看向李天。
改河為海后,京都的糧價下漲了三分之一。
京都的百姓是真心感激皇帝的。
李天看到這幅景象,心情總算是好了一些。
被人愛戴,誰會不喜歡呢?
說起愛戴,六王爺最近的日子可不好過。
京都糧荒的危機過后,六賢王惶惶不可終日。
這次真的漏了馬腳,若是被朝廷抓到,可就完蛋了!
果然,賈仁義迅速抓捕了那些屯糧的商賈。
然后又查到了六王府的管家。
唯一慶幸的是,衷心的老管家自殺了。
接下來,又收到蘭德飛速平定了淮河叛亂的消息。
六王爺愈發(fā)惶恐了。
自已的獨子可是在淮河??!
而且潘大壯和自已的牽連也很深。
后來兒子李廣茂跑回家,說出了破城后潘大壯自殺的消息,六王爺才稍稍松了口氣。
但是他依然十分惶恐。
如果皇帝真的想找茬,那自已這次的漏洞這么大,肯定躲不掉了。
更糟糕的是,六王爺屯糧的消息也開始在市面上流傳。
甚至有人說這回河運之亂,就是六王爺主導的。
這下六王爺幾乎嚇破了膽。
這么多年苦心積累的名聲,直接崩塌了。
緊接著又得知皇帝停止下余杭,即將返京的消息。
六王爺覺得這位肯定是回來清算自已的。
更是直接嚇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