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靈山。
梵音裊裊。
香煙繚繞。
如來高坐于蓮臺之上。
周身佛光四溢。
慈悲莊嚴的面容之下。
是對三界諸事的了然洞察。
雖得知孫悟空不愿拜唐僧為師。
可他并未動怒。
在如來心中。
能將這實力超凡的孫悟空納入西游布局之中。
已然是不易之事。
若是再提過多要求。
恐適得其反。
反倒破壞了這精心謀劃的棋局。
“觀世音,一切是否安排妥當?”
如來的聲音醇厚。
在這肅穆的大雄寶殿內(nèi)悠悠回蕩。
直擊人心。
觀世音恭敬地上前一步。
雙手合十。
行了一禮。
此時的他。
神采奕奕。
目光堅定自信。
經(jīng)過漫長的籌備與等待。
西游之行終于即將開啟。
之前所有的擔憂與謀劃。
在此刻看來都是值得的。
他胸有成竹。
篤定地回應(yīng)道。
“佛祖放心,我已安排妥當?!?/p>
“唐僧已然轉(zhuǎn)世多回,400年后,便是九世之極數(shù),到時西游便可正式開始。”
觀世音詳細地匯報著。
言語間充滿了對后續(xù)計劃的信心。
聽聞此言。
如來微微頷首。
滿意之色溢于言表。
隨即。
他緩緩閉上眼睛。
靈山上空。
佛光瞬間彌漫開來。
一陣雄渾的佛號聲響起。
讓人聽后心中涌起一陣安寧。
靈山之下的妖孽們。
在這佛光與佛號的震懾下。
紛紛收起了往日的張狂與邪念。
規(guī)規(guī)矩矩地蟄伏起來。
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整個靈山一片靜謐祥和。
時光匆匆。
天上一日。
人間一年。
在天庭等待了40幾日的孫悟空。
終于按捺不住。
獨自離開了南天門。
朝著那大唐的方向飛馳而去。
對于西游的諸多安排。
孫悟空早已了然于心。
此番前去。
他心中懷著別樣的心思。
想去看看這大唐天子。
領(lǐng)略一番人間大國的風采。
剛剛來到大唐城池上空。
孫悟空不由得輕輕咦了一聲。
目光緊緊鎖定在大唐上空那一條虛幻的龍形之上。
這是人族氣運的具象化。
若是與那些仙界強大勢力的氣運相比。
或許顯得微不足道。
可偏偏這是凡間。
自從人族稱天子之后。
能凝聚出這般氣運金龍。
已然是極為難得之事。
由此。
孫悟空便能想象到現(xiàn)在的大唐是何等的強盛繁榮。
然而。
還沒等孫悟空仔細觀賞多久。
變故突生。
只見一條渾身布滿濁氣與冤孽的龍魂。
如同一顆黑色的流星。
徑直朝著大唐撞了過來。
那人族氣運金龍感受到威脅。
周身散發(fā)著淡淡的金光。
猛地撞向?qū)Ψ健?/p>
發(fā)出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
驚起一陣痛苦的呼號之聲。
在人族氣運金龍的沖擊下。
大半個龍魂瞬間被消磨殆盡。
可即便如此。
那龍魂仿若被某種執(zhí)念驅(qū)使。
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依舊不顧一切地朝著大唐境內(nèi)沖去。
孫悟空心中暗自驚嘆。
沒想到這老龍竟然如此拼命。
人族氣運金龍雖有護佑之力。
但也難以長久維系。
最終。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老龍的神魂沖破防線。
撞入了皇宮之中。
果不其然。
當晚大唐天子便徹夜未眠。
次日便緊急召開水陸法會。
試圖化解這場危機。
在這段時間里。
孫悟空饒有興致地將大唐境內(nèi)大大小小的所有佛像、寺廟看了個遍。
境內(nèi)的這些寺廟。
大多都是凡俗傳道之用。
并沒有真正的修行者在此加持力量。
與西方佛教相比。
這里的佛法傳承更像是自成一派。
在孫悟空看來。
這便是他們所認為的小乘佛法。
孫悟空心中有所感悟。
不禁抬起頭。
向著天空望去。
在他那火眼金睛之下。
東西兩大陸的修行之氣清晰可見。
西方以佛教為主導(dǎo)。
那修行之氣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而東方則以玄門道術(shù)為主。
各種顏色的氣息相互交織。
看似繁雜。
實則為一個整體。
直至今日。
那西方的金色修行之氣。
化作一道道尖銳的長槍。
直插東方大陸。
試圖融入這片古老的世界。
而在那金光之下。
一個熟悉的身影若隱若現(xiàn)。
正是觀世音菩薩。
“看來這西游之行已然開始了。”
孫悟空低聲喃喃自語道。
此時。
孫悟空的目光太過直白且銳利。
觀世音感受到了一絲不適。
他心中一凜。
下意識地抬頭望去。
瞬間對上了孫悟空那雙散發(fā)著金色光芒的眸子。
觀世音心中暗暗一驚。
腦海中飛速閃過無數(shù)念頭。
為什么他會在此刻現(xiàn)身?
這家伙究竟還知道些什么?
難不成他要在這個時候插手破壞計劃。
在這一瞬間。
觀世音那一向平靜如水的眼神中。
竟閃過了一絲慌亂。
一旁的兩個童子察覺到了菩薩的異樣。
滿臉疑惑地看著他。
他們可沒有觀世音的實力。
自然看不到上空之中的孫悟空。
“菩薩,您怎么了?”
其中一個童子小心翼翼地問道。
觀世音與孫悟空對視了許久。
見孫悟空并沒有其他動作。
心中暗自安慰自己。
或許他是在玉帝那里知道了一些情況。
提前過來查看而已。
畢竟他已經(jīng)接下了任務(wù)。
加入了西游之中。
應(yīng)當不會在此時阻礙我才對。
“沒事,我們繼續(xù)前往吧?!?/p>
觀世音深吸一口氣。
強裝鎮(zhèn)定地說道。
隨即。
觀世音挺了挺胸膛。
帶著兩個童子施展縮地成寸之術(shù)。
瞬息千里。
很快便來到了大唐長安城外。
之后。
化身成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
不緊不慢地走入城中。
在這期間。
他始終分出一縷神識。
注視著孫悟空的一舉一動。
生怕對方突然暴起發(fā)難。
不過。
事實證明他只是多慮了。
孫悟空從頭到尾都靜靜地待在云端。
沒有任何動作。
直至此處。
觀世音才松了一口氣。
孫悟空則拖著下巴。
悠然地站在云端之上。
靜靜地看著下方發(fā)生的一切。
隨著觀世音的到來。
一切如同原本所描述的那般。
賣袈裟、賣權(quán)杖。
為了引導(dǎo)大唐天子求取大乘佛經(jīng)。
一步步展開布局。
然而。
在這看似順利的進程中。
大唐上空的人族氣運卻受到了莫名的侵蝕。
那氣運金龍的光芒逐漸黯淡。
發(fā)出最后一聲不甘的嚎叫。
聲音虛幻而悲戚。
隨后慢慢消散。
化作點點光芒。
灑落滿城。
“擋得住那老龍入侵,擋不住這佛教殺招,大唐凝聚不出運道了?!?/p>
孫悟空嘴里喃喃道。
隨著這人族氣運金龍的徹底消散。
意味著大唐天子已然接受了西方的引導(dǎo)。
即將開始西行取經(jīng)之路。
做完這一切的觀世音。
長舒一口氣。
在眾人虔誠的跪拜之中,緩緩升空。
一旁的兩個童子也是滿臉笑容。
興奮不已。
他們還是第一次來到這東方大陸。
也是第一次享受到這么多人的頂禮膜拜。
雖然之后可能再難有這樣的機會。
但此刻能多感受一分。
便覺得欣喜萬分。
可隨著觀世音改變方向。
三人的目光前方。
云端之上。
正橫臥著一個男子。
此人正是孫悟空。
他手中把玩著一盞冒著熱氣的茶盞。
一臉玩味之色。
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們。
觀世音無奈地嘆了口氣。
此時的孫悟空。
修為與他相差無幾,甚至比她更強。
想要輕易擺脫可不容易。
“你就這么一直看著不動手?”
觀世音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