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人坐定后,朱由檢對王徵吩咐道:“王卿,可以發(fā)車了?!?/p>
“臣遵旨。”
王徵躬身領命。
須臾,前面車頭頂上露出的煙囪里,開始冒出了白煙。
蒸汽機車也開始緩緩動了起來。
“動了,動了?!?/p>
坐在朱由檢側旁的朱慈煌,感受到機車的移動,一臉驚奇的大聲喊了起來。
朱由檢也沒有阻止。
昭明公主朱淑嫻,卻是有些害怕,一雙大眼睛中滿是驚恐。
朱由檢趕緊起身上前,將之抱在了自己的懷里。
“莫怕,等會兒就好了?!?/p>
朱由檢輕聲安撫了一句。
朱慈煜一開始也被腳下的震動給下著了,但見自己大兄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也被氣感染,和朱慈煌一起趴在了窗戶上,透過玻璃,看著外面倒退的旗手衛(wèi)軍士們。
相比這些孩子,溫體仁他們的反應,貌似是更加的強烈。
朱由檢的目光,在幾人的身上掃過,見幾人皆是面色有些發(fā)白,笑道:“諸卿不用擔心,機車只要不脫軌,就安全得很?!?/p>
王徵也在旁寬慰道:“首輔,諸位同僚,陛下說的不錯,您幾位不用這般緊張,機車發(fā)車之前,下關已經(jīng)親自檢查過了?!?/p>
聽兩人都這么說,溫體仁等人也都逐漸的適應過來。
“王卿,這條通往新城的鐵路,總長有多長?”
“機車的速度幾何?”
王徵對此顯然清楚的很,聞言立即回道:“回陛下,固安縣距此百二十里,鐵路是從西城直通固安城北,因盡量取直,總長也控制在了百三十里?!?/p>
“至于這新式蒸汽機車的速度,臣曾經(jīng)測算過,從西城到固安縣,中間不停歇的話,攏共用時四個時辰左右。”
朱由檢聽王徵介紹完后,心里默算半晌,輕輕點頭道:“這么算下來的話,這蒸汽機車一個時辰可以走三十多里路?!?/p>
不只是朱由檢,溫體仁等人也都計算出來了。
溫體仁眉頭微蹙道:“水泥路上的馬車,一個時辰可以行四十多里,近五十里,這蒸汽機車看起來倒是很大,但速度似是有些不盡人意?!?/p>
一旁的宋應星卻是笑道:“首輔,馬車的速度是比蒸汽機車快了一些,但能夠運載的貨物,卻不可同日而語,現(xiàn)在在這臺蒸汽機策劃,一次可以運載兩萬斤的貨物?!?/p>
“王院士他們還正在改進新的蒸汽機,等新的蒸汽機研制出來,能夠運載的貨物絕對會比現(xiàn)在多的多?!?/p>
宋應星說完后,徐光啟也開口補充道:“不只是運量的問題,蒸汽機車相比馬車,可以日夜不停,一直保持這個速度。”
“而且還不用征用民夫,路上的損耗相比馬車要小的多?!?/p>
溫體仁輕輕點頭道:“你二人說的很有道理。”
“如果能夠將現(xiàn)在的官道,全部修成鐵路的話,朝廷日后無論是用兵,還是運糧,都將會方便許多?!?/p>
說完,溫體仁的話鋒一轉,繼續(xù)道:“只是,這鐵路的造價實在是太高了,一里的花費就是一萬枚銀元,合銀五千兩。”(見一千零二章)
“就這條京城到固安縣的鐵路,就花了內(nèi)府一百三十多萬枚銀元,合銀六十五萬兩?!?/p>
“如果修一條京城到沈陽的鐵路,那花費的銀子恐怕……”
徐光啟身為工部尚書,對大明境內(nèi)的主要官道都清楚的很,聽溫體仁說到沈陽,也點了點頭道:“京城到沈陽衛(wèi),官道的就有近兩千里,就算是取直,也有一千六百多里,如果修鐵路的話,那就是一千六百萬銀元,合銀八百萬兩?!?/p>
徐光啟說完后,幾人的目光就落在了郭允厚的身上。
郭允厚卻是并不著急,笑呵呵道:“八百萬兩銀子……”
說到這里,郭允厚環(huán)顧一眼幾人,繼續(xù)道:“也不算多。”
“什么?”
“老夫剛才沒聽清,郭部堂你再說一遍?”
溫體仁一臉訝色。
他可是知道,這位戶部尚書可是數(shù)貔貅的,想從他太倉掏出銀子,可是不容易。
一直抱著孩子沒說話的朱由檢聞言,笑道:“郭卿,莫要賣關子,和幾位卿家說說吧?!?/p>
“臣遵旨?!?/p>
郭允厚對朱由檢拱了拱手,對幾人道:“首輔,諸位同僚,鐵路修完后,總不能是朝廷專用嗎?”
他話音一落,徐光啟就反應過來,接話道:“郭部堂的意思是向百姓收費?”
“沒錯!”
“鐵路不只是可以用來運載貨物,還可以運人?!?/p>
“往來的客商,運送貨物,需要繳納銀元,兩地的百姓往來京城、沈陽衛(wèi)和沿路城鎮(zhèn),也需要繳納錢財。”
“或許每年賺的不多,但勝在長久不是?那些商賈、士紳,誰不想給子孫留一個可以傳承下去的營生?”
“只要朝廷允許他們?nèi)牍?,想來……?/p>
“哎,郭卿,不是朝廷允許他們?nèi)牍桑莾?nèi)府鐵路司。”
朱由檢趕緊出言打斷了郭允厚的話。
和那些士紳、商賈不一樣,朱由檢之所以如此,倒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郭允厚苦笑道:“陛下,鐵路畢竟牽扯到方方面面,臣以為還是交給朝廷來操持的好?!?/p>
“此事無須再議,大明境內(nèi)所有鐵路,都需要由內(nèi)府鐵路司來修建、管理?!?/p>
“任何部衙都無權干涉!”
對此,朱由檢的態(tài)度很堅決。
為什么后世會有鐵老大這么一個怪胎?
不是當領導的腦子一熱做的決定,而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鐵老大受最頂層直接管理,不受其他部門轄制,尤其是不受地方管理。
這就保證了一旦地方出現(xiàn)問題,鐵路不會被地方控制。
甚至為了保證其獨立性,就連醫(yī)療、教育、住房等等方方面面,都和地方無關。
朱由檢也是從后世學到的經(jīng)驗,要盡量保持鐵路司的獨立性。
首先就是不能被朝廷掌管,只能握在皇家的手里。
至于說賠錢?
對一個面積龐大的陸權國家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
但,不是還有戶部,有國庫嗎?
頂多就是到時候分擔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