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登聞言,點頭道:“景會說得不錯,這壇子酒,還是老夫初來南直隸之時,從徐家淘換來的,據(jù)說是當(dāng)年少湖公(徐階)的珍藏?!?/p>
畢自嚴聽到徐階的名字,面上沒有絲毫的反應(yīng),依舊是滿臉含笑,但卻是沒有接話的意思。
一旁的張樸見狀,再次舉起酒杯。
“景會一路從京城而來,今日就是昔日同僚為你接風(fēng),咱們再飲一杯?!?/p>
張延登、劉廷元兩人也都舉起了各自的酒杯。
又是一杯酒入腹,劉廷元對畢自嚴問道:“景會,北方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下雪了吧?”
提起這個,畢自嚴臉上的笑意逐漸的斂去 ,語氣有些沉重道:“和南方相比,北方這兩年的冬天,是越來越冷了?!?/p>
“不過,好在糧食儲備的糧食還算是充足, 江北各地工坊也都在全力生產(chǎn),百姓們倒是不缺糧食和衣物,朝廷又一連免了山陜、魯豫數(shù)年的賦稅,不然……”
張延登對著孝陵方向拱手道:“圣天子在位,體恤百姓,此乃萬民之福?!?/p>
“張總憲說的不錯?!?/p>
張樸點頭贊同道。
別管心里怎么想的,面上的場面話還是要有的。
張延登看了眼張樸,后者再次開口道:“景會,你此次南下,帶了不少人?”
畢自嚴心道:“來了?!?/p>
臉上掛笑道:“不瞞部堂,下官此次南下,在江北各地抽調(diào)了兩千余人。”
“只是運河河面結(jié)冰,這一路消耗的時間有些多了?!?/p>
劉廷元點頭道:“我大明主要就是靠運河,才能聯(lián)通南北,運河一旦堵塞,或者是出了什么問題,南方的漕糧和賦稅,不能運抵京城,可是會影響江山社稷的?!?/p>
畢自嚴卻是搖頭道:“劉部堂此言差矣,眼下大明南北三支水師,不說福建水師,就是登萊和寧波兩支水師,也完全可以保證南北連通?!?/p>
“就算是漕運真的出了什么問題,南方的糧食,也可以經(jīng)海運運到北方,北方的精兵良將,也可以乘船南下,抵達沿海任何地方?!?/p>
“陛下這次不就是乘登萊水師的艦船,從奴兒干都司,到達淮安嗎?”
兩人的對話,看似只是在討論漕運的重要性。
但卻都話里有話。
劉廷元想說的是,江南對大明的重要性,隱晦的希望,畢自嚴不要在南京動作太大,要適可而止。
而畢自嚴呢?
也是當(dāng)場就反駁了劉廷元的話。
就算是沒有漕運,那大明也還有海運。
該交給朝廷的糧食和稅銀,一分都不能少,不然朝廷的軍隊就會南下,哪里作亂,大軍就會抵達哪里。
你也不要不相信,陛下這次南下,就是帶著大軍,乘船而來。
隨著兩人的對話,剛才還一片和煦的雅間內(nèi),氣氛頓時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不過,兩人都是讀書人,誰也沒有選擇撕破面皮。
張樸見狀,趕緊出言轉(zhuǎn)圜道:“二位說得都不錯,不過老夫倒是以為,海運和漕運相輔相成,才最是穩(wěn)妥?!?/p>
畢自嚴舉起酒杯,對張樸道:“此乃老成謀國之言。”
張樸抬手,把畢自嚴舉著酒杯的手放下,繼續(xù)道:“但說起來,這海運的風(fēng)險可比漕運大的多?!?/p>
“松江府的吳淞口往北,一直到登萊,遍地淺灘和暗礁,海船難以通行,觸之就是船毀人亡?!?/p>
“所以說,相比起來還是漕運更加安全?!?/p>
“更何況,漕運可是百萬槽工衣食所系,朝廷一旦要是廢棄漕運,恐怕會引起動蕩吶。”
“所以說,海運只能做個補充,大明南北還是當(dāng)以漕運為主,景會以為呢?”
畢自嚴聽完,雙眼頓時一瞇。
張樸的意思很簡單,你畢景會別拿海運說事兒。
你這邊一旦確定要通過海運運輸錢糧,信不信運河沿岸立刻就會烽煙四起。
這個時代可和后世不一樣,后世最發(fā)達的地方都在沿海。
大明現(xiàn)在的精華所在,大部分就是運河兩岸,以及江南地區(qū)。
一旦這些地方出事兒,那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畢自嚴一口把自己酒杯里的酒喝干,而后把玩著手里的酒杯道:“張部堂此話何解?朝廷什么時候要對廢除漕運了?剛才劉部堂所言,不是說運河堵塞,延誤漕糧進京,下官也只是說,朝廷和南京可以使用海運,怎么又扯上漕工了呢?”
張樸聽他這么說,嘴角一揚道:“是老夫想多了,景會莫怪,老夫自罰一杯?!?/p>
說著,張樸也把自己酒杯里的酒一飲而盡,還向畢自嚴三人展示了一下已經(jīng)空了的酒杯。
張延登看了眼畢自嚴,也不再繞圈子,開門見山道:“景會,對新政你怎么看?”
“總憲,您覺得新政如何?”
張延登看了眼另外兩人,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面色嚴肅道:“景會,江南和北方不太一樣,想必你也清楚,有些事還是得謹慎一些?!?/p>
“您三位的意思,下官也聽明白了?!?/p>
“無非就是覺得,江南乃是朝廷賦稅重地,不能出什么閃失。”
畢自嚴這句話,三人聽得連連點頭。
不過緊接著,畢自嚴話鋒一轉(zhuǎn)道:“但是,攤丁入畝也好,新稅制也罷,亦或是軍戶轉(zhuǎn)民戶等等,必須在整個大明全面推開!”
“用陛下曾經(jīng)的一句話說,哪怕是這個過程會讓大明出現(xiàn)暫時的動蕩,也絕不能半途而廢?!?/p>
見畢自嚴這個態(tài)度,桌上的三人面色也變了。
張延登深吸一口氣道:“景會,你我都是讀書人,當(dāng)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p>
“我們并不是要反對朝廷的一系列新政,而是希望陛下和朝廷能夠緩緩圖之,而非一蹴而就?!?/p>
“就像是現(xiàn)在朝廷要清丈南京土地,清查南京人口?!?/p>
“這種事兒完全可以交給南直隸,或者是應(yīng)天府來辦,為什么要從北方抽調(diào)人手呢?”
畢自嚴長嘆一聲,眼睛盯著張延登道:“總憲,今兒個也沒外人,下官就說句犯忌諱的話?!?/p>
“讓自己查自己,這能查出什么來?”
“當(dāng)初的魯豫、山陜等地,不也是交叉清查嗎?”
“怎么南京和南直隸就不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