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半個時辰后,諸臣便在內(nèi)侍的引領下,來到了乾清宮。
“臣等參見……”
“免了?!?/p>
“大伴,你念一念這兩份奏本。”
朱由檢用手指點了點桌案上的兩份奏本。
“是,皇爺?!?/p>
等王承恩念完后,暖閣內(nèi)的幾人皆是皺起了眉頭。
“都議一議吧,戰(zhàn)事重要,但也不能讓百姓們挨餓受凍不是?”
“煤炭的事,倒是好說,頂多再有月余,天氣就會變得暖和起來,市面上對煤炭的需求量會降下來,但糧食、布匹、鐵器等物資該怎么解決?”
“還有那些工坊,總不能讓他們因為原料、燃料短缺而停產(chǎn)不是?”
朱由檢說完后,郭允厚率先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順天府的物資短缺,只是暫時的, 等過了這段時間,定會有極大的緩解?!?/p>
“糧食的問題,臣可以先開放通州等地的太倉,放出糧食,平抑物價,等夏糧收上來后,再補足太倉的缺口?!?/p>
朱由檢聽后,微微頷首。
郭允厚則是繼續(xù)道:“至于煤炭……朝廷不妨先放開禁令,讓百姓們以木柴為燃料,先度過難關再說?!?/p>
朱由檢卻是擺手道:“不可,朝廷政令,豈能朝令夕改?”
“既然已經(jīng)禁止百姓軍民隨意砍伐,那就要貫徹到底?!?/p>
朱由檢可是見過清末的京城老照片,放眼望去,全是光禿禿的沙土、石頭,一點植被都沒有。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那么嚴重,但已經(jīng)有了苗頭。
想想吧,百萬人口居住在京城及其周邊,每日光是消耗的柴火就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
開門七件事,柴可是排在第一位的。
如果不加以限制,京城周圍的樹木,早晚會被砍光。
而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潛移默化,京城軍民百姓,已經(jīng)習慣了用蜂窩煤、煤炭等燃料,如果這個時候再放開禁令?那之前的努力不是白費了嗎?
自己的提議被拒絕,郭允厚也有些啞然。
工部尚書宋應星,適時的起身道:“陛下,臣以為,想要解決京畿軍民百姓的薪炭所需,還是得從各礦場想辦法?!?/p>
“房山那些小型煤窯,依然可以開采,朝廷不妨將這些煤窯用撲買的方式,賣給商賈士紳們, 讓他們?nèi)ス蛡蛉耸珠_采。”
“朝廷只需要遣員管理,征收礦稅即可,各官營礦場,可以抽調(diào)一些老匠人,指導他們?nèi)绾伍_采。”
“宋部堂,煤窯是需要水泥和鋼鐵的,水泥倒是好說,頂多就是先從新城那邊抽調(diào)一些,但眼下這個……”
“唉,冒府丞,新城那邊的工期可是緊的很,咱家上哪里去給你抽調(diào)水泥去?”
冒襄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李國輔出言打斷了。
朱由檢皺眉道:“新城的工期可以放緩, 水泥優(yōu)先供應各煤礦。”
有他這話,李國輔也不說話了。
但冒襄還是一臉難色道:“陛下,諸位上官,水泥的問題解決了,剛鐵的事怎么辦?”
宋應星接話道:“大軍所需的軍械,已經(jīng)籌備的差不多了,新城的工期若是可以放緩的話,那如今鋼鐵的產(chǎn)量足夠用了,順天府和工部可以從各煉鋼工坊采買。”
“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讓房山那些小煤窯盡快恢復挖掘!”
“好!”
“就按宋卿說得辦,這件事交給……”
“陛下,煤窯既然是在順天府的地界上,那撲買所獲銀錢,自然歸順天府所有?!?/p>
冒襄生怕朱由檢把這筆錢款給了戶部,忙是站出來道。
郭允厚一聽不干了:“順天府也是在大明的地界上,既然是在大明地界上,那撲買所獲錢款,自然該歸戶部所有才是!”
朱由檢不等冒襄說話,便一錘定音道:“順天府和戶部五五分帳,此事就這么定了?!?/p>
“陛下……”
郭允厚還想爭取一下,但見朱由檢面色不善,只得閉嘴退下。
“行了,這糧食和薪炭的事解決了,那百姓們的生活就不會出現(xiàn)什么大問題?!?/p>
“至于蔬菜、肉食之類的,順天府自己去想辦法吧?!?/p>
朱由檢也不想在這上面浪費時間,你順天府這點事都解決不了的話,那干脆全體遞辭呈算了。
冒襄苦著臉應道:“臣遵旨。”
揮了揮手,示意冒襄退下,朱由檢最后總結道:“今日所議諸事,各衙門須通力協(xié)作,不得推諉,值此青黃不接的時候,諸卿當共體時艱才是。”
“臣等遵旨!”
眾人齊聲應道。
隨著戶部開倉放糧,京城的糧價總算是降了下來。
同時,順天府和戶部聯(lián)合撲買房山煤窯的事,也迅速的傳遍了京城。
崇禎十年,四月初一。
大榷場,一樓大廳。
提督內(nèi)臣魏忠賢,戶部右侍郎李從心,順天府府丞冒襄,順天府治中張贊,東宮左庶子方以智,工部營繕司郎中朱國慶,盡皆在列。
底下則是坐著數(shù)百名商賈、士紳。
順天府治中張贊,看了眼李從心和冒襄,見冒襄點頭,隨即起身,輕咳一聲,朗聲道:“諸位!”
廳內(nèi)頓時一靜。
“房山境內(nèi),經(jīng)工部與順天府共同勘定,首批可供撲買之煤窯,共計三十有三處?!?/p>
張贊環(huán)視眾人,繼續(xù)道:“今日便依名錄,逐一發(fā)賣,每處煤窯,皆標明預估儲量、開采難易,設有底價,諸位可自由出價,價高者得!開采權期限,定為三十年!”
“三十年!”
底下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和交頭接耳聲。
這個年限足夠長,足以讓讓他們收回成本,并從中獲得巨大收益。
張贊頓了頓,加重語氣道:“朝廷仁德,為盡快緩解京城薪炭之急,特許在此期間,對獲撲買之煤窯,不多加干涉,只需按時、足額繳納礦稅即可?!?/p>
“然,亦有一項鐵律,必須遵守,所有開采,必須嚴格遵循工部新頒之《礦務開采章程》!”
“需使用工部核準之支護之法,保障礦工井下安全,開設通風巷道,配備必要之排水器具。”
“若有違背,以致發(fā)生重大傷亡,或破壞礦脈者,工部與順天府有權收回開采權,并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