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著面前略帶一絲涼意的桌案,溫體仁心中了然。
這么大一張桌案,定不是之前就有的物件,一看就是新進剛剛打造的。
顯然,皇帝早就有了擴大內閣定員的打算。
王承恩看了眼文淵閣正殿內的群臣,笑呵呵道:“諸位閣部,咱家就先回了?!?/p>
“公公慢走?!?/p>
等眾人將王承恩送走后,溫體仁輕咳一聲,意有所指道:“咳咳,一下子加了這么多人,這文淵閣倒是顯得有些擁擠了?!?/p>
“諸位今日就先回去,本輔讓人重新收拾一下,明日諸同僚再來文淵閣署理公務吧?!?/p>
“首輔,這文淵閣確實是有些小了,不如請旨,將內閣挪到文華殿?!?/p>
孫承宗見殿內著實擁擠,皺眉對溫體仁建議道。
溫體仁倒是有些無所謂,和后世滿清逼仄的軍機處不一樣,大明內閣的辦公場所,倒是寬敞的很,身為內閣首輔,他是有自己獨立的公廨的,擠也擠不到他。
其余人聽孫承宗這么說,也都紛紛出言附和。
文華殿在成化年之前,是太子攝政的地方,之后就成了經筳之所。
但朱由檢從繼位以來,就鮮少召開經筳,與其空置在那里,不如將之用來當做內閣辦公的場所。
溫體仁見大部分人都是這個意見,也不好拒絕,只得點頭應道:“也好?!?/p>
朱由檢對文淵閣內發(fā)生的事,已經不關心了。
此時的他,正在召見祖大壽等一干寧遠將校。
“祖卿還未去過大同和集寧,朕就不問你方略了?!?/p>
“但朕有句話要說在頭里?!?/p>
“臣等恭請陛下圣訓?!?/p>
祖大壽等人趕緊躬身道。
“取輿圖來。”
朱由檢站起身,對殿內的幾名內侍吩咐了一聲。
很快,一面偌大的屏風被推了出來。
上面赫然就是大同,以及以北土默特、歸化、集寧等地輿圖。
朱由檢走到輿圖前,指著集寧的位置,督祖大壽等人道:“朝廷用了四年的時間,在這里鑄造了一座新城,名曰集寧,距離土默特的歸化城大約有兩百多里,距離大同也差不多的距離?!?/p>
“據大同總兵曹文詔所言,土默特最近兩年,時常出現在集寧左近?!?/p>
“你這次領兵北上,就駐守集寧城,協(xié)助大同總兵曹文詔,征討土默特部?!?/p>
說到這里, 朱由檢略一沉吟,再次開口道:“朕授你集寧總兵官之職,右都督府都督僉事?!?/p>
“陛下,那寧遠那邊?”
祖大壽心里猛然一驚。
陛下這是打算將自己調離遼西?
朱由檢的目光在祖大樂身上掃過,最后看向祖大壽問道:“祖卿以為,祖大樂副總兵能否擔任寧遠總兵之職?”
祖大壽聽朱由檢屬意自己堂弟祖大樂,心中頓時明了,自己是沒辦法反對了。
如果自己反對的話,祖大樂那里自己該如何交代?
就算雙方是堂兄弟,如果自己反對,也難保對方不會心生怨懟。
心中快速衡量后,祖大壽躬身道:“回陛下,大樂久經戰(zhàn)陣,倒是可以擔任寧遠總兵?!?/p>
聞言,朱由檢笑道:“好!”
“祖大樂!”
“臣在?!?/p>
祖大樂踏前一步,躬身應道。
“朕命你為寧遠總兵官,晉左都督府左都督?!?/p>
“臣謝陛下!”
祖大樂跪地叩首。
“免了,起來吧,寧遠位置緊要,卿當謹慎些?!?/p>
“臣謹遵圣訓?!?/p>
朱由檢微微頷首,目光又落在了何可綱的身上。
“遼陽縣子何可綱,任寧遠副總兵,協(xié)理寧遠鎮(zhèn)?!?/p>
“臣謝陛下圣恩!”
何可綱心中苦笑,但還是趕緊跪地領旨。
這下子,自己是真的和祖家生出嫌隙了。
祖大壽等人也都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但事到如今,他們也不敢反對朱由檢的旨意。
朱由檢走到祖大壽跟前,親切的拍了拍對方厚實的肩膀,笑道:“有祖卿駐守集寧,朕就放心了?!?/p>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好了,漠南軍情緊急,朕也就不多留諸卿了,即日卿就領兵北上吧。”
“臣等遵旨?!?/p>
等祖大壽等人出了乾清宮,王承恩有些擔憂道:“皇爺,讓祖大壽離開寧遠,鎮(zhèn)守集寧,對方會不會心有怨念?”
朱由檢眼睛微瞇,幽幽道:“祖家世代就在遼地為將,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難保不會成為下一個李家?!?/p>
“祖大壽這些年也算是御敵有功,朕也不好太過苛責,讓其離開寧遠,也能保全君臣之誼。”
“那集寧那地方……?”
王承恩又輕聲提醒了一句。
朱由檢微微頷首道:“朕心里有數?!?/p>
……
城外軍營。
祖大壽端坐在中軍大帳內,看著帳內的幾名心腹,開口道:“都說說吧,這次北上兵力該如何調配?”
祖大弼第一個開口道:“當然要抽調精兵強將,不然怎么征討那些蒙古韃子?”
祖大壽沒有搭理他,而是看向了祖大樂。
“大樂,眼下寧遠加上客軍,共有兵馬三萬余,寧遠本地兵馬近半,你是怎么打算的?”
祖大樂笑道:“大兄,就按二哥說的辦,抽調精銳, 隨大哥北上?!?/p>
祖大壽輕輕點頭,緩緩開口道:“也好,眼下遼地相對安穩(wěn),最近幾年應不會有什么戰(zhàn)事……”
說到這里祖大壽頓了頓,目光落在何可綱身上,意味深長道:“況且,陛下或許也是這個意思?!?/p>
帳內的幾人見狀,也都順著祖大壽的目光,看向了何可綱。
何可綱此時卻是如芒在背,如坐針氈。
見所有人都看著自己,何可綱趕緊起身,鄭重道:“大帥,標下定以大帥馬首是瞻?!?/p>
“承渠這是作甚,你我都是生死兄弟,都是為朝廷效力,為陛下盡忠,這種話日后不要說了?!?/p>
祖大壽的話說地很漂亮,但何可綱可不敢當真。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等御馬監(jiān)那邊將調兵火牌轉交兵部,兵部出具文書后,連同火牌一起交給祖大壽和祖大樂。
祖大壽、祖大弼、吳襄等人只帶少量親兵,先一步北上,后續(xù)兵力則要等到祖大樂返回寧遠后,從寧遠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