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心里也是松了口氣,對幾人抬手虛扶道:“都起來吧。”
“臣等謝陛下?!?/p>
張維賢和鞏永固等人也都謝恩起身。
“走吧,進城看看,朕看看這些逆賊,是怎么霍霍南京的。”
這回,無論是方正化還是梅春,都不再阻攔。
在眾人的簇擁下,朱由檢登上韓贊周帶來的車駕。
一開始還好,兵鋒并未波及到西城,但距離皇城越近,朱由檢的臉色就愈發(fā)的陰沉。
車駕進入太平街, 朱由檢的神情愈發(fā)的難看起來。
“太平街,朕看也不太平?!?/p>
朱由檢陰沉著臉,冷聲道。
方正化低聲寬慰道:“皇爺,這也是好事兒,至少可以借此事,徹底的清理一遍南方各衛(wèi)所。”
“哼!”
朱由檢冷哼一聲,也不再說話。
車駕沒有走西華門,而是繞到了皇城南邊,經(jīng)洪武門進入皇城。
乾清宮。
坐在御座上,看著殿內(nèi)寥寥幾人,朱由檢開口道:“南京城突遭兵禍,朕一路走來,見大量房屋被損毀,百姓死傷慘重。”
“此皆是徐宏基、劉廷元等人所為, 既如此,那就用他們的家財,來為百姓修繕房屋,補償百姓損失?!?/p>
“此事交給江寧和上元兩縣處置。”
朱由檢話音一落,韓贊周就面露難色道:“皇爺,上元和江寧兩縣的知縣、縣丞都……都已告假?!?/p>
朱由檢的面色一冷,旋即對韓贊周吩咐道:“傳朕旨意,明日召開早朝!”
“在京七品以上官員,但有無故不到者,盡皆罷官。”
“臣……臣……”
韓贊周不敢奉詔,有些遲疑起來,轉(zhuǎn)頭看了眼張維賢和鞏永固,想讓這兩人勸一勸。
但這兩人都不是南京本地官員,又都武勛,哪里會輕易沾惹這些事兒?
一直做透明人的張樸,不得不站出來,對朱由檢躬身道:“啟奏陛下,南京六部及各衙門,有近七成的官員都已經(jīng)告假,如果真要將這些人盡數(shù)開革的話, 那……”
朱由檢眼睛微瞇,眼中閃過一道狠厲,繼而笑道:“呵呵,大明缺糧食,缺銀子,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想當官兒的!”
“莫說是七成,就是全部都告假了,那又如何?”
“頂多不過就是取消留都罷了!”
他這話一出,殿內(nèi)的幾人頓時大驚失色。
“臣這就去傳旨,還請皇爺息怒?!?/p>
韓贊周以為朱由檢說的是氣話,趕緊跪地大聲應(yīng)道。
“英國公、駙馬、梅春,帶著你們的人,將南京城肅清,明日朕不想聽到有亂兵為禍的消息!”
“臣等遵旨。”
眾人皆是躬身稱喏。
來到乾寢宮偏殿,方正化開口問道:“皇爺,今晚就宿在宮里嗎?”
朱由檢點頭道:“無論是明處還是暗處的逆賊,現(xiàn)在應(yīng)該都已經(jīng)蹦出來了,你再讓人好生梳理一遍,宮里應(yīng)當就沒有什么危險了。”
“記著,這些事你都要親力親為,莫要給有心人任何的機會,以后朕每年都要來南京住兩個月?!?/p>
朱由檢前邊的話還好,最后一句則是讓方正化一愣。
但他也沒多說什么,而是恭敬領(lǐng)旨。
當晚,朱由檢就住在了皇宮內(nèi)。
翌日,卯時。
朱由檢在幾名宮人的伺候下,洗漱過后,換上一身緋色朝服。
奉天門。
朱由檢看著稀稀拉拉,跪在那里的官員,心中冷笑,但面上卻是古井無波。
“禮部!”
朱由檢輕聲喚了一句。
禮部左侍郎張訥,趕緊出班應(yīng)道:“啟奏陛下,孫部堂近來偶感風寒,已告假多日?!?/p>
“有沒有他都一樣,你身為禮部左侍郎,就先掌部務(wù)吧?!?/p>
“臣遵旨。”
“禮部糾核朝儀,你替朕看看今日都有誰沒上朝,記錄在案,呈遞于朕?!?/p>
“臣遵旨?!?/p>
張訥是無所謂,反正他是已經(jīng)打算抱緊皇帝的大腿了。
“三法司還有人嗎?”
朱由檢這話說完,四五名綠色官袍的官員,站了出來。
“一個個來, 介紹介紹自己?!?/p>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還是一名年紀稍長的,率先在站出來道:“啟奏陛下,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寅?!?/p>
“臣刑部清歷司郎中常永華?!?/p>
“臣大理寺右寺丞……”
“臣刑部……”
“臣大理寺……”
等幾人各自介紹完后,朱由檢眉頭一挑道:“好啊,南京三法司,朕現(xiàn)在能見到的,品級最高的就是都察院僉都御史。”
“王寅?”
“臣在?!?/p>
“即日起,你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
朱由檢話音一落,底下的大小貓們,皆是一驚。
這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了?
正四品的僉都御史,一步跨過三品這個檻兒,成了正二品的左都御史?
王寅也愣了,天地良心,他都多大年紀了,臨了臨了,竟然成了二品大員了?
“怎么?卿不愿意?”
朱由檢的語氣也冷了幾分。
王寅也是瞬間驚醒,趕緊跪地朗聲道:“臣謝陛下?!?/p>
朱由檢揮了揮手,目光落在了刑部常永華身上。
“常永華,任刑部左侍郎,掌部務(wù)?!?/p>
“大理寺……”
朱由檢也沒經(jīng)吏部,也沒讓群臣廷推, 直接就讓這幾人,做了三法司的主事官。
“你等回去之后,立即著手審理吳家通倭案,半個月內(nèi),朕要看到結(jié)果?!?/p>
“臣等遵旨?!?/p>
幾人興高采烈的應(yīng)下。
等幾人退下后,朱由檢的目光落在王在晉的身上。
“王卿的身體看來不錯,別人都告假了,你還在?!?/p>
“臣……臣惶恐?!?/p>
南京吏部尚書王在晉,苦著臉站了出來。
“三品以下,但凡告假不朝者,盡數(shù)罷官,這件事就由吏部去辦?!?/p>
“陛下,如此以來,南京六部及在京各衙的公務(wù)恐怕都會停滯,臣請陛下三思?!?/p>
王在晉被嚇了一跳,趕緊跪地勸諫。
朱由檢冷笑一聲道:“哼!卿以為不將他們罷官的話,公務(wù)就有人處理嗎?”
“卿只管去做,朕會命新科進士盡數(shù)南下,大明不缺會做官的?!?/p>
“臣……臣遵旨?!?/p>
王在晉可不敢捋朱由檢的虎須,趕緊叩首領(lǐng)命。
“好了,接下來,朕和諸卿商議商議,該如何處置徐宏基、劉廷元他們?!?/p>
朱由檢說到這里的時候,眼神凌厲的掃了一眼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