堉唐甜點頭,提出一個更好的辦法。
“不用您二位跑一趟軍鎮(zhèn),等我再回去的時候,用大缸挪幾棵莊稼過來,您二位親眼看著長大成熟就更清楚了。
“另外,我們家因為給戍邊軍提供豆芽和豆腐,同軍中走動很頻繁熟悉,這也是我把新糧種在軍鎮(zhèn)的原因。再過兩月,新莊稼不同于其余莊稼,若是招人好奇,我就從營中再多召一些老兵幫忙看守。
“只不過,秋日時候獻糧上去,如何對我哥哥幫助更大,就要勞煩二位爺爺幫忙謀劃了。
“若是除此以外,還能給我娘討要個誥命封號就更好了。我們不愿意我娘被人欺負,更不愿意見到她對一個外族公主低頭!”
說到最后,小丫頭的眼里有狠辣一閃而過,惹得劉院長和封先生心驚,趕緊安慰。
“你放心,你哥哥錯過了去年的縣試,按理說是沒資格在今年秋日直接考院士的,但我身為麓山院長,每年有推舉優(yōu)秀學子以白身進考的資格。這樣你哥哥也不會耽擱冬日的鄉(xiāng)試,不出意外的話,過年時候,你哥哥就是舉人了。”
“是啊,是?。≡洪L從來沒推舉過任何人,今年是第一次,肯定不會有問題。”
唐川起身行禮,同二位老人家說道,“我定然會刻苦讀書,爭取考試順利,以后還要勞煩先生多多指教。但若是高產(chǎn)糧食只能換一次恩典,我希望給我娘討要誥命封號。
“雖然我們家出身低微,我越快拿到功名,越快踏上仕途,才能為我們家支撐門楣,但身為人子,我和妹妹一般希望母親不受惡人欺辱?!?/p>
劉院長示意他坐下,又拍拍唐甜的小腦袋,嘆氣道,“都是好孩子,就是年少多苦楚。不怕,以后會越來越好的?!?/p>
他想了想,說道,“這樣,糖寶兒帶著劉伯走一趟軍鎮(zhèn)。我和王爺有交情,我寫信同他說明白,請他幫忙守護你們家的田地。等劉伯帶新莊稼回來,就種我這院子里!”
封先生忍不住激動,小聲說道,“若是一切順利,旁人就是再有心覬覦和打壓,也壓不住大齊最驚才絕艷的文曲星升起!”
事情至此就說定了,第二日劉伯就跟著唐甜,帶了幾個人手去了軍鎮(zhèn)。
旁人不清楚,李秋霜自然是從閨女這里聽說的清清楚楚。
她沒有阻攔,有誰問起,就幫忙遮掩幾句。而且行事更是謹慎了!
家里如今再不是原來的農(nóng)門小戶,已經(jīng)有了被惡人覬覦的能力。她懦弱了半生,自認沒有給兒女遮風擋雨的本事,但她會用盡全部力氣打起精神,絕對不給兒女拖后腿!
于是,當晚巡營歸來的王爺,又收到了老友的書信,附贈了一罐茶葉和一瓶蜂蜜。
待得看完書信,王爺足足在帳篷里轉(zhuǎn)悠了十幾圈兒,才喊了周將軍和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進來,細細安排了許久。
周將軍帶了二十人的老兵隊伍,出了營地大門,見到坐在車轅上晃蕩小腿的胖丫頭,真是心里滋味復雜。
他上前拍拍小丫頭的腦袋瓜,壓低了聲音,說道,“你這丫頭,真是動不動就干點兒大事!這次居然還搬出劉院長那尊大佛……”
唐甜笑嘻嘻,趕緊應道,“周叔叔,我不是不相信你。實在是這些好東西是為我哥準備的,當然是從劉院長安排更合適了?!?/p>
“對,對!”周將軍根本沒有生氣,他就是一個將軍,營里一抓一把,就算唐家把事情托付給他,他也護不住。
如今是最好的結(jié)果,軍鎮(zhèn)這邊有王爺,墨池府有院長,兩人聯(lián)手,只要秋日時候事情成了,唐家飛黃騰達,唐川平步青云,就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
他忍不住想起唐大勇,這個蠢貨最看重的就是榮華富貴,有一日,他知道自己為了一個芝麻,扔掉了西瓜,怕死會后悔的一頭撞死!
其實,他不知道,唐大勇不用等到以后,就是如今,他也后悔的腸子都青了!
陳水生夫妻被賣掉以后,家里是有了銀錢買米面日用,但烏蘭公主小產(chǎn),喝著藥,也要好吃好喝養(yǎng)身體。今日喝魚湯,明日喝雞湯,花錢如流水一般,唐大勇手里的幾兩銀子,很快就要花沒了。
偏偏兩個外族奴婢只伺候烏蘭公主一個,家里的活計根本不伸手。
唐老太要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飯,自己拾掇屋子,兩天就累的咒天罵地,撒潑打滾兒。
“哎呀,真是不能活了。老了老了還要像個奴才一樣干活兒,沒有奴婢也沒有兒媳伺候,真是沒誰像我這么倒霉了!生兒子有什么用,還不如死了算了!”
唐大勇聽得頭疼,想讓烏蘭公主的兩個奴婢干活兒,但到底有幾分心虛。若不是他失手把烏蘭公主的孩子踢沒了,烏蘭公主也不至于臥床,需要奴婢時刻伺候。
他只能喊妹子給老娘搭把手兒,但唐嬌嬌自小也沒干過活兒啊,不是摔了碗筷,就是打翻了油瓶子,最后裝作燙了手,也縮在屋里不肯出來了。
短短七八日,好好的院子就是遍地臟污,碗筷扣在案板上,幾乎可以脫出一個模子,家里幾口人的衣衫都快看不出原本樣子了。
早晨一頓粥,沒挑沙子,硌掉唐老二半顆牙,晚上的青菜沒洗干凈,帶了土腥味……
就在這個時候,王爺?shù)挠H衛(wèi)居然上門了。
唐大勇被重新召回營地,但要去最遠的營寨駐守。
唐大勇想也不想就答應了,只要能逃離可怕的家,就是去鐵勒臥底探聽情報,他都愿意……
張全和趙猛各自趕了一輛馬車,慢悠悠走在回去墨池府的路上。
第一輛馬車,坐著唐甜和劉伯,兩人面前放了一只小籃子,籃子里是紫葡萄和黃杏,一老一小邊說邊吃,好不熱鬧。
第二輛馬車則裝了好幾個大陶盆,一半土豆秧一半玉米苗,正是郁郁蔥蔥的時候,瞧著就生機勃勃人,讓人歡喜。
慵懶的夏風從窗戶吹進來,秧苗們歡快的擺著手,不知是不是再慶賀他們光明的未來……
時光荏苒,時間就在狀元樓的迎來送往里,在豆腐坊越來越紅火里,在唐家堡外的莊稼茁壯成長了,在唐川的桌子從一樓挪到二樓再挪到三樓,在狗剩兒來往劉院長送課業(yè)里,就這么來到了七月中。
墨池府三年一次的鄉(xiāng)試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