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白蛇傳里。
主角甚至不是活物。
根據(jù)玉簡的記載,當時的濟源西湖,面積很大,是由珠河和龍河兩條大河,還有南北的兩條蟒河匯聚而成。
湖東有一座橋,因為年久失修坍塌,形成斷橋。
在唐國民間,說蟒,即指的是長蟲,也就是大蛇。
濟源縣同樣有在蟒河橋下懸掛寶劍,以示蟒不過劍,寓意以寶劍斬蟒控制洪水泛濫。
每逢大雨,兩條蟒河便會河水暴漲,連同珠河和龍河,還有西湖一起,形成洪水,淹沒周圍村莊城鎮(zhèn)。
后來人們就傳言這兩條蟒河,其中有蟒蛇妖作亂。
而距濟源西湖村不遠處有一個村莊,名字就叫許村。
村莊的位置就位于當時的西湖邊上,是許姓人家居住的村莊。
村中有一個興許的郎中,也就是大夫,曾在洪水退去后活了下來。
郎中,用當?shù)氐姆窖?,喚作‘仙兒’,因而后來人們稱之為許仙。
這一樁舊事,天長日久,后來在民間成了故事。
口口相傳中就多了蟒河中各有一條大蟒,分別是白蛇和青蛇,和這位郎中愛恨糾纏。
是為了獨占郎中,發(fā)了大水,淹死百姓。
“……百姓是無辜的!”許成仙看完,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娘的,帶入百姓的角度想一想,這事真夠操蛋的。
你們相愛,關(guān)我們什么事?
就讓我們家破人亡?
尤其看到后面,附近百姓還給青白二蛇,立了廟,經(jīng)常供奉香火,更加覺得不能理解。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又察覺到了一絲熟悉的味道。
百姓建廟供奉無法抵擋的兇惡存在,常有的。
面對沖垮自己家園,又無力抵抗的蟒河,只能卑微祈求。
“奇怪?!?/p>
“這怎么和佛道兩家,收割香火之力的做法,有點相似?”
許成仙咂摸出一點味道,不禁皺眉,“不對,不是相似,倒像是有點互為因果的意思?!?/p>
蟒河,導致洪水泛濫。
這可能是個巧合。
因為在玉簡里說得很清楚,是在故事的流傳中,才加入了白蛇和青蛇,以及許仙的傳說。
“有意思?!痹S成仙感覺,自己摸到了一點端倪。
更有意思的是,給白蛇青蛇建造廟宇的,是個和尚。
沒錯,就是那個法海和尚。
百姓傳言,是法海和尚立廟鎮(zhèn)壓了這兩條大蟒,保附近百姓不被洪水所擾。
此后,逐漸便把法海一起供奉。
“香火,香火。”
事情到此就很明顯了。
除了許仙之外,白蛇,青蛇,法海,都得到了香火供奉。
繼續(xù)再往下看。
說的還是唐國。
唐國的陪都洛陽,有巨蛇成妖。
玄宗天寶年間,洛陽的邙山上,出現(xiàn)一條白色巨蛇,體長足有百丈。
在洛陽城外現(xiàn)身,震驚朝野。
后來巨蛇引水漫洛城,淹死無數(shù)的百姓。
有高僧見到后,法咒對其進行收服鎮(zhèn)壓。
此位高僧,俗姓裴,是唐國丞相之子。
這丞相一生好施向善,焚香拜佛,對佛教情有獨鐘。
其子年幼時被送往金山寺出家,法名法海。
此事之后,法海和尚和白色巨蛇,同樣在洛陽有廟。
“不止是這樣?!痹S成仙暗自道,“這里頭,又死了不少人?!?/p>
可能是由于前生是一個普通百姓,他對玉簡記載里,‘淹死無數(shù)百姓’的描述,很難不在意。
玉簡后面,還記載了幾個白蛇的故事。
有個叫李黃的人,在外遇見了白衣之姝,綽約有絕代之色,這女子身邊跟著一個青衣的女仆。
他和女子相好,引其到老宅小住,一住三日。
回家?guī)滋熘螅眢w被化為水。
家中人趕忙去尋老宅所在之地,卻發(fā)現(xiàn)方圓數(shù)里之內(nèi),都早已沒有一個活口。
只遠遠看到有巨大白蛇在樹下盤踞。
后請高僧,將白蛇捉拿后鎮(zhèn)壓。
除了這幾個《白蛇傳》,許成仙又拿起了其余的幾個玉簡。
發(fā)現(xiàn)其中的記載,都大同小異。
白蛇青蛇作惡,或者是興起水患,或者是直接吃人。
高僧法海出面,享福作惡蛇妖。
最后是法海將蛇妖鎮(zhèn)壓在廟內(nèi),人們紛紛供奉香火。
差別也不過是,供奉以誰為主。
雖然感念法海的恩德,但對白蛇的供奉,卻是最多,最虔誠的。
因為她實在兇惡,妖異,化為人形卻又十分的貌美。
到了后來,甚至有了賢惠的品格。
卻因為有法力,和高僧大戰(zhàn),又兼顧著對負心人施加報復的能力。
被眾多女子偷偷供奉。
被男子……覬覦惦記。
全部看完了之后,許成仙思索了一瞬,又將玉簡拿了起來。
依次在桌案之上,放成了一排。
而被他放置在最前面的一個玉簡,記載的是‘連眉女’的事跡。
事情發(fā)生在早已被滅國的晉國。
晉國,有一處仙境之地。
峰巒疊嶂,淇水環(huán)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huán)境清幽,亞賽桃源。
“淇水?!?/p>
也是在河南道。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這地方后來還成了魏國的國都。
在這里一直有連眉配犢子的故事流傳。
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
后與連眉女結(jié)合,俱去,人莫能追。
這個犢子,說的不是牛犢子,也不是癟犢子。
他是個仙人。
也就是說,一個仙人在這里,收服了一個連眉女。
連眉女的本體就是一條大蛇。
故事的真相,在玉簡中有記載。
是蛇女在淇水修煉,吞食岸上的百姓。
法力強大后,不甘于零星的吃,便開始興風作浪,興起水患,一次淹死許多百姓。
犢子將其捉拿。
“白蛇?!痹S成仙手指點了點桌案。
起身又去高大的木柜前,點找起了白蛇的記載。
其中有一條,是西漢開國君主劉邦,曾于芒碭山斬白蛇起義。
此白蛇被傳為白帝之子。
“白蛇,一直是邪異的象征?!痹S成仙重新回到了桌案前。
將這一枚玉簡,放在了最前面。
然后手指,依次點了過去。
這些玉簡,都記載了白蛇。
從被斬殺的白蛇,連眉女,到后來洛陽外的巨大白蛇……
按整個順序而下,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這個有關(guān)白蛇的《白蛇傳》,有越來越完善的跡象。
甚至,事情發(fā)生在不同人文背景的朝代,就有不同的偏頗。
但越到后面,白蛇的邪惡形象,就越來越淡。
“不變的是法海和尚,是白蛇必然要傷人,是死的人越來越多?!?/p>
許成仙的手指,點在了濟源西湖和連眉女,淹死無數(shù)百姓的玉簡上。
“如果是為了收割香火之力,中間有人在推動,導致結(jié)果大相徑庭,就能說得通了?!?/p>
他想到這,頓了一下。
突然福至心靈,想到了兩個字。
“劇本?”